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秘密挑刺,不如广开言路
今年以来,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建立暗访监督人员库,并组织开展暗访监督活动。5月18日,丹棱县纪委书记骆仕明透露,他们“秘密”选聘了40位“挑刺工”,“这是一份只有两个人知道的秘密名单,即使‘单上有名’的人,相互间也不知道对方是不是挑刺工。”骆仕明说。(《华西都市报》5月19日) “挑刺工”的“秘密”行动,显然是一次“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创新方法、讲求实效”的行动。据悉,从目前来看,这场猛刮于丹棱县城的挑刺风暴,已经“有了极为明显的效果”。这样的“创新”,当然值得点赞。 虽然不否认这种方法的“优越性能”,但是“这40名秘密挑刺工,能真的驱散干部作风雾霾吗”,这本身就是一个不现实的问题,毕竟作风雾霾不是一日所成,也不会轻易被吓走。从更实际的问题来讲,这是否就是最有力的治霾方法呢?回到“挑刺工”本身来看,至少存在以下几个局限性: 首先,这需要“演技”。所有的挑刺行动,都是在设定问题然后去模拟办事的。这就要求“挑刺工”一方面要有临阵不乱的演技,另一方面还需要对问题有切实了解。考虑到县城的社会圈子本身就小,姑且不说演技能否到位,被一眼识出的风险也是挺大的。 其次,挑刺范围的局限性。从目前来看,只秘密选聘了40人,虽然覆盖范围比较广,但这40个人毕竟精力有限,也不可能覆盖到所有相关范围中去,而且,在办事过程中,各种突发状况以及人员差异的存在,都会让挑刺行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并不能全面地掌握存在的问题。虽然能发现一起整改一起,但是否能实现全面和整体的改观,这让人存疑。 第三,挑刺成本太高。虽然这些秘密选出来的挑刺工都是“义务”行动,但是就模拟出来的问题进行挑刺的过程中,依然避免不了产生高成本。比如时间成本,每一个义务工是要花时间的;比如行政成本,针对“模拟问题”,无论是否得到规范解决,这需要花费行政资源去解决;比如管理成本,对这40个秘密工的调配和管理,本身也需要花费成本。 回到大量“挑刺工”的初衷来看,其存在意义就在于“发现问题,找到问题”。而挑刺工所有的挑刺行动,都不过是在模拟真实的公共管理情境。这些问题都真切地发生在一般民众身上,于此而言,普通民众才是最靠谱、最有力的挑刺工。既无需演技,也没有范围局限,更不至于产生额外成本。 在现代政治文明下,无论是从公民权利还是从法律范畴来看,公民对政府挑刺都应是极为正常且普遍的社会现象。当“公民挑刺”需要精选挑刺工秘密进行,这本身就是社会监督中的硬伤。 据悉,当地政府将在进一步完善“挑刺工”制度的基础上,将挑刺“风暴”持续刮下去。这样的制度善意和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从更现实也更有效的层面来看,广开言路,让每个民众自由挑刺比秘密挑刺要有智慧得多。当然,这需要制度层面的保障,要让“挑刺”真正成为一项公民权利。(高亚洲) |
关键词:挑刺工,暗访,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