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衙门”成腐败重灾区的警示
一笔扶贫款从市到县被侵吞40%,从县到乡又被克扣40%;一张小农机具秧盘的国家补贴2毛5分,农技站就克扣1毛8分,站长还要贪3分;一个售价数百元的骨灰盒,民政干部也要拿15元回扣……扶贫办、农技推广站、民政局……近年来,腐败现象正向一些人心中的“清水衙门”蔓延,有些部门甚至成了腐败“重灾区”。看似“边角碎料”,但积少成多,这种腐败行为侵害的是民生政策的“红利”和基层群众的利益,危害不可小视。 在人们的印象中,油水大的肥差部门和肥差岗位才是腐败的重灾区,因为只有这些部门和岗位才有贪腐的土壤和条件。但今天,海南等地查出的一系列案件表明,腐败无极限,贪腐全方位,不免让人大跌眼镜。那么,“清水衙门”成了腐败“重灾区”说明了什么?又警示我们什么? “清水衙门”成腐败“重灾区”说明有权力行使的地方都可能发生腐败。以往,在人们的想象中,无权无势的“清水衙门”不可能发生腐败,因为这些部门根本没有腐败的条件和必要。但今天的事实说明,腐败是不分所谓“清水衙门”和肥差部门或肥差岗位的,只要有权力行使的地方,都可能存在。 “清水衙门”成腐败“重灾区”说明缺少监管的权力,都存在权力寻租的可能和空间。无可否认,不管是社会上还是监督部门,一个很深的偏见就是“清水衙门”没有贪腐的条件和可能,因此也就很少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无形中给这些部门和人员一个印象,即无人监管,不贪白不贪,这也就是一些地方和部门人员连“3分钱”也敢贪和值得冒险贪的原因。 由此,“清水衙门”成腐败“重灾区”也就警示我们,腐败无极限,贪腐全方位。那么监管部门、反腐部门的监管也应全方位,不因是肥差部门和肥差岗位而专一盯着,也不因是“清水衙门”就掉以轻心削弱监管甚至不管。 一些看似“清水衙门”、权小位微的基层部门,与上层等权力部门和人员相比,也许一次贪腐的不多,总量也可能不算大,他们甚至连贪腐的“苍蝇”也称不上,最多算“蚊子级”的。但要明白,他们直接面对的是最基层的老百姓,人数众多,这些被贪腐的小钱对农民等贫困群体而言,也许就是救命钱、改变人生的关键条件。 正因为如此,这些看似的小贪,危害后果却很大,一方面影响面广,另一方面影响深度也大,是对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无形消解,是对基层民众利益的切实直接损害,对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事业的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危害。所以,当我们不断深化反腐败打“大老虎”、“小苍蝇”的时候,也不能对这些“蚊子们”视而不见,也要加大监督和打击力度。(余明辉) |
关键词:清水衙门,贪腐,重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