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之美从何来?

http://www.hebei.com.cn 2014-03-24 13:49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湛蓝的天空、浩瀚的林海、广袤的草原、清澈的高原湖泊,凡是到过塞罕坝的人,无不陶醉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之间,流连忘返,洗去心灵的尘污,抛开世俗的烦恼。因此,塞罕坝成为近年来许多人夏日出行旅游避暑首选的休闲胜地。

  然而,“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的美誉并非浑然天成。清朝末年,因吏治腐败和财政颓废,清政府开围放垦,随之森林植被被破坏,后来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然而,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究竟谁是这妙笔丹青手,绘就百万亩森林锦绣,更让这里成为泽被后代、造福后人的“四源”——“为北京阻沙源、为辽津涵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当地拓财源”?

  历史定格在1962年,林业部决定建场后,随即从全国18个省(市)调集精兵强将组成了369人的建设大军。52年的艰苦创业,三代塞罕坝人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140万亩的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出112万亩的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工林的绿色奇迹。五十年弹指一挥间,数字背后的艰辛,我们常人恐怕难以有切身体会。读到“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这幅塞罕坝林场的对联,林场人生活恶劣、艰苦奋斗的画面便跃然纸上,再读到“乐在其中”的横批,情绪一下子被感染,也有所顿悟:塞罕坝的美不止来自于外在优美的自然环境,更来自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科学求实、爱岗敬业、使命至上”为核心的“塞罕坝精神”,因为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

  “塞罕坝精神”是“赶考精神”的完美注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又一生动诠释,是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领略塞罕坝的美景不仅要用眼,更要用心,领悟美从何来。各级党员干部要以“塞罕坝精神”为指引,努力拼搏、无私奉献、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体悟当下)

关键词:塞罕坝,林场人,赶考精神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