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让塞罕坝精神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引领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苏倩岚 2017-07-31 08:41:3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7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宣传塞罕坝林场植树造林的重大成就和感人故事,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激励全国人民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风吹过,辽阔美丽的塞北坝上,那里有松涛奔涌,绿色海洋。千里滦河,见证着创业者千秋业绩;万顷林海,传颂着林业人不朽篇章……”一曲《塞罕坝之歌》唱出了塞罕坝的美丽,唱出了创业者的伟绩,更唱出了塞罕坝精神丰富的内涵。我们要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因为这种精神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引领,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

  让塞罕坝精神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引领,就要学习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奋斗激情。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塞罕坝每棵树的年轮都记载着生态文明的进程,每棵树的成长都镌刻着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奋斗史。这棵树,是能够在年平均温度零下1.3℃的荒漠上生长的落叶松,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是将理想与行动根植于那片荒原上的每一个人。曾经的塞罕坝,大雪被风吹屋内就有一层冰、晚上睡觉要带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恶劣的环境挡不住人们奋斗的激情,百万亩林海就是最有力的见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将把这种精神注入血液,成为开创美丽河北建设的奋斗基因。

  让塞罕坝精神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引领,就要学习塞罕坝人坚韧不拔的进取担当。55年前,塞罕坝上369人的植树队伍,生活上的艰辛历历在目:没有房屋,只能住仓库、车库、马棚或是搭窝棚;没有食堂,只能在院子里架上几口大锅,吃的是全麸黑莜面加野菜;没有电,没有娱乐设施,大雪经常封堵来时的路。工作上的“拦路虎”浮现眼前:1977年遭遇“雨凇”灾害,57万亩林地受灾;1980年,遭遇百年难遇的大旱,12万多亩树木被旱死。生活与工作上的双重考验,并没有将他们压垮,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把从头再来,靠双手重新造林,把树种活管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学就要学塞罕坝人这种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的进取与担当,用坚韧不拔开创“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新画卷。

  让塞罕坝精神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引领,就要学习塞罕坝人造福于民的绿色追求。从55年前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开始,塞罕坝人就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宝贵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克服生态环境恶劣、树木栽植成活率低等困难,谱写了一曲曲生态文明造福一方的奉献之歌。这种精神已经深深根植于每一个塞罕坝人的内心,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学就要学绿色发展的创新理念和躬亲实践,把困境变成了风景,将美丽变成了财富,让人民群众在绿色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时代在变,但塞罕坝人艰苦创业、坚韧不拔、造福于民的责任与担当永不改变。让我们向塞罕坝人民看齐,矢志不渝地弘扬塞罕坝精神,共同开创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注入新能量。(苏倩岚)

关键词:塞罕坝精神,生态文明,河北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