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社会民生

乡村,谁人在扫墓

http://www.hebei.com.cn 2014-04-08 09:1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清明扫墓,村上很多老人挑着担领着孙辈一起去。在墓地,孩子只知磕头,并不了解坟里埋着的是谁。我们村的墓都在荒地里,有些是土葬后用土堆起来的,有的是火化后立了碑的,几十个墓无规则挤在一起,墓地里杂草丛生。由于土堆墓没有墓牌,只能靠记忆辨认,老人当然不会弄错,年轻点的就未必了,于是年年闹出上错坟的笑话,今年也没例外。

  照例扫墓是全家老小齐出动,这是对祖宗的敬畏,可这几年,村上的90后都在外地上学,80后大部分住在了市区,中年人都在厂里上班,闲在家的老年人成了上坟的主力军。只有这些最正宗地道的农民才对先祖怀有绝对敬畏,上坟要几个菜、摆什么祭品,规矩地遵守,丝毫不敢马虎,更不会缺席这样一年一度的庄重仪式。墓地只见老人身,不现青年影,清明扫墓怀念先祖、寄托哀思的本意越来越淡,透出乡村文明断层的些许悲凉。有的老人在上坟时相互感叹:“现在我们这些老头老太给祖先上坟,将来我们死了,谁来给我们上坟,年轻人连坟都认不得了。”我隐隐感觉,这种担忧不久后将变为现实。

  古诗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如今,清明祭扫的习俗没变,但路上行人已无泪,心情不再沉重,很多年轻人已不知坟里的逝者和自己什么关系,也没兴趣打听他们的身世和故事。清明扫墓其实应成为对下一代进行家族史教育的最好机会,讲讲祖宗生有几个子女、如何一代代传下来、生平事迹如何,教育后代对先祖要了解敬畏,让年轻人懂得根的含意。这应成为清明节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价值。(姚孝平)

关键词:清明,祭扫,乡村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