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古诗中的世相人情
清明的祭扫,年复一年。在这一刻,人的心境总是难以平静。逝去的亲人,可能导出我们悲思的泪水;逝者曾有的人生,也许化为一面镜子,让我们看见自己的生存与生命。 普通人以感性为重,有什么想法往往只是一时的感念。诗人则不同,有感性有激情,更有深入人心的思考,然后以传世的诗作,将普通人的感悟提炼、升华、固定下来,以帮助生者对生命有一个现实而积极的态度。 最早的清明诗,当是春秋时期介子推所作的劝喻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介子推是辅佐晋文公由逃亡者而成一国之君的功臣。饥寒交迫之际,介不惜“割肉奉君”;文公登基,介却隐退深山,坚辞加官晋爵,以致文公放火烧山逼他受封。为纪念介子推,文公将烧山日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全国禁忌烟火,只吃寒食;次年祭奠扫墓,又赐名烈士坟前死而复活的柳树为“清明柳”,并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一段历史故事,使这首诗呈现出浓烈的政治情怀。宁死不出山,只为以决绝的方式,劝谏统治者以“勤政清明复清明”给人民一个清明的社会。两个节日因一位志士对人民的仁心厚德而命名,这样,寒食节、清明节就超越了气象时令的意义,而成为具有人文温馨的节日。 对亲人的缅怀,是清明永远的主题。不管逝者走了多久,不管生者身处何方,清明时节春雨潇潇、万物争辉,无不提醒人们续上断裂的亲情,给久别的亲人一声问候。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尽管九泉无路、哭声不闻,但还是忍不住要哭的。因为有记忆,就有恩泽的印痕,因为有血缘,阴阳两隔也隔不断亲情的怀念。 不少人推崇高翥的《清明日对酒》写得好。“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祭奠的纸烟遮天蔽日,念亲的泪水映衬着杜鹃花漫山红遍。这是毫不掺水的血脉之情。“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是啊,狐骚取代钱纸,歌哭变为笑声,不免几分伤感,但请且慢置疑后辈的孝诚。逝者远行,生者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很多责任未尽,何必让悲情浸透生活的全部。“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积极的理解是,对父母,行孝当在有生时,别留子欲养、亲不待的遗憾;对自己,善待生命,过好每一天。 宋人魏野的小诗《清明》,别有一番意味。“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众生皆赏花品酒不枉春风,清贫书生却能耐住寂寞,彻夜苦读;无酒只因穷,怎么会无花呢?是不是太专心了,一心只读圣贤书,梦想有朝一日收获“黄金屋”“颜如玉”,纵是百花盛开,也会眼中有花不见花。清明节易感人生苦短、生命无常;而执着于梦想的读书郎,或许对人生难解难弃的“红尘情结”,似是一种象征性的解读。 寒食、清明过后,民间曾有取用新火的习俗。新火者,生活的新起点,生命的新能量。这把重燃的新火提醒我们:有境界的善待生命,就是让生命拥有提得起、放得下的自由。(大林) |
关键词:清明,祭扫,古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