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和善举交集的暖流
武强县北代乡成功解决一“老上访户”问题 这是一个不幸的家庭,而在社会管理创新和创建和谐社会的氛围中又是一个幸运的家庭。 武强县北代乡杜林村蔡玉兰家,在大雪后的凛冽寒冬里,副乡长刘伟东等乡干部三天两头儿的登门看望,另有外地在武强投资的老板和石家庄的爱心人士带着食品、衣被、米面、电暖气等三次专程赶来捐助……使这个不幸的农家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不幸造成的家庭困境 村民蔡玉兰,女,老伴早逝,今年102岁(元旦后即103岁),1个儿子,4个闺女,按说正是该享受天伦之乐的“老寿星”,然而,方方面面的厄运,使这个家庭陷入到了步履艰难的境地:工人退休的儿子吴国财,84岁,因病瘫痪,照顾不了老人;大闺女吴凤占,76岁,出嫁邯郸,户口虽然在家却也管不了家;二闺女吴秀英,70岁,早年离婚后,精神曾遭受挫折,体质非常差,一直守在老母身边;三闺女吴秀荣,67岁,出嫁后,贫困有病,生活艰难,无力管家;四闺女吴四琪,64岁,出嫁到深州市农村,患有心脏病,女婿常奔波20多里到蔡玉兰家操持一些家务和地里的农活。 蔡玉兰一家,两代人中最年轻的四闺女也已年过六十,且家中没有像样的农具,更没有现代化的机械,7亩责任田在近乎原始的耕种方式下,根本种不好,所打的粮食只能勉强解决温饱,农闲时一天常吃两顿饭。加上房屋是上世纪60年代的老房,年久失修,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对于这样一个不幸的家庭,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和村委会按照有关的惠民政策,该照顾的照顾了,该管的也管了,但是由于困难程度的深重及有关政策如“有儿有女的不能定为五保户”等的限制,造成了该家庭的多次越级上访,成为当地的“老上访户。” 乡政府的为民情结 今年以来,在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活动中,北代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武强,文化武强,和谐武强”的发展思路,加强了农村“维稳”工作的力度。乡领导实施“分片包村”、一竿子扎到底的工作举措,认真抓好“维稳”工作中的个别问题。 今年5月,从县环保局调入北代乡任副乡长的刘伟东,被乡党委安排到该乡的西南片任“片长”,具体负责杜林村、前西代等8个村的社会管理创新活动。 刘伟东来到杜林村,向村党支部书记吴书玲详细了解了该村情况,得知蔡玉兰一家因困境经常上访,但由于武强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村是贫困村,有些日积月累形成的问题谁也不好解决。刘伟东亲自到蔡玉兰家中一看,确实让他震惊:百岁老人蔡玉兰和二闺女蜗居在摇摇欲坠的危房之中,家中用品大都陈旧破烂……老人向他诉苦,拽着他不愿让他走。他向乡党委书记李景辉、政府乡长李艳君等主要领导汇报了这一情况,在乡党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决定尽快帮助这个家庭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于是,刘伟东把蔡玉兰家作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活动的“主要联系户”,自己掏钱买蛋糕、买大米看望老人,逢阴雨天,他亲自带人用塑料布去给老人苫房顶……在力所能及的帮扶中了解这个家庭的需求。 蔡玉兰家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解决住房。今年,在农村虽然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但每户最多只能解决1万元,1万元连工带料只能盖一间房,而蔡玉兰和闺女需要3间房。在这种情况下,乡政府几次研究对策,伟东几次和蔡玉兰的家人也共同研究解决办法。最后,危房改造项目出资1万元,以特困“五保户”照顾1.5万元,在该村下乡扶贫的省联社工作队帮扶2000元,总共筹集可用资金2.7万元,基本可以翻盖3间房了(期间联系了三、四个工程队,通过讨价、还价,做思想工作,最终一家具有善心的施工队愿意接受这个保本的施工价格)。为了尽快动工,在资金尚没到位的情况下(危房改造项目资金是房盖好验收后才能支付),伟东从自己的存折上先拿出1.2万元购买部分砖瓦、门窗和木料。在克服方方面面的困难后,上冻前终于给蔡玉兰家盖起了3间新砖房。 蔡玉兰家另一个问题就是日常生活的实际困难如何解决。近两个月来,伟东和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按照有关惠民政策,一项一项的帮助抓落实。一是给蔡玉兰落实了百岁老人津贴每月100元和“农村低保”(按现有政策有儿有女户是不能吃“低保”,作为特殊情况给予办理)每月50元;二是按照武强县从今年7月份启动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制度,为蔡玉兰和二闺女办理了养老金手续,每人55元/月;三是动员二闺女把离婚后的户口落在杜林村,按照无儿无女、孤身一人的情况,通过民政部门办理了“五保户”手续,每月100元。这样,从明年开始,该家庭每月可享受到稳定的惠农资金360元,过年过节民政部门还会发放一些米、面等生活物资。这样,蔡玉兰一家基本上能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了。 爱心人士的热情救助 就在刘伟东和乡党委、政府千方百计解决蔡玉兰一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刘伟东还在帮一个外地到北代乡创办“东海扶贫奶牛合作社”的老板谢保丰办理相关手续,谈话间讲述了蔡玉兰的境况,这位老板深表同情。今年10月的一天,他和刘伟东到蔡玉兰去了一趟,被其困境所震憾,这个退伍军人出身的老板,萌发了扶贫济困的念头,决心以拳拳爱心帮扶这个不幸的家庭。工作之余,他几次登门到蔡玉兰家,送去大米、食油、肉馅和衣物…… 谢保丰想的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于是,他通过微博,把信息发给他的车友、网友。很快,引来了一批批前来救助蔡玉兰一家的爱心人士。在今年的12月内,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的编辑记者和一些不披露姓名的爱心人士已经专程3次从石家庄赶来蔡玉兰家,他们向老人问寒问暖,送来了米面、蔬菜、衣服、被褥、鸡蛋、猪肉、电暖气等物品和800元现金,几乎是应有尽有。眼下,爱心人士,通过省福彩,还在为其办理有关生活方面的救助。 入冬以来,刘伟东代表乡党委、政府也多次到蔡玉兰家,与村委会协调解决蔡玉兰家有关安全越冬问题。加上谢保丰和方方面面的爱心人士救助。蔡玉兰一家得到了多年来没有过的温暖。蔡玉兰和孩子们每逢乡、村干部和爱心人士登门,总是激动的说:“谢谢政府”,“谢谢领导”,“谢谢共产党。” 采访随感:在农村,对于积重难返的特困户,尤其是存有这样或那样问题的“上访户”,只要坚持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思路,敢于正视问题,千方百计化解矛盾,就能收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社会效果。据悉,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代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干兴邦”精神,采取了多项具体措施抓落实,以过细的工作化解了不少民间积存的犹如责任田、宅基地及家庭纠纷等矛盾,创新了社会管理模式,有效的优化了发展环境,并以“梧桐引凤”招商来了北京华都肉鸡、河北伊诺管业等超十亿元省级重点项目。(照片:1618、1605为乡政府和志愿者带着物品去看望蔡玉兰;1613为蔡玉兰和二闺女吴秀英在一起;1627为乡、村领导到该户走访安全越冬情况。) |
关键词:家庭,爱心,善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