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人生智慧

别误读了“过多靠福利,幸福感打折”

http://www.hebei.com.cn 2013-04-18 08:02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撰文称,部分政府部门过分相信自身干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平衡反应过度,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人为制造波动。需警惕滑向过度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提取更大比例的财政收入和大规模的再分配来实现结果公平的“歧途”。楼继伟将这种方式比喻为“不归之路”并指出,这样的模式压缩了市场的作用,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率较低,就业不足。同时,他认为,如果过多靠国家福利,而不是靠自己奋斗,民众幸福感亦会打折扣,不可持续。 >>>新闻细读

  不少发达国家国民所享有的“从摇篮到坟墓”的优渥福利,早已引得国人羡慕嫉妒恨。国家福利与国民幸福感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应该说不言而喻。而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自然应当与国民共享发展红利,国人对于更多国家福利的期待,也本在情理之中。这个时候,如果反而唱衰国家福利,甚至否认国家福利与民众幸福感之间存在的正相关性,自然难免惹来嘘声。

  平心而论,财政部部长撰文称“过多靠国家福利,民众幸福感会打折扣”,对于并未享受到太多国家福利的国人来说,的确不太中听。不过,假如仅仅因为这句话,便认为部长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甚至认为部长反对增进国民福祉,恐怕同样是一种误读,至少有些断章取义。

  事实上,民众幸福感当然可以来自国家福利,但指望国家福利来撑起国民幸福感,则多少有把国家福利当免费午餐之嫌,即便从福利中获得的幸福感不至于打上折扣,但依赖福利的幸福能否持续,显然绝非杞人忧天。无论如何,国家福利其实从来不会凭空从天而降,看似无需付出便能享有的福利,归根结底却无一不来自国民的创造与付出。说白了,国家福利不过是国民付出的一种重新分配罢了,并非国民整体福利的增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福利其实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且不说北欧那些福利国家,但凡是国家福利相对比较优渥的,在享受令人艳羡的福利的同时,却也要承担相对较重的税率。国家福利并非免费午餐,不过是“取之于国民,用之于福利”罢了。而国家的职责,显然还不仅仅是提供福利,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投入,切分的其实是同一块蛋糕,更多的福利,若要保证其余投入不缩减,就必然要以增税来弥补,再不然,便不得不面对国家财政的赤字,而以赤字换福利,则不啻于饮鸩止渴。

  不仅如此,国家福利固然有其必要性,例如在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环境卫生等民生福利领域,国家这一角色不仅不可或缺,更应当仁不让。但国家福利同样不应过于泛化,真要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国家福利体系,必然意味本可由市场高效公平涵盖的领域,却不得不接受国家的从中插足与指点江山,而行政之手伸得过长,对于市场机制的干扰,以及不可避免的低效、浪费甚至不公,恐怕都将难以避免。在这方面,刚刚去世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曾大刀阔斧削减国家福利,甚至取消向全国学校提供免费牛奶的政策,被反对者讥为“牛奶掠夺者”。不过,当下的欧债危机,英国之所以能相对安全,除了本身不在欧元区之外,其对于国家福利的审慎,或许同样助益良多。而此番财政部长所反对的,也并非国民福利本身,而是政府作用的过度发挥,即通过提取更大比例的财政收入和大规模的再分配来实现的所谓“国家福利”。

  基于上述视点,国民当然需要国家提供基本的民生福利,对于当下中国而言,国家所提供的医疗、教育等民生福利,的确还亟待补足。但是,这绝非意味着国家可以借此而扮演更强势的福利分配者角色,否则的话,若是真把国家福利错当免费午餐,无论民众幸福感会否打折扣,国民整体福利倒是难免因之受损。(吴江)

 

关键词:幸福感,打折扣,财政部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千龙网
责任编辑:段沙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