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采购国产化亟待公车改革
近日,新疆阿克苏市委为两名市委常委更换公务用车选用国产品牌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曾连续8年建议进行公车改革的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叶青说,尽管我国早在2009年就规定,公务用车采购自主品牌的比例不得低于50%,但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自主品牌采购比例也没有超过20%。他认为,公车采购国产化之所以难以推行,很大程度上是许多官员的面子心理作祟。(5月12日《中国青年报》) 数年之前,酒驾、醉驾曾经是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每到夜晚,几乎每座城市的马路上都能见到或摇摇摆摆或横冲直撞的汽车,都市类报纸上永远不会缺少的就是与酒驾、醉驾有关的交通事故,而且无一例外地充满血腥和悲情。 很多人将此归结为中国人好面子,到了酒桌上,无论你开没开车,不喝酒就是不给对方面子,不给对方面子,对方也不会给自己面子,结果就是大家都没面子。所以,为了面子问题,很多开车的人不得不喝,最终给自己和他人酿成了悲剧。 可是,醉驾甫一入刑,酒驾、醉驾量立刻应声下落,甚至连带着酒类企业的销量也受到了影响。如今,“今天开车了”已经成了很多人在酒桌上拒绝饮酒的最佳借口,不仅拒酒者不用担心因此而驳了别人的面子,劝酒者也不再觉得对方的拒绝有损自己的面子。 如此看来,面子问题其实只是一个恶习的借口,而习惯背后是一种规则,明规则或潜规则,所以,就像将原本不受刑法约束的醉驾入刑一样,只要规则得到改变,并且得到有力执行,新的习惯就会或慢慢或迅速地养成,而面子也就不会再被当作恶习的借口。 同样的道理,公车采购国产化难以推行,“很大程度上是许多官员的面子心理作祟”也只是一个借口,一个恶习的借口。试想,普通百姓也有好面子的问题,可是,为什么身边很多人在用进口车或合资车——他们也知道买那样的车更有面子——却仍然有很多人在买国产品牌汽车呢?支持国产的情结自然是决定他们购买偏好的因素之一,但是很显然,国产车相对低廉的价格是更具决定性的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公车采购国产化难以推行,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政府部门“不差钱”。 手里有钱,在兼顾实用的同时当然更要兼顾一下面子,如果可能,甚至要“适当”超一超标,既要面子,又要舒适、享受。可是,“不差钱”了,就无法约束官员们的购车冲动了吗?当然不是。面子是比较、攀比出来的东西。如果制度足够明确,如果制度的执行有充足有力的保障,如果官员们的所有行为都能被置于制度和公众的监督之下,任何官员都没有了突破规则来获取面子的可能性,相互之间没有了比较、攀比的空间,所谓的面子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如今,关于公车采购的指导性、强制性规定不可谓不多,但公车采购的随意性仍然很大。“徒法不足以自行”,徒有规定也不足以改变公车采购国产化不足的局面,更重要的是,没有公车改革,为了面子而花纳税人的票子的问题,即“三公消费”问题,也不会有实质性的改观。 |
关键词:公车采购,国产化,公车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