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时政经济

“楼粉粉”后天不补比先天不足更可怕

http://www.hebei.com.cn 2014-04-08 09:0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浙江奉化居民楼倒塌引发对建筑寿命问题的关注。由于许多建于上世纪末楼房的楼龄已经陆续达到20年、30年。有人担忧,一些城市良莠不齐的建筑进入“质量报复周期”。2010年,住建部的一位负责人曾说:“我国是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却只能持续25~30年。”

  按照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一般性建筑的耐久年限为50年到100年。然而不论是公众的亲身感受,还是从媒体报道的“楼脆脆”“楼歪歪”等现实案例来看,真正能够使用50年以上的建筑确实不多见,其内在原因是多方面的。正像有专家分析的那样,改革开放后为了提高老百姓的住房条件,很多地方确实建造了一批快餐式的房子。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刚刚起步,规范标准体系跟不上建设速度,因此房屋质量难以保证。这当然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原因,但这样的“先天不足”却并非没有办法“后天弥补”,尽快开展全国性的房屋质量普查,建设标准化的维修、加固、安置方案,是解决这一历史问题必不可少的“补课”。

  与建筑质量不好相比,明知质量不好还不补救才是最可怕的。以奉化居民楼倒塌事故为例,有居民称就在事发前几天,当地有关部门及专家还来鉴定过,但并未发出预警,反而要居民安心居住。要将类似的“楼粉粉”扼杀在事故发生之前,现有的排查、预警处理方式应有所反思。

  在排查质量不合格的危楼“存量”同时,也要控制豆腐渣工程的“增量”新增,这就要求加强政府的对于建筑质量的监管。近十年来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让我国成为世界上新增建筑面积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也有黑心开发商屡屡被曝光偷工减料,如钢筋用量不达标、水泥标号太低等,这样的建筑如流向市场,说不定未来有一天也会成为第二个“楼粉粉”。

  不过,加强监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理论上来说,房地产的监管部门很多,规划、报建、施工、防火等等,若监管得力无疑能形成一张质量“安全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监管一旦疏漏也可能存在于多个环节。因此,在关注建筑质量的同时,加强长远规划和维护,完善建筑建档和责任追溯都是治疗中国建筑“短命”的良药。

  房屋可能是国人一生中购买的价格最高的商品,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商品。从这个角度来看,监管建筑质量无论多么严格都不过分。如果我们自己的质检不给力,时间和灾害会用别的方式检验房屋的质量,只不过可能需要我们付出财产甚至生命的惨痛代价,这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结果。(张涨)

关键词:奉化,居民楼,倒塌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