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治理“出新招” 疗效“拭目以待”
近日,江苏泗洪县要求政府公务用车贴上统一标识并附上监督电话,以便群众监督。据统计,目前该县416辆公务用车已全部贴上绿色标识牌并安装上了GPS。(2013年05月29日《人民日报》) 公款吃喝风受到遏制之后,作为三公消费改革中的另外一个“大户”,公车改革的关注再次升温。江苏泗洪县为公车“贴牌”、贴监督电话,并附上GPS跟踪系统,随时随地接受群众监督,可谓是公车治理的又一个“新招”,成为公车改革的一个亮点。 长期以来,公车私用现象特别严重,“车轮上的腐败”愈演愈烈。领导平时上班坐公车,理所当然,节假日公车不放假,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干部下乡坐公车,顺理成章,然而下乡买菜接孩子也是公车之责吗?这样的公车私用,不仅败坏社会风气,更是有损政府形象,急需治理。 何以公车私用现象如此之多?改革为何这么难?一些官员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认为“公车即专车”,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公车的改革者即为公车的受益者,治理起来确实有难度。再有,公车多为领导所用,难以监管,而正是监管的缺位造成了公车改革难上加难。 作为“三公消费”中的一种,公车改革势在必行。给公车贴牌,是接受群众监督、遏制公车私用的重要举措。公车贴上“专有牌”,让其置于阳光下,不再让干部和司机有恃无恐,也能够促进群众实时监督、实时监控。做到真正的“阳光及处无阴影,公车治理一贴灵。”群众监督固然可以让公车治理走上轨道,然而“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真正的解决公车私用问题,还是得靠领导干部。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责任意识,摒弃“官本位”思想,自觉做到“公车公用”,维护好群众利益。如此一来,自觉的干部再加上群众的监督,公车治理必将卓有成效。 公车“贴牌”,群众认可,群众监督。“风吹过,不留痕”,公车“贴牌”不要像“一阵风”,否则,“新招”未必出“疗效”,公车治理也只能是“原地踏步”。(张娜) |
关键词:公车,治理,三公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