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报告中藏着多少“笔尖猫腻”?
虽然是愚人节最热的新闻,但谁都不会怀疑“地方预算暗藏花招”的真实性。 媒体的报道中,记者举出了几种常见的预算花招,如“三公”藏头露尾,标准忽隐忽现;如项目“虚头巴脑”,支出不明不白;如“其他支出”另辟蹊径,“胡乱花钱”风险剧增———这些都和公众的感觉大致相符。粗鲁一点说,对老百姓而言,乱花迷眼的“服务费”、“管理费”,暧昧的“课题调研费”、“重要文件起草费”,其实就如同按摩店门口“私密服务”的招牌一样,都是用一种文明的方式障眼罢了。 按照规定与公众面对面的各地预算,恐怕多年来一直在上演这些花招。不但分类粗糙且大而化之,而且相当多的经费性质不明,人人都知道这些顶着“公”字头的项目必会夹带些“私”货,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却很难知道夹带了哪些私货,又是如何夹带的。 让这些私货无处遁形,首先取决于预算体制本身的完整和透明。政府的收入和支出,事无巨细,都应在其中明明白白袒露。这说起来宏观,其实很有针对性:地方预算中一些明显水特别深的项目,如“大额专项资金”、如“其他经费”,一向是有巨大伸缩弹性的地方,是地方政府能够“自由裁量”的领域,三公经费、奖金补贴、吃喝宴请常在此间列支,因此完全可以作为细化预算的抓手。一周前,北京市90家单位同时公示预算情况,就首次亮出了“大额专项资金表格”,可称得上是种进步———当然,给出一些以亿计的笼统数字还只能算是“表态性”的第一步。 其次,将这些私货挑拣出来,本应是同级人大的基本责任。预算决算审议就如同人大和政府“过招”,理论上,作为权力机关的前者应该非常清楚对方的路数和软肋,可以发现预决算的问题和缺陷,但结果却往往相反。很多地方人大一方面缺乏预算审议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又没有动态跟进、监督预算的机制和积极性,在政府预算问题上常陷入一种事实被动的处境。对于预算的审议和监督而言,如果人大的角色不狠起来,政府行为就等于没有了任何制度牵制。 有媒体将政府乱花钱、乱立项的行为形容为“决策一句话,花钱一支笔”,并冠名为“笔尖下的猫腻”。煞费苦心的套用与“舌尖上的浪费”相同的句式,是希望以整齐的形式感唤起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和整治。 过去两个月对“舌尖浪费”的打击,其实留下了很多可堪琢磨的经验,其一就是附着在体制上的旧习惯已经成为了相当强韧的社会潜规则,只能靠从上至下的运动式整顿才能撕开口子,倚仗日常的、不温不火的“制度建设”很难涤浊扬清。即便在评论者的思维里,“运动”已经和“制度”形成了一对反义词,但在中国现实语境下,后者往往需要在前者打开局面的形势下才能乘胜追击。舆论将更多的问题套进“舌尖上”的表达方式,根本上是对上述逻辑有了清楚的认识。 换句话说,人们希望政府的预算决算改革,也能展开像打击奢侈浪费那样的大规模动员。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刚刚提出要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体制,公众普遍希望,雷鸣之后,会有暴雨。(刘文嘉) |
关键词:地方预算,花招,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