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社会民生

慎言“中国式装腔”

http://www.hebei.com.cn 2013-02-19 15:43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因网友发帖“晒”过年巨额账单引发共鸣。近日,有媒体将其定义为“中国式装腔”,直指70后、80后,称他们“为了衣锦还乡,不得不装有钱,撑面子”,并大肆嘲讽。

  首先,爱慕虚荣是普遍人性,未必能分成中国式、美国式、匈牙利式等;其次,过度虚荣当然不好,但仅从功利角度去评判,也不公允,人类文化多是虚荣的产物,如不向往赞美,22个人在球场上狂奔90分钟有何意义?只论利害,不顾面子,社会将走向崩溃;第三,老一代人同样爱“撑面子”,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调查不充分,只拿70后、80后说事儿,有年龄歧视之嫌。

  中国有数千年专制传统,在古代“文化帝国”的架构中,知识与权力高度结合,甚至将两者等同起来。所以,读书不是为了求道,而是变成获取权力、加入分赃集团的通途。一方面,知识生产走向封闭、腐朽,造就了许多死学、绝学,使“中国人式的博学”成了讽刺用语;另一方面,培养出大量有学问无逻辑、有知识无修养的读书人,他们以极尽刻薄地嘲笑他人为荣,他们不屑于传播和普及,专等他人疏忽,他便能从中无限上纲,以彰显其卫道之怒,即使他人没有疏忽,也可以硬性地编排出疏忽来。

  从历史上看,东西方都有尊重学问、崇尚教育的传统,都给予知识人更多的权力空间,然而,在知识权力化上,东方走得更彻底,使其完全纳入等级秩序中,结果在现代化大潮面前,我们丧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一度被甩在后面。

  太多的苦难与挫折,提醒着今天的读书人,要对权力化思维方式保持高度警惕,应坚持普遍性的视野,不能只凭着几个教条,通过少量的案例加上演绎逻辑,就匆忙下结论,更不能主动迎合与媚俗,以海骂、教训为乐事。作为评论者,应坚持正确的批评,避免错误的批评。

  正确的批评,止于公领域,就事论事,不对人乱发议论,尊重社会的多元形态;而错误的批评则公私不分,混淆论人与论事的区别,公然踏入他人的私生活说三道四,表面上看是在道德规劝,实际上是粗暴的权力炫耀,它将撕裂共识的基础,在人们心中埋下恐惧与仇恨的种子,其恶果将长期难以消除。对此,媒体人不可不慎。(蔡辉)

关键词:中国,权力,知识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李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