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企利润补贴养老缺口值得考虑
最新出版的《经济观察报》报道称,2011年中国养老财政投入不到整个预算内财政收入的3%,这一比例在今后数年恐怕很难大幅提高,安全度过养老金领取的高峰期还有什么办法?3月16日,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公开表示,正在研究制定延迟退休的方案。4月7日,戴相龙提出了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弥补养老金缺口的建议,“延迟退休”话题引发公众高度关注。 近年来,围绕如何解决养老缺口问题,引发了很多讨论。其中不少和社保部分相关的学者和官员的建议都提到增加个人缴费,把个人账户做实,或者干脆早日实行延迟退休制度。从延迟退休到增加个人缴费,在公众的印象中,都是增加公众对自己养老的责任。不否认,理性地看,无论是采取延迟退休的办法,还是增加个人缴费,从经济学上说都是有道理的。但人都有自利的考虑,当然不愿意付出更多,这个情况在福利国家表现得非常明显。 尽管目前基本可以确定,人社部在“十二五”(2011年-2015年)期间尚无推出延迟退休的计划,但公众还是免不了担心。应看到,当下养老制度给大部分阶层、群体造成的公平性焦虑,导致任何增加公众负担的解决方案都会遭到反对。正如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的看法,政府方面要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应该加大财政投入或者划拨国有资产,以及提高养老金保值、增值等途径弥补养老金缺口,而不是急于在延迟退休年龄上做文章。 这个建议确实值得认真考虑。让央企或者国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为公众养老承担部分责任并不为过。财政部数据显示2010年国企盈利19870.6亿元,这其中大部分利润是央企创造的。本来根据规定,部分央企须上缴利润5%—10%的红利,据统计2010年央企共上缴红利仅440亿元。而根据中石油的年报,仅2005年,中石油就向美国投资者分红600多亿元人民币。央企焉能只做外国人的红利机构? 显然,作为全民所有的国企并没有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于此而言,用国企的利润来弥补养老缺口无疑合情合理。目前国企和国家财政情况都处于历史上较好的时期,应当说是解决养老缺口的好时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应对老龄化的压力更大,解决养老缺口的问题早晚要面对。中国的老龄化人口比例越来越高,我们的近邻日本是在整个社会老龄化既成事实的情况下,大量大龄人口被迫就业的,以至于养老负担非常重,对此我们当引以为鉴。越早致力于解决养老缺口问题,越早开始解决中国养老制度的公平性问题,对于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越有利。从社会公平和央企责任角度看,国企承担起养老缺口的部分责任实在不由推脱。 如报道所言,尽管2011年财政新增养老补贴高达2272亿元,财政累计补贴金额达1 .25万亿元,但和养老金潜在缺口比较起来,实在是杯水车薪。正是因此,如果国企能够拿出部分利润,则无疑减轻财政的负担,可以让公共财政的钱用于更多亟需的社会民生领域,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 另外,即便预算内财政对养老的补贴,短期内很难大幅提升,但政府并非就没有其他“补偿”办法。目前,社保缴费率确实偏高,实际社保费率超过40%,高于不少经济发达国家。而这其中,企业缴费比例占大头,企业负担过于繁重。政府部门不能视而不见,而是要承担起应尽职责,给企业减税,并切实降低各种费用至少是可以做到的。这样一来,也算间接补贴了企业所承担的养老责任。 |
关键词:国企,利润,养老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