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评论

  • 2017/09/21

    长城网

    让塞罕坝精神遍开燕赵大地

      塞罕坝曾经是林海茫茫、水草丰美,却从清代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以致“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55年来,几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艰苦创业、九转功成,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构筑了重要的华北绿色屏障、京津冀生态支撑区,创造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发源于河北,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是河北的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河北人,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让塞罕坝精神遍开燕赵大地。

      让塞罕坝精神遍开燕赵大地,必须牢记使命。视觉上的塞罕坝是绿色的,精神上的塞罕坝是红色的。塞罕坝人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蓄水源”的神圣使命,“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代代守护绿色的梦想……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塞罕坝人牢记使命的精神却愈发感人,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像绿化塞罕坝一样,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弘扬塞罕坝精神,要把这副重担挑起来,并交出出色的答卷,河北的干部群众须听党召唤、勇于担当,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打折扣、不做选择、不搞变通。

      让塞罕坝精神遍开燕赵大地,必须艰苦创业。江河有持之以恒之气,故成浩浩景象;土石有持之以恒之气,故成巍峨高山。塞罕坝精神之可贵,贵在艰苦创业。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就要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用坚忍不拔的意志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就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完成好自己的使命,不为任何艰难所困,不因一时劳苦而馁,以不抓出成果不松手、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决心和韧劲,像锤子钉钉子一样,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颗接着一颗钉,就一定能积跬步致千里,积小胜为大胜,把河北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让塞罕坝精神遍开燕赵大地,必须绿色发展。塞罕坝人从为阻风沙、涵水源而种树到为生态而种树,从朴素到求真,从自然到必然,走的是一条求真务实、循序渐进的科学之路。支撑他们的是什么?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塞罕坝每棵树的年轮,都阐释着绿色发展的理念,都记载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就要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决摒弃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时代呼唤塞罕坝精神。今天的河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非常繁重。此时,正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提振广大党员干部精气神,使全省上下形成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工作上同心同行的氛围。弘扬塞罕坝精神,是思想洗礼,更是实践行动。让我们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已经确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叫塞罕坝精神成为每个干部群众的实际行动,以新作风、新作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边建军)

  • 2017/09/21

    长城网

    弘扬塞罕坝精神,谱写绿意盎然的河北篇章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塞罕坝曾经是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就称塞罕坝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号召全党全社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对于河北而言,顺应人民群众期待,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久之计,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必然要求。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认真学习、大力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燕赵儿女的现实期待。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必须把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河北而言,就应牢牢扭住绿色发展这个“牛鼻子”不放松,落实治理大气污染“1+18”政策体系,加强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国家试点,全力实施“蓝天行动”“碧水行动”“净土行动”,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经济发展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关键节点上,绿色发展已成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导向。回看塞罕坝的成功经验,55年筚路蓝缕,三代人在克服一个个困难中取得了绿色奇迹。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打赢这场硬仗,河北党员干部就应像塞罕坝人那样,“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让更多的荒山秃岭披上绿装。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塞罕坝的生态修复,是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换来的。而今学习塞罕坝精神,发扬务实作风,就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协同发展、建设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治理大气污染等重点工作,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产品、新商业模式、新服务,发展新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学习和弘扬塞罕坝精神,河北就应让绿色发展理念润物无声地浸润到每个人心里,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在美丽中国长卷上写下绿意盎然的河北篇章。(杨飞)

  • 2017/09/07

    长城网

    发扬塞罕坝精神,铸造党建新“长城”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河北调研时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9月6日《河北日报》)

      塞罕坝故事和塞罕坝精神在燕赵大地传唱已久,“荒原变林海”的奇迹惊艳世人,塞罕坝几代人的事迹感动着每个见证者。塞罕坝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更是时代精神的楷模,因此,必须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党建新的“长城”。

      铸造党建新“长城”要充分发挥塞罕坝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塞罕坝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在于几代人对建设家乡的坚定和信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的政策和党的理念的宣传阵地,也是凝聚党员力量,更是团结人民群众的重要核心,因此必须要以“钉钉子”精神,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到林海深处、牧民们的家门口。深入领悟塞罕坝“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品质,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党建过程中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循序渐进地推进党组织建设,把每个钉子都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一颗,不断钉下去才会出成绩。

      铸造党建新“长城”要充分挖掘塞罕坝人和塞罕坝精神的丰富内涵。打造基层党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塞罕坝就是一座党建的大学,里面既有共产党员熠熠生辉的高尚人格和革命传承,也有紧跟形势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打造基层党建要充分发掘塞罕坝先进共产党员的精神力量和榜样做法,树立典型,引领党员发挥带头作用、引领群众向上、向前;要传承塞罕坝开拓创新、科学求实的宝贵经验,把党建的任务融入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善于创新党建方式、开拓党建思路、丰富党建内容和创新党建制度。深入挖掘塞罕坝精神的丰富内涵,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学习塞罕坝、对标塞罕坝,把塞罕坝精神融入到打造基层党建“长城”的全过程中去。

      塞罕坝人用脚衡量荒原的宽度,终于在燕赵大地的北疆建起茫茫林海带,我们的基层党建更要在宽广的土地上以脚丈量,扎扎实实推进,斗志昂扬地坚守,筑造党建新“长城”让党旗辉映在那绿色大地和辽阔蓝天下。(张晓韦)

  • 2017/09/06

    长城网

    时代需要“先锋树”

      稍懂点造林技术的人都知道,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大面积造林时,会选一些适应性强、固定沙土效果好的树先种上,让它们率先成林,先营造出一个生态小气候,为其他树种落地生根创造条件,这些树被称作先锋树。(9月2日《河北日报》)

      昔日一片荒凉的塞罕坝,今日变成绿色生机的塞罕坝。先锋树功不可没,正是他们的率先落地生根,杀出了一片绿色天地,然后,才能引领起后来者的绿意葱葱,昂然前行,成就今天的绿色世界。

      自然界的“先锋树”是“绿色英雄”,为苦寒的自然环境带来生态文明的曙光。

      然而,这曙光不会自己到来,他需要人类的“先锋树”种植,人类的“先锋树”能够让自然界的“先锋树”开启未来,扬帆起航。塞罕坝之所以能够从昨日黄沙漫天变成今日绿地蓝天,就是因为有一群这样的“先锋树”。

      他们是原林业部及各地林业系统选调的干部、专家,他们有东北林学院、白城子林业机械学校、承德农业专科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有承德当地三个林场的200多名普通职工,这些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们,挺进荒凉了一个世纪的高寒沙地,挑战生态修复、人工造林的极限。迅速的集结,简单的培训,奔向战场,为了党的嘱托,为了保护京津避免风沙侵袭的使命,他们来了,他们要给这片荒凉之地带来人间奇迹,他们是勇者,他们敢于向风沙挑战,创造时代伟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天道酬勤,他们成功了,他们用艰苦创业打造了今天的时代伟业。

      她们是“六女上坝”故事的主人公,当年大家领到工作证,看到上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大红章时都很激动,睡觉时怀里都要揣着工作证,她们懂得,这是在为党和人民种树,为祖国作贡献,这是多么光荣的事啊!正是对使命的自豪与光荣,在她们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她们不怕任何困难,她们不怕任何艰难。她们说,没有想什么苦啊、累啊,只是想怎么把党交给的工作做好。什么是党员初心,什么是党员担当,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这是塞罕坝人的缩影,正是这样的初心情怀,担当精神让塞罕坝穿上了绿装,巧夺天工,成就人间奇迹,自然传奇。对党的信仰成就了她们的意志如钢,正是靠着这样的钢铁意志,塞罕坝人攻坚克难,创造了世界瑰丽。

      他们是80后、90后职工,虽说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他们仍然需要在冰天雪地、蚊叮虫咬的深山里作业,需要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和苦闷,他们深受老一代务林人影响,都把这片林子当作终生的事业,都把完成好党交给的任务当作人生的追求。这就是熏陶,这就是传承,这就是一代接着一代干,这就是驰而不息。生态文明建设要想取得伟大成就,需要的就是这种坚持不懈,代代相传。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是,塞罕坝的后续者们懂得,必须永远打造乘凉的资本。

      自然界,需要“先锋树”,他们是绿色的先锋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先锋树”,他们是生态文明的引领人。塞罕坝的“先锋树”们创造了生态文明奇迹,打造了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他们是我们时代的先锋树,我们的时代呼唤更多这样的“先锋树”。(殷建光)

  • 2017/09/06

    长城网

    奋斗的青春最美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以塞罕坝先进事迹为原型,艺术再现三代人55年用青春和生命筑起绿色长城的感人故事,进一步弘扬塞罕坝的崇高精神。该剧由著名导演郭靖宇担任监制、总编剧,北京完美建信、承德市广播电视台等联合出品。

      塞罕坝人,用55年的辛勤劳作实现了改天换地,用一代又一代人的拼搏造就了绿色屏障,为京津冀发展防风护沙,打造了一片世人惊叹的人工园林。昔日的荒漠高寒之地,今日的青山绿水宝地,“绿色用汗水浇灌,梦想靠坚持实现。”三代人用青春和生命,造就了绿色传奇,凝聚起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提到塞罕坝,就会让人想到那望不到边际的绿色林海,何其壮观;想到塞罕坝,就会被那种青春蓬勃的朝气所感染,充满无限能量。学习塞罕坝精神,如果感觉听事迹报告会还不过瘾,现在以塞罕坝先进事迹为原型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正式开机,未来大家还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塞罕坝人用热血谱写的青春乐章。

      最美的青春,奋斗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为了这一目标,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在人生最美的时刻投入到了攻坚克难的战斗中。突破技术难关,塞罕坝人敢于大胆实践,在育苗工程上勇于探索,开发出新的育种良方,首创全光育苗法填补了我国高寒地区育苗技术的空白,苗木的穿插种植更是费尽心思取得重大突破;冲在困难前面,尽管生存条件艰苦、工作环境艰难,塞罕坝人以顽强不屈的精神战胜了疲劳、饥饿和病痛。曾经的小伙子、大姑娘,变成了现在的大爷、大妈,但塞罕坝却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成为京津冀地区强有力的“肺”,迸发出无尽的能量。

      青春,只有经过汗水的洗刷才会洗尽污浊、日益光彩;青春,只有经过奋斗才会成熟,挖掘出人生的无限潜力。现在,有些青年早已成人,却依然离不开父母的照顾,穿衣吃饭靠父母,理直气壮地当“啃老族”,在人生最美的时刻虚度年华,在生命最灿烂的季节碌碌无为。当父母老去、依靠不再、人生暮年,蓦然回首往事,他们会不会被悔恨的泪水而淹没?被蹉跎的岁月而警醒?

