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社会民生

回顾华西村,农村发展关键不在寻找模式

http://www.hebei.com.cn 2013-03-20 11:25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江苏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罹患肺癌医治无效,在华西村家中逝世。华西村、“华西模式”再次摆在人眼前,现实与历史之间,一些问题耐人思索。

  华西村成名甚早。50年来作为农村“样板”屹立不倒。但是,华西这个典型,任何时候都不曾被复制过。前赴华西取经的团队历来络绎不绝,人们各取经验,惟独“模式”搬不走。今天人们推崇华西的“集体经济”,但又无法从市场规律中援引它的做法,“集体经济”还是“家族经济”的争议现在也很热烈。

  事实上,一个村走了50多年的典型之路,承载的典型意义不断转型,所谓典型,也早已成了一件外衣。回顾一下历史:“农业学大寨”时期的华西,就已经办起了五金厂;改革开放伊始,农村搞包产到户,华西却没分田,集中集体资源办企业;今天的华西,村即企业,企业即村,两者已经混同一体,远远超出一般的农村发展经验。华西所走之路,无疑充满冒险精神,也抢抓了机遇,最终赢取了政治优势,获得了政治资源,很好地服务了经济发展。华西在中国农村现实、理想、政治情势之间,走出了一条快速致富的道路。吴仁宝坦陈:“政治优势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点华西村从来没有动摇过。”这句肺腑之言,几乎总结出不少明星村、专业村的“典型”经验。

  华西不可复制,因为机遇不可再现,吴仁宝不可多得。很大程度上,正是吴仁宝的个人决断力影响了华西的命运。今天,很多人依然讨论华西是不是“集体经济”的典范。这个问题真假难辨,其实也并不重要。在这背后,真实的力量,体现为吴仁宝这种能人的随机应变:知道中国农村现实,了解国家政治动向,找得准政治定位,敢闯、敢试。

  我们回顾华西村,并非视其为中国农村发展的缩影。华西事实上已不能算作一个村,它的发展也超出了农村经验,回答不了当前农村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目前,一些人急于将华西村树为集体经济的典范,应该说是意识形态的考量超过了对农村真实发展路径的思考。诚然,华西村在经济上是成功的,但当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了农村的巨大生产力,也是不争的事实,两者不存在互相否定的关系。

  如果富裕是衡量农村发展的唯一标准,华西村确有过人之处。但我们必须承认,发展应该有更广阔的内涵。现在富裕的农村不只有华西村一个个例,有靠买地富起来的,有靠资源富起来的,也有靠办企业富起来的,每个省甚至每个县,都不缺乏这样的典型。然而中国农村的整体发展,依然不容乐观。

  聚各种资源打造一两个样板,并不难做到,但除了作为政绩符号,并不具备一般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农村发展的关键,不在于寻找模式,而在于思考农业、农村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在体制上寻找再次解放农村生产力的突破口,让农民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财产,自由寻找发展的机会,这也是“中国梦”的本质。

关键词:华西村,发展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李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