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时政经济

取消国企官员行政级别势在必行

http://www.hebei.com.cn 2013-10-30 09:27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即将在下月举行的三中全会,被国际国内都寄予厚望——希望十八届三中全会能够如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开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将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更加广阔和崭新的阶段。无论是从最高层各种场合透露的讯息看,还是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改革路线图分析,这次会议上推出的改革措施力度之大、范围之广,都将是空前的。

  在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这块难啃的骨头必然是重头戏。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国企由上个世纪90年代的全面亏损,到目前不但扭转亏损局面,而且给国家税收、百姓就业以及各种社会公益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和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支柱性力量。国企特别是央企基本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改制上市,内部治理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并给继续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也必须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上一轮改革效应正在逐渐减弱,一些体制机制性矛盾和问题突出地暴露出来,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继续向纵深发展的羁绊。这些羁绊如果不尽快清除,我国经济可能走向死胡同。这其中,国企包括央企发展中的一些弊端不容忽视。

  国企规模过大、战线过长、领域过多,正在侵蚀其他经济体的利益和活力;国企特别是央企垄断越来越严重,正在使得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消退,创新能力不足,经济活力不振;国企特别是垄断性国企利用其垄断地位,不断控制价格,上游侵占产业链条顶端利润,下游推高商品价格。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国企管理层的严重腐败问题刺激着公众的神经,伤害着国企在公众中的形象。另外,国企董事会和高管人员的离谱高薪和内部大大超过社会收入平均水平的高收入,容易引发社会民众巨大对立情绪和严重不满。

  我国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必须通过改革解决。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深化国企改革作为重点之一,抓住了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不妨先从理顺国企内部的各种复杂关系开始,比如:国企是独立法人,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细胞,而国企却按照行政机构套用行政级别,国企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层高管却按照行政官员套用级别待遇。矛盾之处在于:国企老总薪酬待遇上按照市场化的企业标准要求与国际接轨,从而拿着天价年薪,而却按照行政级别戴官帽。这种“四不像”机制是中国的特色和专属。

  这种做法的弊端是,把市场化的国企仍然按照行政机关对待,使得企政不分,企业不能真正按照市场规律要求运行。而且在国际竞争中容易被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经济体抓住具有主权背景企业的把柄。这种做法使得国企不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容易背靠国家这棵大树而沾沾自喜,没有创新竞争发展动力。

  同时更加容易使得国企高管“进退维谷”,而不是一心扑在企业上,把企业搞好。是为了把官做大而在搞企业。使得国企高管们,想拿高薪了就去当企业老总,高薪捞得差不多了,就去当官。反正国企高管有行政级别待遇的后路和退路。

  深化国企改革的第一步就应该先从废除国企高管的行政级别待遇和国企行政级别开始,使国企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主体而不附带任何行政色彩,真正依靠市场竞争而站住脚,与其他市场主体平起平坐,这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取消国企高管行政级别,彻底断了其行政官员级别待遇的后路,一方面才能使得国企高管一心扑在企业上、背水一战、心无旁骛地把企业搞好,另一方面其拿着高薪也能让民众心服口服一些,再一方面为国企高管彻底实行面向海内外的市场化招聘奠定基础。

  当然,从根本上深化国企改革还需要继续完善内部股权结构,按照市场化取向改革原则,国有股份逐步从国企退出,使得国企真正成为完全的市场细胞。(余丰慧)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国企,改革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