      奋斗的青春最美。要把生命和经历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学习塞罕坝精神,关键在于走心入脑,对照自身找差距。这个时代,条件更优越、环境更美好,与此同时也更考验人的意志,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更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青年人,要摆脱享福的心态,克服享乐的思想,牢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古训,珍惜寸金光阴、不忘本色初心,努力把人生活得精彩,把事业干得漂亮,争当塞罕坝精神新的传承者,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刘富恩)

  • 2017/09/06

    长城网

    山高人为峰

      走进塞罕坝,仿佛到了一个清凉的绿色世界。

      可这里,在清代是闻名遐迩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开围放垦,森林植被被逐渐破坏。在新中国成立前曾遭遇火灾,呈现出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凉景象。

      然而,就是在这里,有一支林业建设队伍,他们用青春、用汗水、用血肉之躯,迎着各种困难,同大自然搏斗,将荒漠变为绿洲。今天的这里,林海绿原、水草丰茂,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乐园。

      为什么?因为山高人为峰。

      塞罕坝人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一支牢记使命之歌。1962年秋天,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从全国18个省(市)集结上坝,肩负着“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使命,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大幕。因生活条件恶劣,这批人去世时的平均年龄只有52岁。19岁在护林路上被暴风雪冻僵,不得不双腿截肢的大学生孟继芝;组织一声召唤就退掉原国家林业部家属院的房子来到塞罕坝,在创业过程中受伤,一生与拐杖为伴,写出中国第一部高寒沙地造林专著的北京大学林学院毕业生张启恩……为了这片魂牵梦萦的林海,他们透支的不仅仅是青春,还有许多的亲情。他们是儿子,父亲临终,竟不能看上最后一眼;他们是丈夫,妻子怀孕,竟不能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他们是父亲,女儿生病,竟不能伸手摸摸孩子的额头;他们新婚蜜月,也未能度假;除夕,他们依然坚守在望火楼上瞭望,在森林中巡察……他们是绿色信念的追求者,使命至上,像一棵棵寻着阳光生长的树。举一颗颗赤子之心,苦也如歌、累也如歌、哭也如歌、笑也如歌——壮烈如歌。塞罕坝这些播种绿的人把自己的根须深扎在大地里,紧贴着母亲的脉动,忠诚地用心的嗓音向母亲表达情愫。他们从不说自己的困难和痛苦,绿的枝叶永远摇曳着纯真和明朗,歌唱生活,歌唱母亲,歌唱美的一切。

      塞罕坝人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一首艰苦创业之诗。“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满地栽上树,看你变不变。”对于茫茫荒原上的塞罕坝人,奋战之苦不止是顺口溜说的这般简单,他们要面对年均气温在零下1.3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3.3摄氏度、积雪7个月、无霜期仅64天的自然环境,面对只有8%的成活率,罕见的雨凇灾害,塞罕坝人没有停止治荒止漠的脚步,而是如同迎风傲立、不畏严寒的干枝梅,遇严寒而愈发坚韧不屈,遇挫而弥坚不馁。环境越恶劣,条件越艰苦,越能彰显顽强的斗志和旺盛的生命力。他们总结经验教训,用自己培育的苗木,用经过改进的植苗造林,更有力地举起了改善生态环境的大旗,宣告了在高寒、高海拔地域国内首次用机械栽植针叶树实验的成功。55年间,他们默默忍受着寒风冰雪的洗礼,坚守在塞外高原之上,一如坝上松树般坚忍不拔,为塞罕坝绿色事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用三代人的青春代价,铸就了今天塞罕坝绿色的丰碑。活着,是一首风姿绰约的诗;干了,是一个恬淡如诗的梦。

      塞罕坝人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一幅绿色发展之画。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第一代造林人,用坚毅、奉献和生命勾勒出了轮廓;前仆后继、披荆斩棘的第二代人用勇毅、无私和变革打下了底色;青春洋溢、无惧无畏的第三代人用果敢、务实和创新绘就了画卷。展开画卷,王尚海、坝上六女,曹国刚……一个个名字融于坚硬的松针,环绕于苍莽的林海,岁月积淀,沉潜下的是塞罕坝的灵魂。这灵魂源于几代人精卫填海的坚持、自我价值的追求、胸怀国家的担当;源于千万株树立地生根的顽强、联手抗沙的团结、叶茂枝繁的希望。塞罕坝人的初始使命,就是改变恶劣的自然条件,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风沙危害构筑生态屏障。他们挥锹抡镐,洒落汗水,把坚实夯在土地,把柔软凝于嫩绿,一干就是一辈子和儿孙的一辈子,无异于当年秦民舍生忘死,以血肉之躯在悬崖峭壁、崇山削峰修筑万里长城。今天,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已经成为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每年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体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5万吨……塞罕坝的森林,曾被风沙与愚昧、残暴而扼杀,而今又傲然挺立于塞北。这持久激奋的旋律,仿佛在高声宣告一个真理,那就是自然规律的力量、人的力量、绿的力量。

      塞罕坝,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塞罕坝人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甚至献出生命,营造了这颗绿色明珠。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边建军)

  • 2017/09/05

    长城网

    凝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泛深入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贯彻落实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社会凝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泛、深入共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极其重要。

      因为如果以破坏良好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企业、上马项目,导致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导致青山变秃岭(乱砍滥伐、无序过度采矿等)、水资源日益匮乏的话,这样的发展建设所一时换得的金山银山,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且不可持续发展,而且治理的代价极其巨大,甚至是无论怎么努力也难以修复的。

      因为如果社会各界能够广泛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到绿水青山确实能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大家就会在思想上更加深入地凝聚起这一共识,在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创造、呵护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从中探寻、拓展致富路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现实中,有许多生动鲜活的事例,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例,在建厂之前,塞罕坝处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时期,无从谈起金山银山,而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建起112万亩人工林,使塞罕坝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的高岭后,绿水青山使得塞罕坝及周边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水源得到涵养、水质得到净化,二氧化碳被大量吸收(每年可吸收74.7万吨),氧气得到大量释放(每年释放54.5万吨),被誉为“华北绿肺”“天然氧吧”,以此为依托,塞罕坝林场的森林旅游、绿化苗木等绿色产业为林场带来了可观的收入,累计上缴利税已经近亿元,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而且由此衍生的乡村游、农家乐、养殖业、山野特产、手工艺品、交通运输等外围产业,每年也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所以,正如总书记在上述重要指示中所指出的,塞罕坝林场确确实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其他地方,建设、改善和维护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从而收获“金山银山”的,也不在少数。

      9月1日晚,河北电视台河北新闻联播节目中,邢台市邢台县前南峪一位种植板栗的农民,接受采访时说,他种了5亩板栗树,年收入5万元,他也觉得,确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曾到过前南峪,这里经过长期持续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维护,发展林果业、生态观光游(从中可获得采摘、观光门票、食宿、土特产销售等收入)的收益,非常可观。

      声名远扬的内丘县富岗苹果、临城县薄皮核桃、涉县花椒,以及兴隆、宽城、迁西等地优质板栗种植,也都既绿化了山岭,也使当地群众获得了持续稳定的收入。

      石家庄市井陉县通过富于激励的林权制度改革,催生了许多承包荒山几千亩、上万亩、几万亩的大户,使得县内的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吸引了周边城市大量游客利用节假日前去休闲游览,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购买力源泉。一位造林大户在井陉县苍岩山,建造了大规模的经济林、生态林,种植了连翘等中药材,生态价值及经济估值,已经极为可观。

      8月29日,人民日报第14版登载的“砥砺奋进的5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湖南篇”,也充分印证了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

      在湘江的竹埠港,斩断乌龙、改善生态环境后,多年不见的翘嘴鱼、桂花鱼、鳡鱼等名贵鱼,又回来了。这不但是人们的口福,同时也是养鱼人、捕鱼人的“金山银山”。

      湖南常德市的花岩溪,几年前由于村民上山乱砍滥伐、下地滥施化肥农药,致使森林退化、湖水变质,生态急剧恶化,村民守着穷山脏水过苦日子,在启动旨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引鹭回归工程”,全面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改用生态肥、生物农药后,自然生态环境日益好转,政府连年举办白鹭节,吸引了大量省内外游客,村民们办起家庭旅馆、农家乐,再加上竹笋、重阳菌等林产品销售,收入水涨船高,去年,景区人均年纯收入1.38万元,很多户的年收入超过了10万元,“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

      有这么多生动鲜活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例,再加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憧憬的、在绿水青山的赏心悦目如诗如画的环境中工作劳动和生活的惬意,相信大家凝聚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泛深入、共识,顺理成章。(嫣然)

  • 2017/09/05

    长城网

    花海为裙 奉献的青春最美丽

      “到塞罕坝8年了,我从未穿过裙子。但我从不觉得这是一种遗憾,因为我与鲜花为伍,已经将自己的事业和人生融在了林海中。当鲜花铺满绿海时,花海,就是我最美的裙子!”这是塞罕坝机械林场职工杨丽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最后一段话。

      花海为裙,该是一种怎样的美丽,我想象不出世上哪款裙子可以和它媲美,因为塞罕坝的花海是独一无二的。“花海,就是我美丽的裙子”,杨丽的青春故事打动了无数人的内心。在当下这个“看脸”的社会,是什么让一个女孩子,不追逐名牌时尚,不留恋大城市的繁华和舒适?在一些年纪轻轻就啃老、拜金,抑或大叹“心好累”感慨“感觉身体被掏空”的当下,是什么让一个硕士研究生甘愿把青春和梦想安放在高原荒漠塞罕坝上?

