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质疑而揭露是媒体的当然之责
1月9日,《三湘都市报》刊发一篇重磅报道——《一个记者的“恐怖救助”之旅》,长沙救助站一时成为舆论的箭垛;当晚,长沙市民政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相关视频,指《三湘都市报》报道失实,所谓“有图有真相”,不少网友的情绪立时反转,对媒体与记者的职业伦理展开质疑。而1月10日的《三湘都市报》则以讽刺的口吻,指长沙市救助站对监控视频的讲解是“现场配音”。 是应该相信记者,还是相信政府部门?媒体与政府部门何以双双陷入公信力的危机?其实在长沙“恐怖救助”这一事件上,讨论以上问题可能并不适合。因为从双方的攻防中,事件的真相还是有脉络可寻的,而公信力的基础,到底是要建立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应该说《一个记者的“恐怖救助”之旅》这篇报道确有瑕疵,有些情节可能因为有碍“主题”而被选择性的过滤掉了,影响了受众对于事实真相的判断。但“失实”的指责也并非该报道可以承受之重——长沙救助站为什么要对该记者实施“临时约束措施”,这不属于“事实”的范畴;“临时约束措施”究竟算不算“围殴”,同样不属于“事实”的范畴。双方都不否认那段视频的真实性,而是对那段视频各有自己的“讲解”。目前可以确定的事实是:该记者以流浪者的身份,在长沙救助站确实经历了被几个工作人员反剪双手、摁倒在地。记者称这是“围殴”,长沙救助站称这是“临时约束措施”。 记者在救助站遭遇到了“暴力”,这是一个事实。救助站辩称该记者“疑似精神异常”、“担心其口袋有危险物品”,且不说这能否成为对求助人实施“临时约束措施”的理由,长沙救助站恐怕也无法回避如下数问:既然可以以“精神异常”、“危险品”之名对求助者进行搜身与使用暴力,那救助站又如何洗清媒体所指求助者遭遇“打人”、“抢钱”的嫌疑呢?通过长沙市民政局的澄清之后,长沙市救助站确实没有记者所描述的那么“恐怖”,但动辄对前来求助者加以暴力,不同样让人望而生畏吗? 当然,我们需要更确切的真相,问题是谁来提供真相。 《三湘都市报》作为冲突中的一方已失去其“中立”地位,而同城媒体则可能出于其他考虑选择坐壁上观。其实在“恐怖救助”事件本身的真相之外,还存在一个更为值得关注的真相,那就是在长沙街头究竟有多少流浪者,他们处于怎样的生存状态,而相关部门在救助流浪者方面又发挥了哪些作用。是的,长沙在救助工作上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第七届全国救助管理站站长交流会就在长沙召开,会上民政部负责人对长沙的救助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但我们依然需要知道另一面是什么,作为社会的守望者,新闻媒体责无旁贷。 搜索之前有关“长沙救助站”的信息,有些报道值得反思。在这些报道中,读者得到的印象往往是:救助站热情帮助露宿者,送棉被送大衣;大雪过后,为使流浪乞讨人员不至受冻挨饿,还发起“暖冬行动”……不能说这些“表扬稿”似的报道,都是失实或者吹捧,但说报道流于表面化,这样的批评并不过分。 此处所涉及的,其实是相对于记者职业伦理更高层次的新闻伦理,更需要接受社会的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讲,公众实在不应该吝于对这位深入救助站探求真相的记者表达有限的敬意,他的采访与报道可能存在瑕疵,也远未能抵达真相,但他还是让我们看到了部分真实,至少看到了表面背后的另一面。(翟春阳) |
关键词:记者,恐怖救助,长沙救助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