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即兴发言

公款吃喝“潜伏”,监管须提升敏感度

http://www.hebei.com.cn 2013-01-24 09:06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后,各地公款吃请之风得到遏制,可铺张浪费仍存在。有些宴请悄然转到内部餐厅,其标准堪比五星级酒店;还有些公务宴请“隐姓埋名”,宴请单位成机密。

  年关逼近,在此特殊的节点,“公款吃请”话题也在升温。能否遏制“餐桌上的腐败”,向来备受舆论关注;而“八项规定”的出台,承接了民众期许。它是否能扭转公款吃喝的风气,也成公众的聚焦点。

  厉行节约,契合公共利益的诉求。但对公款吃请的遏制,遇阻不可避免。某些单位转战豪华的内部餐厅,将其作为“新战场”;公务宴请“低调潜行”,不露声色,都是对禁令的消极应对。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遇到不少路障:在官场,“公款吃喝”不时发生,经由时间冲刷,陋习会在仪式化、套路化中产生惯性;再者,“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等俚语,也点染出“酒桌文化”的存在,它与疏通关系、熟络感情的社交需求很难割舍;监管缝隙,也会留下钻空子的投机空间。

  正因如此,不少“潜伏”着的公款吃喝,才会跟禁令陷入“拉锯”。让“潜伏”的公款大吃大喝无处遁形,还需拉伸治理链条,提高违规成本。有些单位敢“顶风作案”,就在于监管留有真空地带;治理节拍,慢于它们“随机应变”的节奏。尽管“监管无缝化”或是奢望,可让监管少些盲区,不乏现实操作性,如严控预算,堵住“突击花钱”的漏洞。“唯俭足以养廉”,对公款吃喝的治理,检验着法治成色。面对潜伏的“餐桌腐败”,拉长管束的半径,提升监管灵敏度,避免蒙混和投机,是不二的治理路径。(相关报道见1月23日《新京报》)(佘宗明)

关键词:公款吃喝,浪费,腐败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