      以一颗不平凡的心,支撑起自己对职业的热爱。杨丽是河北农大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完全可以和大多数同学一样,留在大城市,找一份体面安逸工作。但她没有,而是选择离家800公里外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因为那里有她魂牵梦萦的绿海花海,有让她职业有归属感的好大一片林子,有早已扎下根的学长……毕业后她义无反顾坐上绿皮火车,咣当了10个多小时到承德,再坐5个多小时汽车到了林场。当参观前辈们住过的马架子、造林用过的工具、穿戴过的衣帽,她被深深地震撼了。办公室轻松的文秘工作不是她想要的,几个月后她便主动要求调到了生产股,参加了林场青年先锋队。青春绽放在最需要的地方,最美。

      以不平凡的坚持,谱写青春之歌。现实永远比想象的残酷。刚到塞罕坝,艰苦的条件和恶劣的气候就给她一个下马威。寒风像无数把刀子,割在了皮肤上,还夹杂着雪,扑到脸上,林场孤零零的大山里,满眼望去看不到人烟。改变不了环境时,那就做好优秀的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她选择了坚守。在零下30多摄氏度到山上统计木材,积雪没过了膝盖,脚冻得没有知觉,只好每隔十分钟去车上暖和一会儿,回来再接着干。最期盼的是午饭,因为可以在山场看库人的窝棚里,用烧开的积雪水泡方便面,围着火炉子取暖……力量来自对使命的忠诚,来自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精神的激励。青春挥洒在最艰苦的地方,最美。

      以奋斗的力量,诠释青春最美。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青春,不仅是一段生理年龄,更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一种勇往直前的风貌。塞罕坝林场成立了野生花卉专门课题组,杨丽是其中一员。花是美丽的,但研究花的过程并不全是诗情画意。有一次在山上进行野外调查时,她被一种叫作“桦皮夹子”的虫子咬了,4天后才发现,像苍蝇那么大的虫子烂死在肉里,到医院才取了出来。因此至今即使是在夏天,她都会穿着秋衣秋裤上山。查资料,搞调查,好多个晚上,经常是翻着翻着书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把论文写在塞罕坝的林海中,她成为林场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生。青春在事业中闪光,最美。

      花海为裙,杨丽用行动诠释了何为最美青春。55年来,几代塞罕坝人爬冰卧雪以苦为乐,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林业事业,创造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今天,我们聆听塞罕坝人的故事,就是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像塞罕坝林场人那样扎根奋斗的土壤,挥洒创业的汗水,在自己的岗位上,不畏艰难,以奉献为荣。让我们在塞罕坝精神的鼓舞下,在塞罕坝绿色奇迹引发的热潮中,坚守生态文明建设、献身祖国绿色发展,把塞罕坝的精神火种传播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火热实践中。(魏金改)

  • 2017/09/05

    长城网

    让塞罕坝精神托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天

      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曾经是风沙滚滚的茫茫荒原。三代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他们以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战斗毅力和敢于担当的拼搏精神,坚持不懈地大搞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过三代人55年的艰苦奋斗,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硬是把一个“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奇迹般地打造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茫茫林海和令人向往的“绿色世界”。无愧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是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的典型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全党全社会都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是向全国各地发出的动员令和进军令,为进一步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

      当今,倡导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已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新潮流,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普惠民生的战略途径,完全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热切期盼。

      但令人遗憾和不可忽视的是,多年来,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由于受“经济要发展、污染难避免”、“经济发展是首要、生态建设为次要”、“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得不偿失”等错误思想的“污染”和“干扰”,导致生态建设相对滞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生态欠账较多的被动状况,尤其是生态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更为突出。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短期经济的快速发展,甚至不惜牺牲和人为破坏宝贵的生态自然资源。乱砍滥伐林木、随意破坏山体植被和草原资源,兴办“黑色工厂”;非法占用湿地搞旅游产业开发;退耕还林“退而不还”,肆意改变林地性质和用途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地方甚至屡见不鲜、屡禁不止。上述种种现象,与地方领导的执政理念“有病”、政绩观“扭曲”、生态文明意识“弱化”、法治观念“淡薄”、责任担当意识“缺失”、为民造福流于“口号”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现象,如今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党中央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发展”与“生态”并重,努力使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实现“双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到了国家兴衰、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观点、新理念、新论断。尤其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英明论断,深刻揭示了保护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导。

      塞罕坝精神,就是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付诸实践的最好诠释和展示。我们学习和弘扬塞罕坝精神,就是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重要指示精神实质,让长期艰苦奋斗、创造绿色奇迹的塞罕坝精神,成为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进而全面托起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天!

      弘扬塞罕坝精神,各级领导要带头实践和引领示范,积极争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和表率。实践证明,各级领导干部不仅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领军人物”,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城乡百姓这一宏伟“民生工程”、“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的“担当者”、“组织者”和“指挥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重道远。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更新思维、修正理念、敬畏生态、不可随意任性蛮干和轻视懈怠生态文明建设。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绿色发展的全新理念,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要牢牢把握绿色发展的主动权,坚持发展与生态并重的原则,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过硬。以向人民负责、向历史负责的高度担当意识,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火热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去。作为领导干部,不论在任何一个地方执政,都要坚定不移地守住“生态底线”,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坚决发对“为官一任、污染一方”;“留下污染、带走政绩”;“生态欠账、理直气壮”;“欠下新账、官位不降”的反常现象的再度发生。同时,要落实损害生态环境“党政同责”和“终身追究”责任制,完善区域综合评价和干部政绩考评体系机制,增加生态建设考核的权重,让生态考核制度和干部离任“生态审计”制度落地生根,不能“纸上谈兵”。

      弘扬塞罕坝精神,要全党动员、全民行动、全社会参与,变精神财富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实践证明,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人们都在追求绿色、环保、低碳、时尚的生活现代生活方式,对生态文明的期盼值要求越来越高。由此说来,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利益和百姓福祉息息相关,既是“幸福工程”、也是“暖心工程”和永不竣工的庞大“历史工程”。每一个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受益者”和“参与者”。因此,我们作为国家的公民,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爱护花草、保护林木、珍惜绿色,点亮心中的生态文明之灯,照亮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程。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生态文明深入民心。要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和完善管理机制,要敢于向一切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种种不法行为作斗争,营造依法依规“护绿”的社会氛围,以塞罕坝精神建设美丽中国,不断巩固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成果。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全党全民精诚团结、干群同心协力、凝聚全社会的力量,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就会让中华民族的生态文明走向世界、感染全球,在世界人类发展史上筑起一座永远的绿色丰碑!(许贵元)

  • 2017/08/31

    长城网

    塞罕坝人的家国情怀触动我们柔软的心

        塞罕坝让无数人感佩之余,有人会问:是什么样的召唤,让塞罕坝人义无反顾?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塞罕坝人?是家国情怀。

      “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有了它的丰润,必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塞罕坝人的家国情怀是一种深沉的爱国精神。缺少家国情怀,塞罕坝的风沙暴雪足以把他们“吹”回风和日丽的城市;缺少家国情怀,妻女的呼唤足以让他们回归温馨美满的小家;缺少家国情怀,塞罕坝也许还是以前的样子。正因为塞罕坝人有了家国情怀,才会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使命,把个人理想与林业事业、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个人追求与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使沙丘荒坡变成了绿水青山,谱写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华美乐章;正因为塞罕坝人有了家国情怀,才会不管自然如何对待,都视林场为家乡,将绿化当事业,默默坚守高原的清苦与寂寞,高昂不屈的头颅、挺拔不阿的身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矢志不渝向荒山要树;正因为塞罕坝人有了家国情怀,才会坚持科技引导、勤于钻研、大胆创新,开创国内高寒地区机械栽植引进的樟子松,自主研发容器苗造林基质配方,创造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法、苗根蘸浆保水法、越冬造林苗覆土防寒防风法等技术;正因为塞罕坝人有了家国情怀,才会化做每一粒落叶松种子锐不可当的生命力,圆了一个在高寒荒漠地区上造林的梦想——从一棵松到百万亩茫茫林海,创下“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的奇迹。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亘古不变,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情怀和信仰。融化在塞罕坝人骨髓与血液里的家国情怀深深触动着我们柔软的心。当前,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需要更多像塞罕坝人这样具有家国情怀、拥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每个人都应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以赤子之心、拳拳之情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边建军)

  • 2017/08/31

    长城网

    学习塞罕坝精神贵在“驰而不息”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8月28日新华社)

      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塞罕坝精神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磅礴正能量,如何学习塞罕坝精神,笔者认为,关键是“驰而不息”。驰,就是奔驰;不息,就是永不停止。

      牢记使命要驰而不息。塞罕坝人之所以能够把一片荒漠沙地变成绿色海洋,就是因为他们有一种牢记使命的精神,这是根源,这是动力,这是源泉。这里,重在“牢记”,牢牢记住,用牢记使命驰而不息,让使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使命必然变成生命,使命必然成就事业。牢记使命,让使命成为塞罕坝人的精神因子,成为家风和血脉。牢记使命的精神成就塞罕坝传奇,也能成就我们所有事业的传奇。使命牢记,驰而不息,必然成就有生命的事业。

      艰苦创业要驰而不息。仔细阅读塞罕坝的故事,你会懂得什么叫驰而不息的艰苦创业。生活实践告诉我们,没有艰苦创业,就不会有成功伟业;没有驰而不息的艰苦创业就不会有诗意远方的事业。塞罕坝人,第一代人艰苦创业谱写了塞罕坝的绿色序曲,第二代人艰苦创业让绿色序曲成为交响乐章,第三代人艰苦创业让交响乐章成为灿烂辉煌,在他们那里,艰苦创业已经成为传统,成为宝贵精神财富,代代相传,驰而不息。艰苦创业开头容易,坚持难,塞罕坝的成功秘诀就是坚持。我们学习塞罕坝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艰苦创业驰而不息,马不停蹄,永远向前。艰苦创业驰而不息,必然成就创造大业。

      绿色发展要驰而不息。塞罕坝的发展历程就是绿色发展驰而不息的历程,从一片荒芜到绿意盎然,从绿意盎然到综合生态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理念必然也必须成为我们的共识。因为我们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生活更美好,更健康,更幸福。这,只有绿色发展才能打造。绿色发展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三分钟热气,绿色发展必须驰而不息,永远奔驰,永远不停止,只有这样,绿色才能传承,才能蓬勃,才能磅礴,才能生机勃勃。绿色发展驰而不息,才能成就美丽中国底色,才能成就我们事业的本色。

      学习塞罕坝精神贵在“驰而不息”,驰而不息方能成就事业,方能打造美丽,方能有绿色今天和未来。(殷建光)

  • 2017/08/31

    长城网

    塞罕坝人的“执”与“痴”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塞罕坝人将荒原变林海绿洲”。“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通过三代人55年的辛勤耕耘,变成了一道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塞罕坝人的“执”与“痴”,令人印象深刻。

      塞罕坝人“执”。他们坚定着一种信仰,他们相信,只有保护生态才能继续呼吸,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且矢志不渝。所以,才有了55年的坚守苦干,一年四季“长”在树林里,风里雨里不停歇。“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追梦不止,三代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和血肉之躯谱就了一曲史无前例、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创业华章。就是他们,“绿了青山白了头”,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换来了茫茫高原上无言矗立的“千棵松”“万棵树”,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塞罕坝人“痴”。他们有着“每棵树都是一个生命”的生态深情。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刚刚建场的塞罕坝,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冬季大雪封山,人们便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的状态;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娱乐设施,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除了简单的行李衣物,其他的几乎一无所有。泰戈尔说:“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就是这样一份“痴情”,他们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是几代塞罕坝人最真实的写照,“执”与“痴”,在他们身上结合的浑然天成。因为“执”,所以“痴”;因为“痴”,所以更“执”。正是坚定地爱着这片土地,爱着生态事业,才会“痴狂”的投入,心无旁骛。不畏艰辛,不念困苦,才会视水为生命,视树为子女,造就了名副其实的“美丽的高岭”。

      诗人艾青曾如此叩问自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正是一代代塞罕坝人对这片山川和林海的执着与痴情,才造就了今天的塞罕坝。也愿这“执”与“痴”成为一面旗帜、一座灯塔,让更多人造就更多的“塞罕坝”。(刘玉玉)

  • 2017/08/31

    长城网

    让塞罕坝精神成为推动脱贫攻坚的强大精神动力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确实,塞罕坝人的品格和事迹感人至深,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对于推动广大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鲜活的示范引路意义和精神动力作用。

