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校规 源于教育的不自信
云南普洱景谷一中3名高中生,就因为带饭进教室,违反了校规,被学校开除。挂了白榜,盖了公章,一脸此事没有商量的冷漠。 把饭带进教室能有多大的罪?除了飘点饭香以外,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几乎毫无影响,饭是拿来吃的,不是拿来玩的,这3名学生有可能是来不及吃饭了,也有可能是想在吃饭的时候顺便再看一会书。他们这种行为甚至连过错都算不上,学校却不问缘由,直接作出开除的处罚决定。不仅不近人情,连道理都不打算讲了。 “奇葩”校规其实已经不少,有男女距离小于50厘米要罚的,甚至还有男生和男生过于亲密也要罚的,至于头发得留多长,刘海不能长过眉毛,夏天不能穿热裤,周末禁看某某卫视之类的,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每所制定“奇葩”校规的学校都想修理掉学生的枝枝叉叉,以一个统一的标准面对应试教育,以流水线的方式培养学生,而这恰恰是最违反教育规律的事。 看起来校规很多,老师很严,其实质不过是一种懒惰和逃避,正是对自己的教育没有自信,或者说他找不到很好的办法来影响学生、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他不想花时间也没有能力来感化学生,才会想到用一些重罚的方式。看起来是对学生负责,其实只是为了图自己的方便,不合格的贴上差生的标签,再不行就处分开除,连苦口婆心的古训都可以免听了,这样的老师多好当。一旦染上处罚依赖症,校规也就只有越来越严一条路走到底了。从中似乎可以找出为什么“奇葩”校规越来越多的原因。 把教育办成了培训机构,工厂里的流水线,这种学校是可悲的。它的存在只是在证明教育的无能,在有教无类的真理面前败下阵来。而罚常常背离教育的初衷,变成了为罚而罚的意气之争。学校施以重罚,并不是因为学生的行为本身有多大过错,只是因为学校要维护自己的面子,维护自己说一不二的形象。 从“奇葩校规”的强大外表里,可以看到的是一颗脆弱的心,那颗心唯应试教育一轮明月马首是瞻,已经容不下灿烂的星空了。 景谷一中是公办中学,遵循国家的标准办学,不是什么私人办的贵族学校,处罚一名学生是大事,社会对什么样的行为受什么样的处罚是有接受底线的,不能因为某些人的好恶,随便拿一名学生的未来当试验品。 教育部门不是刚刚给师德划出十条红线吗?师德的灵魂应该是有教无类,既然他们已经不想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学生,也放弃了一名师者的责任,也放弃了很多学生。这种行为算不算有违师德?算不算违背了国家教育的大政方针?那么能不能就拿景谷一中当一回典型,也祭出“开除”的大刀?(高路) |
关键词:校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