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精彩博文

从优化社会结构入手加强社会建设

http://www.hebei.com.cn 2013-07-02 15:20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当前,我们面临的很多社会问题实际上是结构问题,社会结构不协调是产生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只有社会结构合理,社会才能和谐健康发展。因此,从优化社会结构入手改革社会体制,就成为加强社会建设的现实选择。近年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实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强基工程”,统筹化解结构性矛盾,着力解决社会结构中的基础性、源头性问题,实现了民生持续改善、社会更加和谐。

  推进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结构

  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融合,能够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减少社会矛盾。哈尔滨市农村区域占全市总面积的86.6%,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2%,大城市、大农村二元结构特征鲜明。从这一实际出发,哈尔滨市深入实施“富民强县”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重新布局县域经济板块。重点发展8大产业,培育3大特色养殖加工板块,打造10大特色产业基地,重点支持50户龙头骨干企业。2012年,在世界经济低迷、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哈尔滨市县域经济逆势而上,新上项目1352个,固定资产投资达848.9亿元,同比增长30.9%;实现县域生产总值1541.8亿元,同比增长13.6%。

  不断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科学修编城乡总体规划,规划建设松北科技创新城、哈南工业新城和群力、哈西新区以及哈东区域;松浦、阳明滩大桥等跨江通道建成通车;哈阿(哈尔滨至阿城)快速干道等出城口道路相继打通;绕城高速公路全线建成,实现了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域路网贯通,提高了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启动实施“百镇提档升级、二十镇试点引领”工程,建设市级新农村示范村20个,完成扶贫开发整村推进68个,农村整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近郊户籍人口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连续3年出台文件降低落户门槛,预计到2015年基本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自2012年起,实施为期5年的百万农民进城镇和百万农民技能培训“双百万”工程,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就业市场,促进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带动农民增收。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43元,增长19.1%。

  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优化社会阶层结构

  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哈尔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农业就业人员显著减少,私营个体和新的社会阶层就业人员显著增加。只有兼顾和实现社会各阶层利益,形成和谐的社会阶层结构,才能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哈尔滨市把“凝神聚力谋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作为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目前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已达七成。

  关爱困难群众。尽最大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保障、创造就业机会。不断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到2012年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6万人。同时,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新农保、城居保参保率分别达到94%、88%,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建设保障房3.3万多套,改造了70%的棚户区。开展“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小额贷款22.45亿元,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9%。

  关爱流动人口。尽可能为外来务工人员等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服务。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让持证人逐步在社会保障、就业创业、医疗卫生、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方面享受与户籍居民同等待遇。

  凝聚新的社会阶层力量。发挥统一战线工作优势,建立利益诉求表达和服务联系机制,搭建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引导新的社会阶层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夯实人民调解基础。健全市、区县(市)、街乡(镇)及社区(村)四级调解组织网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有效调解社会矛盾。2012年,调解各类民间纠纷1.8万件,成功率达96.4%。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优化社会组织结构

  加强社会建设,重心在基层。夯实基层基础,有利于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构筑稳定合理的社会组织结构。哈尔滨市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搭建城乡新型服务管理平台。在城区,全面推广“以大带小、以一带多、中心辐射周边”的中心社区建设模式,累计投入近6亿元兴建使用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中心社区73个,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助老、帮残扶弱、文体娱乐及社会组织协同等服务,基本实现社区居民服务全覆盖;在农村,推广综合服务管理模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组建农民互助协会和各类经济协会,开展“双代办”服务,使数十万农户受益。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凝聚作用。强调领导干部在解决问题时要主动“降两级”,认识问题时要主动“升两级”。推广通河县“单位包村、干部驻村”工作经验,大力开展“百名专家下基层”、“双百”干部双向挂职、领导干部“带案下访”等活动,实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近3年来,共组织18个工作组对全市181个乡镇进行定点包扶,2万多名党员干部蹲点基层,联系帮扶群众5万余人次,机关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亿元。

  发挥人大、政协组织的监督、协商作用。市、区县(市)两级人大常委会广泛建立“代表之家”、“代表联系点”,开展“代表接待日”、回选区“挂牌履职”等活动,5年来共组织各级人大代表3.4万人(次)走访居民近9000户、企业3000家,提出关于城市建设、文化卫生、科技教育、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6000余条。

  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组建行业工会联合会44个,覆盖非公企业4.3万余家,为职工维权提供了可靠依托。成立了由6.7万名青年志愿者组成的96支“青春力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10万名大学生参加的大学生志愿者联盟,健全了青年社会工作体系。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疏导作用。降低准入门槛,大力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筹建公益组织孵化基地,实行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提高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社会治理模式

  合理的社会治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和市场各自的效能,促进社会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哈尔滨市脱离计划经济较晚,政府全面管理社会的一元化治理色彩较浓,市场和社会的活力未能完全释放。对此,哈尔滨市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治理模式。

  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的坚决“归位”。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2012年,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减少前置审批要件263个,减少审批环节39个,累计压缩审批时限2740个工作日,大大提升了行政效能。规范政府行为,出台《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和《哈尔滨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规定》,2012年全市共有412名党政干部被行政问责。推进政务公开,搭建“哈尔滨发布”微博、“中国哈尔滨”和“哈尔滨市政务公开网”等网络问政载体,方便群众参政监督。“哈尔滨发布”获得全国政务机构微博影响力飞跃奖。

  政府职能“缺位”、“不到位”的积极“补位”。紧密依靠各级党政组织,切实解决多年积累的群体性突出矛盾,西泉眼水库返迁移民安置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化解。2012年全市信访积案化解率达80%,历史遗留重大群体性矛盾化解率达49%。全面提升“平安哈尔滨”建设水平,2012年全市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19.8%,特别是命案发案率同比下降18.3%,为近30年最低;全市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2.9%,创历史新高。 (作者为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阶层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段沙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