      以“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塞罕坝精神,对于脱贫攻坚事业来说,也同样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一种强大精神动力。

      因为,55年来,塞罕坝人始终牢记国家对林场建设赋予的四项使命任务,即(1)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2)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3)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4)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从脱贫攻坚事业来说,党中央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重点、难点和差距,都在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奋斗,我国的脱贫攻坚事业取得的成就极其显著、举世公认,但是,那些还没有脱贫的地区和人口,脱贫的难度极大。而且,从时间上说,现在确确实实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

      所以,面对脱贫攻坚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使命,从参与脱贫攻坚事业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驻村工作组(队)的一线工作者,到贫困地区的党员干部、贫困人口当事人,都应当学习塞罕坝人那种始终“牢记使命”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真刀真枪干一场!以坚定的使命担当意识、顽强的作风和行动,切实、如期、坚决地打赢脱贫攻坚战。

      因为,塞罕坝地区最初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艰苦,属于高寒气候和荒漠地貌,植树造林的条件相当差,而且,一直以来,塞罕坝人开展造林的技术装备条件也非常差,这样的状况,非常类似于现在大多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情况和处境,但是,塞罕坝人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荒凉寂寞,不计较付出回报,经过几代人、几十年持之以恒的艰苦奋斗,终于建起了今天这一巨大的、宝贵的生态屏障,而且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林下经济等,促进了当地群众脱贫增收,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所以,参与扶贫攻坚事业的各有关方面,也都完全可以从塞罕坝人“艰苦奋斗”的可贵精神中,汲取强大动力,用聪明智慧和勤劳双手,强有力地、实实在在地推动脱贫攻坚。

      因为,塞罕坝人通过植树造林,以及依托这一资源优势,发展相关的多种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没有高能耗、没有高污染,实现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仅保障和促进了当地群众的健康权益,使当地群众生活在了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的环境中,而且也吸引了众多外地人前去休闲旅游观光,为当地带去了可观的购买力,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等朝阳产业、“无烟工业”,促进了当地脱贫致富。从现在各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群体的状况看,绝大部分也是处于山区、半山区乃至深山区,交通不便的地方,总的说,生态环境还是很好的,没怎么遭到污染、破坏,这也成为当地通过走“绿色发展”之路脱贫致富,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天然禀赋和突出优势。

      所以,在脱贫攻坚事业中,各地各界谋划发展路子时,也完全可以参考借鉴塞罕坝人所走出的“绿色发展”之路,着眼于当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而必须摒弃引进或上马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项目。(中兴)

  • 2017/08/31

    长城网

    解读塞罕坝绿色奇迹背后的“密码”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交上这样一份满意的生态答卷实属不易。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塞罕坝的绿色传奇,是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塞罕坝的范例意义,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廓清了发展理念的问题。以往地方上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而事实证明,这样代价惨重,所带来的发展也是一时的。塞罕坝的探索告诉我们,靠山要养山,靠水要养水,生态环境养好了,绿水青山就会变成金山银山。毋容置疑,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能够实现生态环境根本性改善,还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塞罕坝的绿色传奇,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好诠释。对照塞罕坝精神可以看到,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是“非零和博弈”。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如今这里每年接待游客都在50万人次以上,年门票收入达4000多万元,年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这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结果。实践证明,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通过科学发展创造比工业文明更多的物质财富、更优的生态环境和更高的社会文明。

      塞罕坝的绿色传奇,是不负使命牢记责任担当的真实写照。面对“一年就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恶劣自然环境,面对“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的工作条件,塞罕坝人没有被困难吓到,没有被难题束缚,而是凭着执着和钻研精神,三代造林人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三代造林人科学造林,科学营林,用坚持铸就了梦想,用汗水浇灌了一片绿色。可见,绿色事业,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也是一项艰苦的事业,只有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真抓实干,才能不断续写“绿色传奇”。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弘扬塞罕坝精神,关键是转变观念,贵在行动、成在坚持,真正把老祖宗留下的一方山水保护好、利用好,向绿色要“发展红利”,让人民分享“绿色福利”,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安子州)

  • 2017/08/16

    长城网

    是什么让塞罕坝有了今天的模样

      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河北省最北端,有一个名叫塞罕坝的地方,吸引了全中国的目光。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集中报道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事迹,产生强烈反响。

      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构成了塞罕坝这个“美丽的高岭”。蔚蓝的天空中飘逸着朵朵涌动的白云,扶摇直上的苍鹰在酣畅地飞翔;苍茫林海绵延了漫漫草甸,碧水徜徉、花团锦簇……

      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皇帝设立木兰围场,作为“哨鹿设围狩猎之地”。清朝末期,国势衰微,为了弥补国库亏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成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穿行于塞罕坝浩瀚无垠的绿海,感受着这里从黄沙遮天到“华北的绿宝石”的巨变。是什么让塞罕坝有了今天的模样?著名作家魏巍为此赋诗:“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是伟大的塞罕坝人!

      他们有一颗红彤彤的心。“那时候人们没有想什么苦啊、累啊,只是想怎么把党交给的工作做好。”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蓄水源”的使命,不畏艰辛、不避劳苦,用生命呵护绿色,用心血浇灌大地。气象资料显示,塞罕坝最低气温-43.3℃,年均气温-1.31℃,年均积雪7个月,年均大风日数53天。高寒、低温、冻土,不但给塞罕坝机械林场干部职工生活带来了困难,也给林场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最初两年种植的2000亩树苗,成活率还不到8%。正因为塞罕坝人有一颗红心,才没屈服于自然环境的恶劣,“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上倔强地植下“再难,树,能一棵棵种出来;再难,绿色奇迹,都能一步步干出来”的信念。攻坚克难,改进传统的遮荫育苗法,在高寒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因地制宜,改进苏式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摸索出“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技术”……没有红心的支撑,就没有塞罕坝的巨变。因为生活条件恶劣,第一代塞罕坝人去世时的平均年龄只有52岁,但支撑他们义无反顾、舍生取义的精神信条是“使命至上”。正因为灵魂里熔铸了使命至上、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塞罕坝人才有了铁肩担道、气壮山河的中国气魄,才有了“不叫风沙虐京城”的中国精神。

      他们有大山一样的脊梁。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人因脊梁而挺立。从50多年前奋然上林场的369名开拓者,到如今近2000人的守业者,哪一个不是豪气干云、铁骨铮铮?王尚海,塞罕坝林场首任党委书记,为了能以实际行动说服那些怕艰苦、不安心工作的同志,毅然决然地把爱人和5个孩子从承德市接到坝上。妻子曾心疼他工作辛苦,劝他辞职回老家。他说:“林场还没有建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坝上!”如今,他的骨灰还在“滋养”着这片茂盛的林子。防火员赵福洲、陈秀玲夫妇,每年都在不通水电、没有人烟的望火楼呆上好几个月,用的是煤油灯、蜡烛,喝的是雪水、雨水,吃的是咸菜、干馍。1984年冬,怀孕的陈秀玲在刷洗水缸时重重地磕了一下,瘫倒在地。赵福洲立刻向场部求援,但由于风雪太过猛烈,15个小时后陈秀玲才被送到医院。孩子只活了一天半便夭折了。哭过,痛过,望火楼里的夫妻岗依然在坚守……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和韧性!这是怎样辛劳的付出!正因为塞罕坝人有山一样脊梁,经得起磨难、受得了打击,才不会被压弯,迸发出勇往直前的狠劲、艰苦奋斗的拼劲、持之以恒的韧劲,在茫茫荒原上躬耕不息、接力不止,造就了中国高寒沙地生态建设中史无前例的奇迹。

      诗人艾青曾如此叩问自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正是一代代塞罕坝人对这片山川和林海的爱,才造就了今天的塞罕坝。亲爱的朋友,当您欣赏塞罕坝之美时,别忘了它的过往,别忘了那些用双手和岁月创造这片美景的塞罕坝人。

      向塞罕坝人致敬!

      向塞罕坝人学习!(边建军)

  • 2017/08/14

    长城网

    为什么塞罕坝火了

      战天斗地伏冰卧雪,55年,用三代人的心血培育出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筑起了一道防风固沙、涵蓄水源的“绿色长城”……连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在重要版面、主要节目对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做了深度报道,引发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塞罕坝精神的热潮。(8月7日《河北经济日报》)

      到底是什么让这片地处风沙前缘的112万亩人工林海,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的塞罕坝火了?

      因为塞罕坝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领头雁。天蓝、地绿、水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塞罕坝,一草一木都是当地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山一水都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流连忘返。荒原变成森林,森林换来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在无声无息中变成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只有坚持绿色生态发展,才能在民富国强的历史跨越中行稳致远。然而,环保生态式发展,速度可能会慢,见效周期可能会长,老百姓可能丧失许多眼前利益,官员可能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政绩,许多地方因此瞻前顾后,止步不前。塞罕坝人不急功近利,以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展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耐心。他们几十年矢志不渝地拼搏和奉献,是对绿色理念的彻悟和坚守,也是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使命和担当。中国林科院评估结果显示,塞罕坝森林的生态价值,是木材价值的39.5倍;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产生超百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据测算,塞罕坝森林资源的总价值,目前已经达到约200亿元。塞罕坝人为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新路,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塞罕坝的生动实践,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实证,为全国、全世界范围内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因为塞罕坝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塞罕坝人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先进群体,一个肩负党和人民重托的优秀群体,一个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群体。他们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把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个人追求与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一代代干部职工始终牢记使命、不畏牺牲,成功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夺取了治沙造林的重大胜利,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绿色奇迹,铸就了“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塞罕坝精神。塞罕坝成为河北林业艰苦创业教育基地、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再造秀美山川示范教育基地、中国最佳森林公园、中国最佳旅游品牌景区、河北最美的地方、全国先进国营林场、中国沙产业十大先进单位、全国科技兴林示范林场;塞罕坝人获得感动河北人物群体、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国有林场建设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时代楷模等桂冠。他们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忠诚于党、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塞罕坝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的应有之义,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三代塞罕坝人在生态文明建设史上树立了一座绿色丰碑;激励一代又一代创业者的塞罕坝精神,让这块丰碑,屹立不倒。今天的河北,建设生态文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今天的河北,建设经济强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让我们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共筑生态文明,让燕赵大地水更绿、山更青,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边建军)

  • 2017/08/14

    长城网

    塞罕坝人的倔强和“抠劲”最动人

      塞罕坝是中国造林史上的奇迹。三代人,55年。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了百万亩人工林海,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这是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连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国字号媒体,纷纷在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不惜笔墨地报道塞罕坝,这是对塞罕坝人造林不止的肯定,是对塞罕坝精神的大力弘扬,是对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颂扬。

      通读关于塞罕坝的报道,每个人都有被感动和震撼的理由,而我感触最深的是塞罕坝人的倔强和“抠劲”。首先说倔强。上世纪60年代,塞罕坝地区的气候极其恶劣,年平均气温零下1.3摄氏度,无霜期不到两个月,降水量只有400余毫米,这样的环境下种树之难,难于上青天。现实就是一盆兜头冷水,辛辛苦苦干了两年种下6400亩落叶松,结果成活率还不到8%。这样惨不忍睹的现实,任谁都会心灰意冷,可是塞罕坝人却不服输。找原因、想对策,自己育苗、精心管护,正是因为倔强的劲头,正是因为重头再来的勇气,才有了马蹄坑大会战的胜利,也才有了今天112万亩的人工林海。每一次遭遇挫折和困难,塞罕坝人都用他们不服输的倔强证明,再难,树,都能一棵棵种出来;再难,绿色奇迹,都能一步步干出来。这股子倔强让人叹服!

