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公款“吃货”必须釜底抽薪
近日,央视曝光了北京西三环两家分别藏身于公园和古寺中的疑似公款消费场所,其中一家最低人均消费需6000元。大多就餐者都开单位发票,就餐者还会把车牌遮住或卸掉,央视画面中的一辆车挂着某机关单位出入证。与此同时,15日《经济参考报》刊发的《畸形消费之惑》报道了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的现象,文章称“私人会所,三人吃一顿50万很正常”。 在八项规定与公款吃喝的“游击战”中,这些诸如遮蔽公车号牌或下客即开走之类的“花絮”,都在向人们证实,“公仆”中的饕餮食客们慑于“八项规定”和舆论监督,玩起了“躲猫猫”。笔者也不禁感叹,八项规定依然无法压制住这些“吃货”胃里的“馋虫”,他们销声匿迹于富丽堂皇的星级酒店,却换个马甲暗度陈仓转飞私人会所,并且胃口和胆量都见长。可见,单靠八项规定来对付这些行惯性“吃货”,难免有些势单力薄。要杜绝公款吃喝,就必须采用釜底抽薪、正本清源的做法。 用脑子控制嘴巴,用思想管住味蕾。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勤俭节约的公务消费观,牢记“两个务必”,从那思想源头上严格要求自己,拒绝“吃点喝点没事,不占不贪就行”的侥幸心理出现。当胃里“馋虫”跃跃欲试、蠢蠢欲动时,自己在外面大吃大喝时,不妨想想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一旦被人发现,定会给自己的形象以及部门形象带来不好影响。如果实在禁不住嘴馋,还请自己掏腰包,别开单位发票。 严格财政预算过“紧日子”,缩紧财源。李总理已经明确提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政府要过紧日子,还请地方各部门真正落实。减少财政预算,同时做到预算细化、公开化、透明化,杜绝暗箱操作和做假账。并对每一笔公款报销都要予以严格审查,严禁私帐公报。 完善制度与监督,真正将“权力关进笼子”。在“八项规定”的“紧箍咒”管束下,这些手中握有权力的“吃货”之所以还能“暗渡陈仓”,是因为公款还没有真正被置于“笼子”里,公款的掌控权还没有涂上“防腐剂”。对此,我们必须建立健全三公“笼子”和公权力的“防腐剂”。一方面,建立健全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规定公务接待支出必须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完善内外衔接的监督体系。才能刚柔相济,制度与监督配合,真正将“权力关进笼子”。 打击公款“吃货”必须釜底抽薪,多管齐下,遏制住公款吃喝的根源,让这股歪风无处遁形。(张静) |
关键词:公款吃喝,私人会所,奢侈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