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会员卡成为权力腐败的“通行证”
● 汪金友 中纪委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全国纪检监察系统的干部职工,都要在6月20日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种名目的会员卡,真正做到“零持有、零报告”。王岐山还在相关会上强调:“要通过这次活动,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一个信号,表明纪检监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落实八项规定。”(5月28日《北京晨报》) 按说,会员卡只是一种商业凭证,是一些行业机构为了促进消费,而对某些重点客户予以的特殊优惠。但没有想到,这种凭证在中国市场出现不久,就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发利用。乃至愈演愈烈,形成了很多非持卡人不得入内的灰色堡垒。谁都知道,这些小小的会员卡,暗藏着很多见不得阳光的公款腐败和权钱交易。但又没有办法,因为你没有卡,进不去,只能在外边骂大街、干生气。 所以当看到中纪委的“退卡令”的时候,很多人都兴奋不已。会员卡虽小,折射的却是作风建设的大问题。仔细查查,就会发现,几乎所有持有高额会员卡的官员,花的都不是个人的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原总经理唐若昕,光收受的高尔夫球场会员卡,就价值100多万元。北京市卫生局原机关工会主席白宏,将399万元公款购高级会员卡用于个人消费。 由此也可以看出,官员的各种会员卡,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别人送,二是公款买。别人送当然不能白送,或者说人家给你送了100万元的卡,起码要利用你手中的权力捞回500万元的利益。用公款买则都打着公务接待的名义,账面上写的是住宿费、餐饮费、会议费、活动费,实际上却都是个别领导的腐败费。 随着政务的公开和反腐力度的加大,贪官们也开始聪明起来。他们确实很喜欢钱,有了几百万,还想几千万。但他们更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安全”。没有了“安全”,钱再多又有何用?我们不止一次看见,一个个贪官“进去”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翻箱倒柜的退赔。到这个时候,钱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因为和钱的数额直接挂钩的,就是自己的刑期。为此很多贪官都在绞尽脑汁研究,怎样才能尽情享受钱带来的快乐而又不暴露自己。 中纪委的“退卡令”,虽然讲的很严肃,反应很强烈,但仍让人感觉不解渴。在人们的印象中,收受会员卡最多的,不是纪检监察干部,而是各级领导干部以及掌握各种权力的部门干部。为什么纪检监察干部退,而他们却不退?中纪委的通知有两句话,为此埋下了伏笔。一是说“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一个信号”,二是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前奏曲。”但愿这个“信号”是一声警钟,这个“前奏曲”的后边,是一场风起云涌的大戏。 “你手里有几张会员卡?你想悄悄留下来,还是马上交出去?”这是现在最应该提出的一个问题,也是各级干部最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老百姓最担心的,是那些手里攥着一大把会员卡的人,却把自己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一再地说:“我没有卡,一张都没有,从来都没有!”最后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就只得靠“实名制”和“摄像头”了。用卡需要“实名制”,同时在那些高档消费场所装上“摄像头”。时不时地看一看,大家就清楚了。 |
关键词:会员卡,权力腐败,实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