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公款吃喝转入“地下”
中央出台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后,治理公款消费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近日央视记者暗访北京几处分别位于公园、古寺和胡同里的就餐场所发现,这里就餐价格高,且不乏公车身影。一名服务员表示,他们接待的很多属于“司局级”领导。消费标准上,有人均988元、1680元等多个标准,最高的有人均6000元的天价标准。简单一算,10个人来用餐,就得一两万。再加上酒水和服务费,一顿吃下来,没有好几万肯定下不来。(4月14日《京华时报》) 严格来说,公款吃喝转战单位内部餐厅、躲进“农家乐”、藏身胡同、寺庙等已不是新闻,春节前后,众多媒体曾报道过10余家省级驻京办餐厅成为公款消费“新宠”的消息;近期更有茅台被装进矿泉水瓶等“奇闻”曝光。令人困惑的是,这些可视为公开举报的情况,并没有让人听到任何查处动作的报道。 顶风违纪,一直是见怪不怪的现象。所谓见怪不怪,典型特征就是,一边是文件、禁令不断印发,一些新政被强调得十分严肃,并不乏狠话;另一边则是违规违纪我行我素,让禁令效应大打折扣。禁令被打折扣的原因,无非是违纪风险低。风险越低,便让某些腐败官员的胆子越大。 虽说公款吃喝转入“地下”,实际上仍属公开半公开,只要监管检查上动真的,不信查不到。公园也好,内部餐厅也罢,其实都还在“地上”。记者能查到,相信监管部门也应该能查得到。即便不可能完全查到,但只要动真的,严厉查办几个反面典型,摘掉几个官帽,震慑效应便不可低估。如果只是由媒体“包打听”,却不见监管有动作,无异于释放着相反的信号。 这一轮反腐新风能否真的刹住公款吃喝风,公众拭目以待,少数官员更在观望,试探底线。而如果“转战地下”成了公款吃喝的“救命稻草”,进而由此逐渐蚕食性抵制,然后慢慢回潮……对反腐公信意味着什么,自不必说。(马涤明) |
关键词:公款吃喝,地下,反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