      能够种出百万亩林海的人,也应该有着像林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如果说塞罕坝人大方,很多人一定会认同,因为只要不是在防火期,周围村民都可以进山采集野菜、蘑菇、药材等林下作物,一年可以让一个家庭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可是如果说塞罕坝人“抠”,很多人恐怕就难以理解了。不过,塞罕坝人还真有“抠”的时候。塞罕坝地区有优良的风电资源,但是在引进风电项目的时候,林场明确只能利用边界地带、石质荒山和防火阻隔带,坚决不能占用林地,不采伐林木。按照规划,塞罕坝可以承受100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可是每年他们只接待50万人次,对于超过限额的就拒之门外,因为林场要控制开发区域、控制占林面积。

      从这样的两件小事,的确可以看到塞罕坝人的“抠劲”。可是在林场用地上的“抠”,恰恰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地方,是立足于长远的正确生态观。如果塞罕坝人不“抠”,任由游客突破承载量,任由风电项目占用林地,那么塞罕坝会迎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塞罕坝人会实现成倍的增收,但是这样却可能走上竭泽而渔、寅吃卯粮的发展之路,这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只要是影响到树,只要是影响到“绿”,即便眼前有大钱也不挣,塞罕坝人这种“傻傻的抠劲”,其实是对维护生态的清醒认识。如此“抠劲”让人服气!

      塞罕坝是一个绿色的奇迹。这个奇迹不只是几代人在原本的不毛之地上种出了“绿海”,更是因为他们在清醒地守护着这片“绿海”,让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成为永不消失的乡愁。(高永维)

  • 2017/08/14

    长城网

    塞罕坝之美除了林子还有故事

      塞罕坝,不只有百万亩林场,更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连日来,媒体对塞罕坝的密集报道,让更多人了解了塞罕坝人和塞罕坝精神,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塞罕坝故事被挖掘和传颂。这些原本生长在林间、散落在风中的故事,像一颗颗珍珠一样被打捞起,成为了塞罕坝历史的记忆,成为了塞罕坝变绿的见证,装点着塞罕坝绿色发展的梦。

      “创业艰难百战多。”塞罕坝的很多故事,都是关于创业的。1962年,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林一代”,从全国各地汇聚到塞罕坝。没有电,就点煤油灯;没有水,就喝雨水和雪水;没有食物,就吃全麸黑莜面和咸菜;没有房屋,就住羊圈或者窝棚;没有路,就趟着沙丘和野草走……环境远比想象中恶劣,困难远比预料的更多,植树造林工作屡战屡败,可这些倔强的人却屡败屡战,终于攻破了引种关、育苗关、造林关。在塞罕坝创业成功的背后,是太多关于奉献和牺牲的故事。最早上坝的那批“林一代”,平均年龄只有52岁,这些人用短暂的一生书写了绿色传奇,这样的故事励志、温暖、动人。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塞罕坝,子承父业的故事不胜枚举。时国成是1962年上坝的369人之一,之后他的儿子时学民开始守护父辈们种下的树,再后来他的孙子时辰也回到了林场。像时国成一家这样的故事,在塞罕坝其实很普遍,这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是责任、是忠诚、是坚守、也是发展。

      在塞罕坝还有很多“舍得”的故事。1992年,刘国权从南京林校毕业分配至塞罕坝,这时家人也帮他联系好了承德市的工作,可是只是因为陪同学去塞罕坝报到,看到塞罕坝的那些树,他毅然放弃了承德市的工作来到了塞罕坝。付立华是中国林科院毕业的研究生,凭借她的才华留在北京也能大有作为,可是她却随丈夫来到了塞罕坝,并且深深爱上了塞罕坝。这些可敬的人舍弃了城市的繁华,但是却获得了更大的人生价值,赢得了更多人的尊敬,“舍得”最终都成为了值得。

      很多塞罕坝人的名字也是故事。司铁林、李振林、于瑞林、谷庆林、王树林、姜清林、张建林、陆爱林、穆秀林、鹿德林、邵和林、闫晓林……在塞罕坝,这样的“林子”很多,另外姓名中带“木”字、带“森”字的也很多,这些名字或许并没有深远的寓意,但是却代表着父辈对森林最真挚的热爱,而这些名中有“木”的塞罕坝人最终也成为了务林人,延续着与树木、森林的缘分。这样的故事总是有着暖心的温度。

      事实上,塞罕坝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故事,塞罕坝的每一棵树都有故事,塞罕坝的每一个人都有故事,正是这些故事成就着塞罕坝精神,也创造出了震撼天地的塞罕坝奇迹。塞罕坝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有故事的塞罕坝必然越变越美。(高永维)

  • 2017/08/14

    长城网

    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生活“标配”

      55载时光荏苒,三代塞罕坝人接续奋战,绿色发展的路越走越宽,绿色生活的根越扎越深。“人人是绿色发展的受益者,人人也应该是绿色生活的践行者。”连日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事迹在我省各地群众和网友中引起热议。大家认为,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像塞罕坝人那样珍惜生态、保护资源、改善环境,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倡导文明理念,践行绿色生活,共建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8月11日《河北日报》)

      “塞罕坝的美让人震撼,塞罕坝人的精神更震撼人心。”“塞罕坝的绿水青山,是一粒生态文明的种子,把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的理念播洒在人们心中,激励着燕赵儿女为建设美丽河北续写更多的绿色传奇!”“从茫茫荒漠到百万亩人工林海,背后是三代人的忘我奉献,青山绿水来之不易。”……连日来,中央和各地媒体持续报道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引起广大网友热议。塞罕坝精神激励和鼓舞着燕赵儿女,引领和鼓舞着建设者继续开创伟大的事业。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生活的“标配”,落实到千家万户,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生活“标配”,就是要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大量消耗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从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发展历程来看,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作为市民,我们就要从小树立起绿色环保意识,形成崇尚自然的行动自觉,使生态文明真正融入时代生活、走进心灵,以坚实行动引领绿色生活的社会新风尚。

      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生活“标配”,就是要做绿色生活的践行者。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份社会责任的担当。我们不能空喊口号,而是要践于行动,带动更多的人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笔者相信,在塞罕坝精神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将投入到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并积极参与到各种环保行动中来,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细节入手,建立起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理念,我们不仅要真正明白其中的内涵,更要付诸行动,养成绿色生活的习惯。面向未来,只要人人拥有生态文明意识,并付诸一点一滴的行动,就可以“积小流成江河”,汇聚成绿色生活的大潮。吃得绿色,住得绿色,行得绿色……让我们争当践行绿色生活的主角,将绿色生活方式贯穿于日常生活中,成为习惯自然。

  • 2017/08/14

    长城网

    镌刻在燕赵大地上的生态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为河北发展指明了方向,明晰了道路。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省委、省政府带领燕赵儿女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燕赵大地的绿色版图日渐扩展,美丽河北的生态底色日渐亮丽。(8月9日《河北日报》)

      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冷地蝶变成今日“林的海洋、河的源头、花的世界、鸟的乐园、盛夏避暑的天堂”,这就是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它用自己55年的生态变迁,倾诉了一个在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传奇,也为河北的“绿色版图”上绘就浓重的一笔。

      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成为全社会的认知共识,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优美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绿色内核”,也成为建设美丽河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路径”。近年来,河北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办法措施,用制度化的顶层设计、最严格的环境保护与责任追究、以及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换来了巍巍太行的“百万亩亮点工程”,换来了百万亩京津保生态过渡带的绿化成果,换来了全省森林覆盖率32%的可喜成绩,换来珍稀鸟禽的生态回归,换来了老百姓热切盼望的青山绿水。

      从大气污染宣战的“蓝天保卫战”到涵养水源的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从产业转型升级的绿色发展模式到让绿生金的环保生活方式,河北逐步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引导的发展新路。河北省积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加速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结合来,让绿水青山不仅仅成为社会新资源,更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众所周知,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场关乎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的经济变革,更是一次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革命”,在首届河北旅发大会的易水湖畔,村民赵银生在自己的农家院用可意的笑容诉说着“在家门口发家致富”的喜悦,同时也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深入人心,成为越来越多燕赵人的自觉选择。

      “河北广大干部群众要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唐山时对河北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塞罕坝机械林场正是书写在燕赵大地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河北答卷。历史证明,我们只有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沿着塞罕坝人的奋斗轨迹不断前进,才能继续在河北大地创造出更多的绿色发展奇迹。(郭红玲)

  • 2017/08/14

    长城网

    塞罕坝传奇诠释绿色发展的真谛

      三代人,55年如一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森林。人不负绿,绿定不负人。大自然没有辜负人的努力和付出——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年均沙尘天数为56.2天,如今已下降到10.1天。2016年,北京沙尘天仅有5天。巨变背后,塞罕坝的绿色贡献功不可没。

      塞罕坝,在中国沙化荒漠化分布图上,地处风沙前缘的这一弯绿色,却显得弥足珍贵。三代人,55年,听从党的召唤,艰苦创业、九转功成,从一棵树到一片“海”,将荒山秃岭修复成“华北绿肺”,塞罕坝代际接力,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传奇,诠释着绿色发展的真谛。

      绿色发展的真谛在于,对绿色理念的彻悟和坚守。种好树,塞罕坝人有一种朴素的生态意识;用好树,塞罕坝人有一种自觉的生态意识。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塞罕坝抱定绿色发展的信念,在开发与保护的考题上,塞罕坝人做出了伟大壮举,只要影响到树,影响到“绿”,钱再多也不挣!

