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最新播报

揪出扫墓公车本不该靠记者“有心”

http://www.hebei.com.cn 2013-04-03 17:07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清明节临近,市民习惯利用周末去扫墓。近日,新华社记者暗访南京公车扫墓的情况,发现多辆公车出现在墓地,并晒出了8辆公车的号牌,对此,南京市纪委政务微博回应说,“感谢媒体监督!正在调查核实。”(4月2日《现代快报》)

  每逢节假日,公车私用的新闻就会爆出,清明节也不例外。公车,实乃公务用车,而非公务人员的私家车,但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始终遥远,肆无忌惮的假公济私背后,实在是由于被揪出的风险太过渺茫,即使事发也不过是被通报批评、内部处理了事。

  若非记者有心,这8辆公车是不会“倒霉”的。表面上看,8辆车的号牌与民用号牌并无区别,而只有内行人才能够分辨出字母与数字不同组合的奥妙,进而指出哪些是省级机关的公车、哪些是市级机关的公车。由此就带来了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公众如何监督公车私用?没有明显标识的公车,无疑为公车私用大开方便之门,给群众举报带来了难度。

  当然,公车统一张贴标识也未必能够根除公车私用,但起码给公权私用带来了现实难度——同样是公车,警车使用就要规范很多。有了显著标识,再想驾车出入酒楼和洗浴中心是需要一定胆量的,驾着公车到外省全家旅游就更像是自我举报了。“天价烟”局长和表叔的倒掉,毕竟压抑了有些官员有恃无恐的骄奢,在根治尚难达成的当下,若能让官员在使用公权时回归到谨小慎微的状态,也不失为一种不坏的选择。

  媒体能轻易发现的事,纪委想要整治应该不难,但公车私用的乱象之所以屡教不改,恰证明了内部监督的无力,外部监督的无法。也正是由于公众在财政预算、公车数量和购置档次等方面的参与不足,才让体制内的监管毫无压力。因此,如何便于公众监督便是约束公权滥用的首要课题,而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屡试不爽的“随手拍、网上见”在很多领域已经发挥了功效,只需要有关部门拿出自我改革的魄力罢了。

  公车是公众掏钱所购,公车理应受到公众监督。很多问题之所以小病拖大,就在于应然之事只在纸上,与实然之间的距离太过遥远。只有主动“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更多的应然才会变成实然,让腐败少了藏身之地。

  文/宋鹏伟

关键词:公车,扫墓,清明节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红网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