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座的感动掩盖不了真问题
昨天是郑州老人发起给年轻人让座行动的最后一天。记者跟随老人们进行体验。早晨7时20分,老人上车后,立即有年轻人起身让座,老人坐下后向年轻人赠送了小礼品。车行至绿城广场站时,一位老人让座给一名年轻女子:“姑娘,你坐吧!”女子有些不知所措,连忙推辞。两人谦让一阵后,女子坚持不坐,老人也站在座位旁,此时车厢内站着约20名乘客,无一人坐下。(3月20日 新华网) 从学生不让座遭谩骂,到女孩没让座遭殴打,以及地铁里为了座位的群殴,再到如今的老人让座没人坐。可以说,在一个小小的座位面前,我们领略了真善美,见识了假丑恶。一个小小的座位演绎出了多少让人感动,让人烦恼,也让人唏嘘的情景剧。 郑州的老人让座让我们感动,没有年轻人愿意坐下,也让我们感动。但是再多的感动,也不能掩盖一个“座位”的真问题。 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当然在此之前我们要抛却一个因素——传统的道德观。这个问题是,我们在花钱坐车的同时,是不是就有了一个权利,有了拥有一个座位的权利。这就如同拿着钱到菜市场买菜一样,当我们付足了钱款后,这把子青菜就是我们的了,我愿意送给穷人吃很高尚,但我愿意自己吃也一点不龌龊。在乘车的时候也一样,花钱坐车,等于购买了一种权益,这个权益就是坐着的权益,“我的座位”谁作主?是道德?是车主?是看客? 感动归感动,问题归问题。这就是政府服务的问题,这就是基础设施跟不上城市建设的问题。我们一直在强调做大城市,强调人口进城,但是做大城市更要做美城市,人口进城更要服务跟上。为什么不让座会成为一个个公众事件?是因为没有足够座位。没有座位的原因之一是超载,原本一个车上设计的座位是经过核定的,人座相符才是对,超载是违规的,公益性的交通也不能搞特殊;二是因为车辆的配置不够,跟不上市民的出行需求;三是一味地做大城市,导致人口集中居住。 “我的座位”谁作主?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权益问题,其背后深层次的问题,则是服务的缺失。一个座位可以让,一套安居乐业的房子能不能让呢?任何事情都不要拿道德来绑架权益。 文/郭元鹏 |
关键词:郑州老人,让座,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