      塞罕坝有优良的风电资源,但在引进风电项目时,却明确规定,只能利用边界地带、石质荒山和防火阻隔带,不占用林地,不采伐林木。在旅游接待上,塞罕坝硬是舍弃了不用任何投入就可以落袋的几千万旅游收入,塞罕坝人并非看不上这笔钱,而是算清了开发与保护的大账。用林场党委副书记安长明的话说,如果生态效益没有了,用再多的经济效益也难以挽回,经济账和生态账、小账和大账孰轻孰重,头脑必须清醒。塞罕坝人这种“傻傻的抠劲”,其实就是对绿色理念最朴素的理解。

      绿色发展的真谛在于,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使命和担当。循着绿色的召唤,走进茫茫的塞罕坝林海,从每棵树、每个塞罕坝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塞罕坝传承接力、矢志不渝的拼搏和奉献,看到了塞罕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远见,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他们抱定信心,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打赢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攻坚战。

      “当人与森林和谐共处,能为彼此创造更多价值。”林场林科所所长程顺的一番话意味深长。守住绿水青山,塞罕坝创造了价值难以估量的金山银山——曾经的皇家狩猎场,成为今天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塞罕坝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昆虫660种,植物625种,大型真菌179种。垦荒种树,大自然没有辜负人的努力和付出——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年均沙尘天数为56.2天,如今已下降到10.1天。2016年,北京沙尘天仅有5天。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共生。这是塞罕坝人对绿色理念的又一层彻悟。

      从因林而生到与林共进,三代塞罕坝人用青春与汗水铸就的绿水青山,在无声无息中变成金山银山,诠释着绿色发展的真谛,昭示着生态文明建设更加美好的前景。同时也构建了环境效益造福子孙的宏伟蓝图,呼唤塞罕坝精神需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吕改成)

  • 2017/08/14

    长城网

    发扬“塞罕坝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有一个地方名叫塞罕坝。这里原本是一个“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到解放前夕却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但是,塞罕坝人却没有放弃这里,经过三代林场职工5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如今的塞罕坝已重新变成了浩瀚林海。

      塞罕坝精神原指“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原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同志在原精神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新的塞罕坝精神,那就是“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我们要大力宣传这种展现前辈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塞罕坝精神,更要矢志不渝的去继承这种精神,将这种精神发扬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中。

      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做到“艰苦创业”。带领地区脱贫致富的一个有效路径就是做出地区特色化产业,这需要从谋略的角度去研究,去探索。不管是申请政府资金还是民间筹资,不管是购买仔猪、鸡苗,还是种植土豆、花生,不管是发展手工制造业还是生产业,这些都是“创业的方式”。敢于奋斗,就能让贫穷的土地上开出致富之花。

      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做到“科学求实”。这种求实的基础就是要因地制宜。让山区里面发展钢铁产业肯定不现实,反而可以考虑种植业或者养殖业;让沿海地区发展养殖业或者种植业也不现实,反而是可以考虑进出口产业或者运输业。以科学的眼光,求实的态度去看待产业发展前景,才能让贫穷的地区找到正确的航线。

      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做到“无私奉献”。要抱有“先公后私”,甚至“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以舍小家为大家的态度去工作,将贫困家庭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去办。只有每个人都抱有“付出而不求回报”的态度去奉献自己的力量,扶贫工作才能做实,做好,做到位。也只有无私奉献,矢志奋斗,才能为扶贫道路拨开前路荆棘。

      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做到“开拓创新”。回首过去几年,我国在扶贫理念、扶贫机制、扶贫路径上都有新的探索,但是这些远远还不够。如何激发干部的干事热情?如何保障扶贫资金能够落实?如何让脱贫不是体现在表格中,而是现实中?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都在“开拓创新“四字之中。只有创新机制形式,才能让脱贫成果更上一层楼。

      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做到“爱岗敬业”。脱贫,它关系到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幸福安康,容不得丝毫马虎。党员干部都需兢兢业业,低下头,迈开腿,走到基层一线去真抓实干。脱贫攻坚战的抓细抓牢,要依靠党员干部们的爱岗敬业精神,也只有爱岗敬业,才能早日实现全民小康的目标。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这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一环。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目标不断迫近,脱贫攻坚已进入倒计时阶段,这需要我们加倍努力。“塞罕坝精神”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将荒原变成了绿洲,相信也能够指引我们让贫困的土地上长出黄金,打赢脱贫攻坚战。(非雅)

  • 2017/08/14

    长城网

    “绣花”功夫成就绿色奇迹

      五十五载寒来暑往,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务林人,在极度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工作生活环境下,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112万亩林海,如果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塞罕坝从黄沙漫漫、林木稀疏,变得绿树成荫、山清水秀。

      众所周知,塞罕坝的冷僻高岭上曾经风沙肆虐,高寒干旱,生态修复难度极大。然而,时隔五十五年,塞罕坝竟然成功建起112万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塞罕坝的林子越长越密,七星湖水越来越清,水位越来越高,风景越来越美,“绿色长城”成功将风沙源改造成华北生态屏障,森林美景更吸引游人留恋驻足。

      塞罕坝的“绿色奇迹”有哪些“密码”?离不开五个字:实干、钻研、人。塞罕坝处于森林、草原和沙漠过渡地带,三种生态景观历史上互有进退,是全国造林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之一。最初两年,由于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经验,塞罕坝造林成活率不到8%。面对挫折,不服输的塞罕坝人越挫越勇,沉下心来,找原因、想对策。通过改进育苗法,在高寒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因地制宜,改进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摸索植苗技术……不断研究实践,创新攻克技术难关,仅仅两年后,造林成活率就达到了90%以上。细节决定成败,正是因为塞罕坝人精细的“绣花”功夫,才打造了如今璀璨的“华北绿宝石”!

      塞罕坝绿色长城的拔地而起,更离不开塞罕坝人,确切地说,是三代塞罕坝人“钉钉子”般的坚守和执着。三代人的青春和岁月,交出一份令世人震惊的成绩单,凭着超常的恒心和意志,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再次拔地而起,阻挡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步伐。如今的塞罕坝,被誉为“林的海洋、河的源头,花的世界、鸟的天堂”,这人间仙境的背后,是第一代拓荒者直到新一代造林人的努力与奉献。正因为他们的艰苦奋斗、拼搏奉献,才谱写出塞罕坝人营造绿水青山的美丽颂歌!

      从高寒地区全光育苗到马蹄坑会战,从经受雨凇带来的打击与考验到收获石质阳坡造林法成功的喜悦……55年来,塞罕坝人忠于使命,接续传承,用行动证明,再难,树,都能一棵棵种出来;再难,绿色奇迹,都能一步步干出来。塞罕坝人在创造“绿色奇迹”的同时,也锤炼了极具时代特色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伟大塞罕坝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奉献之歌!

      今天,“向绿而行”我们仍在路上。塞罕坝精神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将荒原变成了绿洲,把困境变成风景,将美丽储值为财富,塞罕坝人是我们的学习榜样。人人争作塞罕坝人,大力弘扬“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精神,就一定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壮阔征程中为人民创造更多的生态福利、绿色福祉。(孙小航)

  • 2017/08/14

    长城网

    “塞罕坝林子”的极限挑战

      首都北京向北驱车400多公里,河北省最北端。一弯深深的绿色镶嵌于此。她叫塞罕坝。在中国森林分布图上,相对于全国2亿多公顷的森林面积,这112万亩的人工林似乎有些微不足道。在中国沙化荒漠化分布图上,地处风沙前缘的这一弯绿色,却显得弥足珍贵。她,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这是前些年塞罕坝上的真实写照。而如今,她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是什么让她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什么让绿色在这个贫瘠之地生根发芽?又是什么让越来越多的人涉足于此,共赏繁华?是三代人,是55年,是无惧无畏的极限挑战。

      他们,赛罕坝的“林子们”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今日百万亩人工林海,他们的坚持不懈为我们打造了自然林场,这个持续了55年的种树举动,相当于为每3个中国人种下一棵树。他们用55年的光阴创造出了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他们,赛罕坝的“林子们”“咬定荒山不放松”,种树这个小小的举动正在酝酿巨大的绿色之歌,坚持种树钻研树种成了他们心中强劲的旋律。种树种树种树,他们心无旁骛。千斤苦,万般累,从不放弃坚守在第一线,矢志不渝,决不认输,对待种树从不含糊。种树种树种树,为了这个单纯的简单的直接的梦想,他们不惜搭上后代的漫漫前途。

      55年,种树这个响亮口号,塞罕坝的“林子们”在内心喊了55年。在这个极其严酷的不毛之地,“林子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传奇,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极限挑战。在一次次的坚守中,终于抹平了荒漠与森林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从“负”的深渊爬了上来,挺立起“正”的身姿。如今的塞罕坝,森林覆盖率由林场建立初期的12%增至80%,林木蓄积由33万立方米增至1012万立方米,完全称得上是一艘“绿色航母”,一家“绿色银行”。她就是一面墙,一面抵御风沙的墙;她就是一汪海,一汪绿意葱茏的海。

      55年取得极限的成功,靠的是林子们不断的坚持与守望,是林子们“塞罕坝式”的乐观与大方,是林子们以塞罕为家,顾家爱家创造家的切实付出。赛罕坝的“林子们”以自己黝黑皮肤为傲,那是胜利的印记,以自己的林场为头像,那是成功的炫耀,以“林子”为名那是最高的荣誉,那是一种融入骨髓的自豪与喜爱。

      “林子们”扎根塞罕坝,扎得很深很深,在这极限的自然环境里完成各项残酷的挑战,他们无畏无惧,因为有一个梦——“赛罕坝上林似海,出门俱是看林人”。终于,在今日,梦实现了。(张茜)

  • 2017/08/11

    长城网

    续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传奇

      今天的塞罕坝,林海郁郁葱葱,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连日来,我省干部群众持续热议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意义。大家认为,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决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2017年8月8日《河北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塞罕坝的绿色传奇为这一科学论断提供了具体例证。当美丽燕赵画卷上这一抹深绿闪亮地展现在众人面前,我们除了为之震撼、为之赞叹之外,更应学习和弘扬塞罕坝精神,续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传奇,让塞罕坝之美从各美其美的范例成为美美与共的新画卷。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续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传奇,就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种好树,是塞罕坝人一种朴素的生态意识;用好树,是塞罕坝人一种坚定的生态自觉。正是这种“把爱交给青山,今生无怨无悔;把爱交给绿水,生生死死不变”的坚守,塞罕坝从一棵树成为了一片“海”,从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成为苍翠连绵、绿水潺潺的生态宝地。与其说是生态奇迹,不如说是行动使然。在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的征程中,我们就是要时刻牢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绿色发展引领转型升级,朝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标迈进。

      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引领我们奋勇前行的力量源泉。续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传奇,就要强化使命意识与担当之责。人们都说,视觉上的塞罕坝是绿色的,精神上的塞罕坝是红色的。从一路向北、唱着歌“上坝”的第一代拓荒者,到将青春和热血融入林海的新一代造林人,55年来,正是由于时刻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蓄水源”的神圣使命,三代塞罕坝人才不畏艰辛、不避劳苦,真正做到了用生命呵护绿色,用心血浇灌大地,铸就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应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检验领导干部“四个意识”的重要标尺,以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政治品格,把美丽河北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续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传奇,就要因地制宜笃行实践。任县天口镇深入挖掘塞罕坝人坚守绿水青山的宝贵经验,着力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将生态治理与精准扶贫结合,通过扶贫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民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农民增收、社会增绿的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新路子,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互相促进。塞罕坝之美,美在绿色的发展底色,更美在给各地带来的宝贵经验与生动启示。此时的我们,更应拿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将塞罕坝精神根植在家乡的沃土上,打造一个个生态富民的新高地。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塞罕坝为我们做出了示范。让我们学好“塞罕坝经验”,既种出草木葱茏,也收获黄金万两,续写燕赵大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传奇,开启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的新征程。(苏倩岚)

