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缴社保”背后是需救赎的信任
官方数据显示,我国大概有3亿多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而今年累计有3800万人中断缴保险。 之所以存在大量“弃缴社保”现象,直观来看,确实与一些参保职工自身不够理性、缺乏对社保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有关,但又得承认还有一种参保职工对现行社保制度缺乏信心、信任的心理。对此,日前流传颇广的一则网帖——“每月定存500元,养老不再靠国家”便是写照。 参保职工何以缺乏信心信任?除了主观的不理性外,更主要的还是目前的社保制度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漏洞和缺陷,难以给予人们信心。 一方面,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设计上存在明显的可持续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公共投入不足、且缺乏统筹管理和投资渠道,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转事实上主要依靠参保者缴费、以“现收现付”的方式简单维持,存在历史欠账,且面临严重的现实缩水贬值,而伴随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抚养比的不断上升,一些地方已出现局部的养老金收支缺口,整个国家养老基金的长期支付缺口同样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公平性问题。如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是一种并未充分统一整合的制度,不仅存在城乡间的“碎片化”分割,且在城镇内部同样存在“双轨制”,缺乏足够公平的“高缴费—高待遇”激励机制。 这种背景下,要想有效避免救赎“弃缴社保”的困局,根本出路显然只能是通过对社保制度的全面改革完善,尽快提升社保制度的制度吸引力和社会公信力。而具体如何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实际上早已给出了答案——“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做出了具体部署,如“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当降低社保费率”,“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等。(张贵峰) |
关键词:弃缴社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