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社会民生

低价药“玩消失”是医改失衡之果

http://www.hebei.com.cn 2014-03-24 13:59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据《人民日报》报道,湖南长沙一名市民脸上皮肤过敏,到楼下药房买药,药剂师推荐120元一盒的进口药和60多元一盒的国产药,基本药物目录中不到10元一盒的维E不见踪迹。这名市民跑了好几个药房,都没有找到维E。《人民日报》记者在湖南、安徽等地调查发现,低价药“玩消失”的现象并不鲜见,一些用于急救或治疗感冒、老年病、结石、风湿等疾病的低价基本药物经常一药难求。

  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低价药“玩消失”,而这些大多是用于急救或治疗常见疾病的药品,市场上需求量很大,一旦缺货,患者被迫购买价格高出几倍、十几倍的进口药或国产新药,由此大幅抬高了患者的成本,加剧了“看病贵”的困局。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语境下,客观分析低价药“玩消失”的成因,克服一药难求的矛盾,已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低价药为何经常“消失”,从“低价”二字即可找到答案——由于价格低,利润也低,药企仅有微利甚至无利可图,缺乏必要的生产积极性,于是轻易就决定停止生产。以往药企停产低价药后,往往会在药品成分、生产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换一个名字重新注册新药,新药价格比旧药高出一大截,药企从中牟取暴利。后来,国家严把药品监管关,“换名不换药”的把戏再难玩下去,药企干脆彻底停产低价药,专门研制价格高、利润大的新药。这样一来,低价药的总产销量更少,一药难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低价药大多数已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却在市场上踪迹难觅,不能不说是当前医改格局中的一大缺憾。2009年中央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其中前三位属于医疗改革范畴,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属于药品改革范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简称“医改”,其实不只是“医”改,还包括“药”改——《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建立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按照《意见》部署,基本药物制度到2011年初步建立,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低价药,其生产供应须有足够的保障。

  然而,近年各地屡屡出现的低价药“玩消失”现象,表明我国基本药物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体系这一块,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其中最大的短板是,公共财政对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体系投入不足,保障不力,一些生产企业、经销企业未能获得应有的补偿,难以从生产、经销基本药物中获得合理利润,限制了他们从事国家基本药物生产经销的积极性。一些低价药动辄“玩消失”,既有药企逐利不得放弃生产的原因,也有公共财政投入保障不到位的原因,后一种原因有时要承担更大责任。

  医改既是“医”改,同时也是“药”改。“医”改的重点是加大公共财政对公立医院和医保体系的投入,推动公立医院更多提供公益性医疗服务,增加以医保为中心的公益性医疗服务供应。同理,“药”改的重点是加大公共财政对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体系的投入,保证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企业的合理利润,保障基本药物特别是低价药的市场供应。

  近两年,较之“医”改方面的切实进展,我国“药”改方面进展不大。唯有深入推进“药”改,加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变医改“重医轻药”的失衡局面,才能避免低价药“玩消失”的尴尬。(潘洪其)

关键词:低价药,医改,公共财政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