  • 2017/08/10

    长城网

    “塞罕坝精神”让荒原“旧貌展新颜”

      一棵树每年可贮存一辆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一亩森林一年可吸收粉尘20—60吨,1万亩林地的蓄水能力,则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水库。树的生态价值可谓非比寻常,而人的生态贡献倘若积累起来,同样非常可观。(8月7日《人民日报》)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这里曾经水草丰美、林海茫茫、鸟兽繁多,但从清代同治年间开始的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成为“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之地。如不加治理,不出50年,漠北风沙将兵临北京城下。对于生态环境而言,破坏和毁灭可能只在旦夕之间,但恢复和重建却需要异常艰难而漫长的过程。55年、112万亩、氧气55万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代代塞罕坝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用使命至上的执念和攻坚克难的坚守,赋予了松涛澎湃、碧波百万顷的现代化机械林场新的生命与活力。

      “同呼吸,共奋斗”,55年前,因为国家战略的需要,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热血创业大军在近乎生命禁区的塞罕坝上开始“使命集结”。塞罕坝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但塞罕坝人凭着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年均积雪7个月的高寒塞北,一年120天零下20℃以下天数的恶劣气候环境下,啃窝头、喝冷水、住马架、睡窝棚,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一茬接着一茬干,在流沙中植树,在石头缝儿里栽绿,在荒漠上建房,终于“钉”出百万亩林海!一草一木,染绿的不仅是共同生活的家园,也锤炼出了以艰苦奋斗为底色,极具时代内涵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来之不易,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力推进的新时代,把这片森林管护好、经营好,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是摆在新时期塞罕坝人面前的最大考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已在“美丽高岭”落地生根。营林强场,不追求短期效益,在科学合理的环境容量内,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走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道路;坚持见缝插针,挖掘造林最大潜力,重点培育木材生产、生态旅游、绿化苗木和绿化工程三大支柱产业。塞罕坝已成为展示中国林业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巨大成就的世界窗口,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范例,更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今天的塞罕坝,百万亩林海郁郁葱葱,这奇迹般的绿色长城,始终是塞罕坝人永恒不变的追求。55年,三代人,从一颗树到一片海,看似平淡的故事背后却蕴藏着几代塞罕坝人无悔地青春赞歌。时代在变,塞罕坝人不畏艰难、创业干事的家国情怀始终没有变;社会在变,塞罕坝人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价值观念始终没有变;环境在变,塞罕坝人坚定信念、肩负使命的理想抱负没有变。新时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弘扬“赶考”精神,凝聚圆梦力量,要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用对绿水青山的不懈追求,为美丽河北增添新绿!(孙小航)

  • 2017/08/09

    长城网

    让“塞罕坝精神”澎湃起更多“绿色动力”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是滦河与辽河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最近一段时间,媒体持续聚焦“塞罕坝”。随着媒体对“塞罕坝”的密集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塞罕坝人和塞罕坝精神,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然而,在历史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塞罕坝地区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誓将荒丘变绿洲,敢叫日月换新天。”塞罕坝用三代人的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加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满蒙民族风情,形成了国家一级旅游资源。从创新植苗方法,到开展“马蹄坑造林大会战”;从推广抗旱造林技术,到造就“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几代务林人的接力和传承,让绿色在塞罕坝生根蔓延,让荒漠再次成为美丽绿洲。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塞罕坝”华丽转身的“密码”是什么?曾经黄沙遮天的“塞罕坝”,是如何实现精彩转身的?“华北绿宝石”为何能够越来越光彩夺目?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从中央层面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多次阐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态强音”越来越响亮。从河北实践来看,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全力实施“蓝天行动”“碧水行动”“净土行动”,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可以说,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生态变迁,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因为如此,经过三代人的共同努力,让绿色种子根植每个人的内心,把“老祖宗”留下的一方山水保护好、利用好,向绿色要“发展红利”,让人民分享“绿色福利”,让塞罕坝机械林场绿色发展的实践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

      绿水青山背后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忠于使命的信念和不懈努力的坚守。从50多年前奋然上林场的369名开拓者,到如今近2000人的守业者,再到感动于塞罕坝人“审视艰苦”、“自‘选’苦吃”的故事,这就是“塞罕坝精神”,它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将荒原变成了绿洲,让绿色成为塞罕坝人永恒不变的追求。正如有媒体报道说,经过几代人的植树造林、修复生态,昔日黄沙漫漫、人烟稀少的塞罕坝沙地,已成为百万亩林海和森林旅游新热点。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在变成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和提高百姓幸福指数的“洞天福地”。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塞罕坝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宝贵精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安子州)

  • 2017/08/06

    长城网

    咬定目标干出个样子来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的力量难以估量。正是依靠“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精神,塞罕坝人用半个多世纪的心血浇灌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改善了自然生态,将造福千秋万代。

      历史不会忘记,这片昔日“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塞北荒漠是如何演变成如今的绿洲林海;历史将告诉未来,任何人间奇迹的诞生,都离不开不懈的努力、如一的坚守。塞罕坝的巨变正是我省牢牢把握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总目标,在稳中求进中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全国人民坚定不移追逐中国梦的精彩篇章。

      咬定目标干出个样子来,就要坚定信念,不忘初心。55年前,塞罕坝人肩负“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蓄水源”的使命,踏上了光荣却艰苦的漫漫征程。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无论条件多么恶劣,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使命与责任始终如灯塔般引领着他们前行的方向,几代人前赴后继、薪火相传,立下愚公移山志,不达目的不罢休。“林场还没有建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坝上!”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的话语动人心魄,更激人奋进。几位场领导把家从北京、承德、围场搬到当时还是不毛之地的塞罕坝上,用实际行动宣示了永不言弃的决心与信心,凝聚了人心,稳定了队伍。学习、传承塞罕坝精神,就要学习他们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对事业绝对忠诚的职业操守,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在已经确定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点工作方面,学习他们胸怀大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张蓝图画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年接着一年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咬定目标干出个样子来,就要敢于吃苦,甘于奉献。塞罕坝的成功,是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中取得的。想当年,“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但他们,“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乐在其中”。因为牢记使命,他们执着坚守、甘于寂寞;因为追逐梦想,他们乐于奉献、甘于清贫。凛冽的寒风吹不倒他们的身躯,漫天的狂沙挡不住他们前行的脚步。他们相信,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翻不过的山,经历风雨,总会看到彩虹。一代又一代的塞罕坝人,就这样孤独而又耐心地坚守在岗位上,美丽着一片荒原,也美丽着他们自己的人生。普天之下,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任何成绩都离不开脚踏实地的苦干实干,任何愿景都需要点点滴滴的精心造就。 “胜利不会向我走来,我必须自己走向胜利”。学习、传承塞罕坝精神,就要学习他们直面困难、顽强拼搏的工作热情,学习他们艰苦奋斗、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夙兴夜寐、激情工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练得浑身功,打虎攀高峰。

      咬定目标干出个样子来,就要务实创新,锐意进取。改低床育苗为高床育苗,变遮荫育苗为全光育苗,植物源农药的使用,人工喷药的坚持……正是一项又一项理念的变革、技术的创新,才使塞罕坝造林的成活率从创业初期的8%提高到现在的95%以上,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只为成事想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善干巧干而不傻干蛮干,改革变通而不守旧教条。一个又一个困难不仅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品格,更激发了他们无限的聪明才智,先后攻克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项项技术难关,开创了国内使用机械栽植针叶树的先河,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现实。荒原变绿洲,创新无尽头。“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几代塞罕坝人的付出,不仅营造出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也为我们这个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学习、传承塞罕坝精神,就要学习他们解放思想、敢破敢立的工作态度,坚持求真务实,发扬科学精神,尊重规律,利用规律,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敢啃硬骨头,勇打攻坚战,推动各项工作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咬定目标干出个样子来,就要奋发作为,争创一流。史无前例、可歌可泣、催人泪下……传颂中,塞罕坝成了一种精神的代名词。“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百万亩人工林海的葱茏身影,是对塞罕坝人最好的回报。林海是他们的骄傲,他们是我们的自豪。美丽的塞罕坝,有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更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绿色奇迹。“中国最佳森林公园” 、“河北最美的地方”等一项项桂冠绝非浪得虚名。茫茫林海中,每一棵树,都是塞罕坝精神的亲历者、见证者。梅花香自苦寒来,成绩是干出来的。没有什么不可能,只有干不干。学习、传承塞罕坝精神,就要学习他们用行动说话、用实绩说话的工作作风,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空喊口号、纸上谈兵,全身心地投入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之中,全面提升各项工作水平,干出个样子来给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看看。

      “塞罕坝精神”是时代的结晶,也必将深深影响时代的发展。我们为塞罕坝所创造的绿色奇迹所震撼,为这个英雄群体的伟大精神所感动,是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颗塞罕坝精神的种子。今天的社会,不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发挥塞罕坝的示范带动作用,催生出更多的塞罕坝,在其他领域,也同样需要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寄托着生存和希望。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当前,我省改革发展呈现向上向好的积极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双过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迈出坚实步伐,各行各业正在以饱满的热情为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准备以最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传承、弘扬塞罕坝精神,必将深刻影响我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工作业绩,必将激发起全省人民苦干实干巧干的强大动力,咬定目标,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忠诚履责,勇于担责,尽心尽责,抓住机遇,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速,使河北的明天更美好。

  • 2017/08/04

    长城网

    让生态文明的旗帜高高飘扬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河北省的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一项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发展全局刻不容缓的工作。而从过去“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山秃岭到如今“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塞罕坝化蛹成蝶的历程,为世人演绎了一个绿色发展新传奇,堪称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生动实践,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的实证,为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今天,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百万亩人工林海,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感受到视觉和心灵的强烈震撼。塞罕坝展览馆里一幅幅新旧对比强烈的照片,让人不禁感叹塞罕坝人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的奇迹,也引发了人们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刻思考。

      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就是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的时候,就提出了“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的理念。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在浙江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13年9月,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又提出,“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一以贯之,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在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前赴后继、艰苦卓绝奋斗,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成为首都和华北地区的水源卫士、风沙屏障。塞罕坝取得的巨大成果,真切地展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济共赢、民生建设与生态治理同频共振,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深远意义。在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进程中,我们要坚决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不忘初心,奋发有为,让一个又一个“塞罕坝”生根在燕赵大地,不断续写新的绿色传奇。

