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将思想品德列为加分项目不靠谱
有媒体报道,31省市区高考“加分”政策有较大调整,有13个省市区“加分”项目中提及“思想品德和见义勇为”,10省市提出对“见义勇为”的考生“加10分”作为奖励,京、浙、川三地奖励则达到20分。 高考将思想品德列为加分项目,出发点甚好,对品德高尚者予以奖励,彰显着对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视。然而,经媒体报道,却引发人们质疑,这或许是政策制定者未能想到的。人们对这样加分质疑不无道理,因为思想品德本来是对人的道德要求,一旦变成量化的分数,势必变味;而且对思想品德很难用具体标准丈量,没有明确标准的加分项目,拿什么来保证公平公正? 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爱护公物,拾物不昧,遵纪守法,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等,这些都是思想品德高尚的体现,教育孩子,我们历来都是如此要求的,而且我们许多孩子都是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做的。思想品德好,是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这是社会文明必具的条件。我们不少学生能够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受后天教育的影响,认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让他们有了是非观、荣辱感。他们的高尚行为很多都是不带功利性的,好比人要吃饭、睡觉、穿衣、洗脸一样。 但用加分的方式奖励思想品德者,无疑让思想品德染上了功利色彩。对于那些思想品德优秀学生而言,他们可能因被加分而显得不那么自在,因为他们表现好本来是按照学校、家庭、社会对人的要求而为之的结果,如今却多了分数的标签,反而会感到尴尬。对于那些思想品德不佳学生而言,可能会误认为既然优秀的可以加分,自己不想优秀,于是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尤其是对于个别善于投机取巧的人,为了加分,可能会利用各种关系伪造思想表现,明明品德不怎么样,却因为善于伪装善于拉关系而意外获得加分。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因为过去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就有这样的投机者。 思想品德加分,之所以引起质疑,还在于思想品德评价很难有具体的丈量标准。没有令人信服的标准,便很难保证公平公正。各类比赛获奖加分,至少还有具体的比赛成绩作为依据让人信服,尽管这些比赛有误导教育之嫌,也有注水的证书混杂其中,但至少比赛的成绩判定还是有标准可依的。即使是注水的证书,在确定成绩时还得按照具体标准去编造,否则,就容易识破。可是这思想品德,就目前而言还难以有技术确定可令人信服的标准供评判之用。 坐车主动让座与搀扶老人过马路,你能确定他们的品德谁高谁低吗?捡拾一块钱和捡拾一万元交公处理,你能说捡拾一万元的人品德更高尚吗?外向性格的人嘴巴甜甜的叫人,内向的人见人害羞不止,你能说外向者思想比内向的人要好吗?一些人做人圆滑逗人喜欢,一些人尖酸刻薄令人讨厌,面对这两种人,你能简单评判他们思想品德好坏吗?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思想品德评判,远没有简单勾叉判断那么简单。人最复杂的是思想,因为思想看不见摸不着,很难洞察到位;而碰上一些善于伪装思想的人,更容易让人评判失准。因此要确定一个人品德优劣,很不容易。 当然,对一个人思想品德评判,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的思想品德怎么样,主要体现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上,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平时表现进行判断。但对言行举止的判定,有很多是无法用具体标准计量的,只能是一种模糊综合评判。我们平常对学生的评价所说的“表现很好”、“表现较好”、“表现欠佳”、“表现恶劣”等等,都是在对平时各种细节的评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这种结论可以用等级评价呈现,但难以用更具体细化到可以确定谁可加分的地步。 可以说,对于思想品德评判,可以评出优劣,但要在优中再评选最优,除非个涌现特别的典型,恐怕学校只有依靠拍脑瓜来定。过去的三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很多就是学校拍脑瓜拍出来的。因为拍脑瓜,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加分一直饱受诟病,一些地方开始取消这两项加分政策。取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加分之后,如今又加了一个类似的思想品德加分,这岂不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高校招生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很正确。是为人才素质设立的一道关卡。有才无德那是地地道道的歪才,歪才最终很可能成为社会毒瘤。挡住品德不良者进入大学之门,既是对品德不良者的警示,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需要。但是,怎么去重视,却不是简单加分这么简单。对于那些毫无争议的思想品德很好尤其是具有很明显的见义勇为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破格、破例录入大学,这比简单加分更有激励性,而且也会令人信服。而目前这样的思想品德加分既会变味又难以操作,很难保证公平,明显不靠谱。 |
关键词:高考,思想品德,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