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挑刺”也成了一种身份
为了驱散干部作风“雾霾”,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地方推出了创新举措。今年以来,眉山市丹棱县建立暗访监督人员库,并组织开展暗访监督活动。这些暗访人员被称为“挑刺工”,总共有40人,通过暗访检查、模拟办事、走访调研、网络监测等方式,对全县服务窗口、部门机关展开暗访监督。“挑刺工”身份高度保密,即使相互间也不知道。(5月19日《华西都市报》) 完全可以想象得出,只要40名“挑刺工”真把事当事做,自然可以发挥很大作用。想想看,有一双无形的眼睛总是盯着你;每天接待那么多百姓,说不定其中有一个就是“挑刺工”;即使几率很小,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而按照相关方面所说,一旦发现了万一,就严格问责。面对“一失万无”,谁不想“万无一失”? 有人说丹棱县只有16万人口,只相当于东部的一个镇,在党政部门,彼此都是“知根知底”。但即便“挑刺工”的熟悉度再高,也总不会所有人都认识。至于说“挑刺工”大多出于机关事业单位,很多都是官员,很有可能顾于面子或者其他原因,不愿真刀实枪地监督——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的。但这只是执行的问题,跟制度创设没有直接关系。单从组建“挑刺工”队伍来看,算是一个不错的创新。只要坚持下去,肯定会有效果。 但是,把“挑刺工”捧得越高,越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挑刺工”有点相当于“卧底”,“卧底”是为了打探出私密的、一般人不知晓的情况,而“挑刺工”面对的服务窗口、机关部门,却是公开的。这些部门和窗口出现的问题,是在服务百姓中产生的,属于一种“马路作风”,为具体的办事群众所熟悉。换句话说,论对这些部门和窗口的作风如何评判,办事百姓最有发言权。如果畅通沟通渠道,根本无须“挑刺工”,即使成立了“挑刺工”队伍也没有用武之地。 政治学上有个术语,叫做“政治沟通失效”。不错,即便是再勤政为民,再畅通的渠道,也会存在民情不能上达、民难不能解决的时候。问题是程度存在大小。如果只是轻微的,而大多数问题都会常态性地反馈和解决,这时再采取一些特别措施,就能够实现制度救济。如果问题很大,民声民怨难进“衙门”,即使“挑刺工”解决再多的问题,也不能掩饰制度层面的弊端。 现实中常常存在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有关部门为了倾听民意,成立了很多机构,进行了很多制度创新;另一方面,老百姓有想法没办法,根本找不到说话的渠道。比如说,办事中百姓发现一个部门在工作作风上存在问题,很难找到投诉和讲理的地方,只好无奈无助地发发牢骚。局外之人没刺找刺,真有切肤之痛却无法挑刺,这时候再看那些专门成立的机构,专门进行的制度创新,不由得生出一个感觉:原来“挑刺”也是一种身份,只能体制内玩,不是普通人能够问津的。 “挑刺工”再有用,也只能作为过渡手段,更应该想想我们本身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有为地推出创新举措,但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在基本面上,还是应该发挥现有制度的作用,比如说在倾听民意上,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这是根本,其他是补充。开门监督比“挑刺工”更为有用,不要喧宾夺主,不要哗众取宠。(毛建国) |
关键词:挑刺工,暗访监督,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