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杯酸奶考验诚信社会
常去超市的人会发现,如今各品牌的杯装酸奶大体不满,好的尚有四分之三,不好的只有大半杯。 酸奶是怎么少的呢?原来,随着原材料等价格上涨,酸奶价格不得不浮动,为了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只好减量瘦身。 乍一看,商家很聪明,能大事化了,涨了价还没影响销量,可仔细一想,却又未必。首先,酸奶杯中近一半的空间装上了空气,是不是巨大的浪费?过度包装造成的污染谁来埋单?其次,这样的小聪明真是可持续的吗?在小问题上动惯了手脚,在大问题上如何取信消费者? 确实,半杯酸奶算不了什么,可今天你给我半杯酸奶,明天我就可能给你苏丹红,后天他又端出“地沟油”,如此竞逐底线,何时是个头? 卖半杯酸奶的,不少是品牌企业,这恰恰是令人感到最寒心之处:在我们的社会中,并不是只有那些无照商贩、小生意人不讲信用,而是很多大企业,甚至是垄断企业,也在明目张胆地违反规则,他们的行为还没有脱离赚一把就跑的模式。 因为这些企业是扶起来的,没有经过市场残酷竞争的洗礼,靠拉关系玩资源就能长大,由此形成路径依赖,结果是“狼长大了依然不吃草”。没有经历成长的烦恼,它们就像惯坏的公子哥儿,一边玩着脑筋急转弯一边赚钱,捅了篓子,就靠撒娇来蒙混过关,遗憾的是,它们确实平安地度过了诸多波澜。 不应小看半杯酸奶的示范效应,亚当·斯密曾经说过,市场是道德的培训所,但前提是市场是否完善。在真正的市场社会中,商业发达会让国民因经济独立而自然培育出道德涵养,养成勤勉、谨慎等品质;相反,传统社会也有市场,可带来的却是道德败坏、组织崩溃。 市场经济究竟是毒药,还是玫瑰?关键看人,看人们建构出怎样的社会体系。人类过去几百年的历史说明,贫穷并不必然高尚,富裕并不必然腐败,现代化不能只靠经济发展,还要有能安放它的制度文明。 考量一个社会的诚信度有很多方法,看一杯酸奶是否能100%装满,也是一个有趣的角度。古人说:“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那么,今天我们应追问:连小小的酸奶杯都装不满,诚信社会该如何实现?(蔡辉) |
关键词:酸奶,诚信,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