      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就是要肩负起探索绿色发展新路的光荣责任。从理念升华到制度建设、再到实践检验,全国各地都在努力探索一条有别于西方传统工业文明、超越中国传统增长模式的绿色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牢记总书记嘱托,河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战略位置,坚持生态优先,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燕赵大地绿潮涌动、绿意盎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探寻者、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者,2017年6月30日,在河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座谈会上,塞罕坝机械林场被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人们欣喜地看到,塞罕坝发展与生态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许多地方提供了发展的新思路。目前,全省林地面积已达900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3.8%增加到现在的32%。其中,防沙治沙重点区域内的张家口、承德两市,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39%和56.7%,由沙尘暴加强区变为阻滞区。近5年来,全省已完成造林面积2300多万亩,相当于每年再造4个塞罕坝。我们正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躬耕不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愿景指日可期。

      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就是要让绿色成为脱贫攻坚的崭新动力。塞罕坝机械林场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下,通过绿色发展带动脱贫攻坚,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的道路。如今,塞罕坝的百万亩森林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森林资源总价值超过了153亿元,不仅每年有4000多万元的门票收入,并且以旅游衍生其它产业,带动当地居民致富,成为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典型样板。实践证明,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通过绿色发展带动脱贫攻坚,走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的道路,环境优势、生态优势可以直接转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前途越来越光明。

      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催人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近年来,河北省以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加快推进绿色发展。2015年11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2016年和2017年,先后出台《河北省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规划(2016—2020年)》《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等,构筑起全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从中央到地方,随着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政策制度出台,标志着生态文明新局面已经开启。一幅青山绿水、诗意栖居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神州大地铺展。我们要高高扬起生态文明的旗帜,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体现到行动上,推动河北绿色崛起开启新征程、开拓新境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 2017/08/04

    长城网

    攻坚克难打硬仗的力量源泉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更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55年来,几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在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伏冰卧雪,艰苦创业,不懈奋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他们不仅创造了巨大绿色财富,而且创造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民族复兴事业前途光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我们要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不断取得一个个丰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苦干”“实干”,言之谆谆,掷地有声,令人深思。省委书记赵克志要求全省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扎扎实实推动工作落实,干出个样子来给全省人民看看!”

      塞罕坝林场的奇迹,就是在克服一个个困难中“干”出来的。

      几代塞罕坝人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他们只为成事想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在物质和技术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在黄沙、酷寒、暴雪、白毛风肆虐的恶劣自然条件下,先后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项项技术难关,开创了国内使用机械栽植针叶树的先河,造林成活率由建场初期的不足8%提高到95%以上,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实现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自我超越。

      塞罕坝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3.3℃,年平均温度零下1.3℃;年均无霜期64天。一位老职工回忆说:“冬季是最难熬的,气温零下40多度,滴水成冰,每天早上都会刮白毛风,几乎天天下雪,雪深没腰,所有的道路都被大雪覆盖,我们与外界的联系几乎中断”,“你问当时天气能冷到什么程度?大雪被风一刮,屋内就是一层冰,即使抱着火炉子也不会有热的感觉。晚上睡觉要带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铺的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想卷起来得用铁锹慢慢地铲。”

        除了寒冷,就是风沙了,塞罕坝年均六级以上大风日数76天,当时有句谚语,“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在造林的关键时期,1977年,林场遭遇了严重的“雨凇”灾害,57万亩林地受灾,20万亩树木一夜之间被压弯、压折,林场十多年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1980年,林场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又有12万多亩树木被旱死。但塞罕坝人没有被击垮,他们含泪清理遭受“天灾”的受害林木,依靠自己的双手,重新造林,从头再来!

        踏平坎坷成大道,历尽磨难不回头。今天的百万亩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阻沙涵水、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每年提供着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造福地方,泽被京津,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北的绿宝石”。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对于成就一项事业来说,精神的力量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事业关键的时期、艰难的时期,越需要有坚定的信心、昂扬的志气!这是塞罕坝人给我们的启示。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我省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学习塞罕坝精神,就要继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发作为,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当前,全省正围绕“聚焦三大任务、推动两翼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即:聚焦转型升级,要下大力化解过剩产能,积极培育新的动能,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聚焦改革创新,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抓好科技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全方位激发河北发展的生机活力。聚焦脱贫攻坚,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坚中之坚和硬仗中的硬仗,真正下一番“绣花”功夫,集中优势兵力啃硬骨头,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统筹推进两翼协调发展,精心做好雄安新区规划设计建设和冬奥会筹办工作,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拓展。

      这些工作,件件都是“硬骨头”,场场都是“攻坚战”,这个时候,尤其需要一种精神。

      塞罕坝人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塞罕坝精神是我们攻坚克难打硬仗的强大支撑。让我们发扬好来之不易的塞罕坝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奋斗、顽强拼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 2017/07/31

    长城网

    让塞罕坝精神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引领

      7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宣传塞罕坝林场植树造林的重大成就和感人故事,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激励全国人民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风吹过,辽阔美丽的塞北坝上,那里有松涛奔涌,绿色海洋。千里滦河,见证着创业者千秋业绩;万顷林海,传颂着林业人不朽篇章……”一曲《塞罕坝之歌》唱出了塞罕坝的美丽,唱出了创业者的伟绩,更唱出了塞罕坝精神丰富的内涵。我们要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因为这种精神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引领,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

      让塞罕坝精神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引领,就要学习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奋斗激情。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塞罕坝每棵树的年轮都记载着生态文明的进程,每棵树的成长都镌刻着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奋斗史。这棵树,是能够在年平均温度零下1.3℃的荒漠上生长的落叶松,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是将理想与行动根植于那片荒原上的每一个人。曾经的塞罕坝,大雪被风吹屋内就有一层冰、晚上睡觉要带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恶劣的环境挡不住人们奋斗的激情,百万亩林海就是最有力的见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将把这种精神注入血液,成为开创美丽河北建设的奋斗基因。

      让塞罕坝精神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引领,就要学习塞罕坝人坚韧不拔的进取担当。55年前,塞罕坝上369人的植树队伍,生活上的艰辛历历在目:没有房屋,只能住仓库、车库、马棚或是搭窝棚;没有食堂,只能在院子里架上几口大锅,吃的是全麸黑莜面加野菜;没有电,没有娱乐设施,大雪经常封堵来时的路。工作上的“拦路虎”浮现眼前:1977年遭遇“雨凇”灾害,57万亩林地受灾;1980年,遭遇百年难遇的大旱,12万多亩树木被旱死。生活与工作上的双重考验,并没有将他们压垮,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把从头再来,靠双手重新造林,把树种活管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学就要学塞罕坝人这种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的进取与担当,用坚韧不拔开创“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新画卷。

      让塞罕坝精神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引领,就要学习塞罕坝人造福于民的绿色追求。从55年前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开始,塞罕坝人就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宝贵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克服生态环境恶劣、树木栽植成活率低等困难,谱写了一曲曲生态文明造福一方的奉献之歌。这种精神已经深深根植于每一个塞罕坝人的内心,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学就要学绿色发展的创新理念和躬亲实践,把困境变成了风景,将美丽变成了财富,让人民群众在绿色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时代在变,但塞罕坝人艰苦创业、坚韧不拔、造福于民的责任与担当永不改变。让我们向塞罕坝人民看齐,矢志不渝地弘扬塞罕坝精神,共同开创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注入新能量。(苏倩岚)

  • 2017/07/28

    长城网

    将“塞罕坝精神”融入工作常态

      7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宣传塞罕坝林场植树造林的重大成就和感人故事,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激励全国人民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7月18日长城网)

      从卫星云图上看下来,塞罕坝那一弯深深的碧绿,仿佛一只雄鹰翱翔云际,这里就是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4℃、最低气温超过-43℃的高寒区,是内蒙古高原南缘和浑善达克沙地的最前沿,是距首都北京最近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风沙屏障。早期的创业者们克服了气候恶劣、生活条件极端艰苦等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54年躬耕不息,54载绿色接力,几代人坚守在那里,同土地沙化做着顽强的斗争。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筑出万顷林海。他们用伟大的智慧使塞罕坝长成了华北地区人工林规模最大、长势最好、生态环境最优、经济效益较高的绿色明珠。他们硬是在一片荒漠上创造了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打造出资源价值超153亿元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休闲度假的天堂”。

      塞罕坝之所以创造出今天的奇迹,源于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务林人始终凝聚、传承和弘扬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据悉,塞罕坝的条件比同纬度的大部分地方都更不适宜树木生长,但是塞罕坝人却通过艰苦的努力创造了这个奇迹。使得很多来到塞罕坝的人都认为是这里的气候好,适宜树木生长,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塞罕坝精神植根于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务林人的奉献奋斗,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塞罕坝以往的“高、远、冷”,如今已经被置换成了“美、绿、香”。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塞罕坝人在创造绿色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伟大塞罕坝精神。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要学习他们善做善成、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执着追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出不懈努力。我们要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牢固树立乐于奉献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将工作思维由被动应付向主动服务转变,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在奉献中不断进步成长。(王菁芳)

  • 2017/07/21

    长城网

    “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时代价值体现

      夏日的塞罕坝,林茂草绿,生机盎然。7月15日至16日,刘奇葆同志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调研时强调,几代塞罕坝林场人伏冰卧雪、艰苦奋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创造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要把塞罕坝林场作为站得住、推得开、叫得响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典型,广泛宣传学习,推动塞罕坝精神和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激励全国人民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2017年7月17日《河北日报》)

      青山不语,绿色为证。上世纪50年代,沙尘暴频袭北京,而距离北京180公里、紧临塞罕坝的浑善达克沙漠海拔高达1400米,较之海拔43米的北京,就如同站在屋顶向院里扬沙。为了扼住浑善达克沙漠风口,1962年2月国家决定建设塞罕坝机械林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三代塞罕坝人始终“忠于使命,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接续努力、艰苦奋斗,在平均海拔1500米、最低气温超过零下43摄氏度的高寒地区,建造出总面积112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构筑了为北京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可以说,塞罕坝让人们记住的不仅仅是绿潮的涌动,更有精神的传承,而绿色发展则是塞罕坝精神的时代价值体现。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际上,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植树造林是绿色发展的题中之义,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但植树造林需要的是时间的沉潜。55年来,三代塞罕坝人坚持追求绿色发展之梦,创造了从荒漠“一棵树”到百万亩人工林海的绿色奇迹,每棵树的年轮里都记载着塞罕坝人绿色发展的不懈追求,记载着塞罕坝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典范当之无愧。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和任务,是保护生态环境与保持经济稳中向好的双赢之策,更是未来永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绿色发展考验着我们的发展定力,我们必须恪守绿色发展的“责任红线”,坚决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的行为说“不”,全面开展植树造林和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致力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如今,塞罕坝百万亩林海阻沙涵水带来了巨大生态效益,也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每年仅旅游门票收入可达4000多万元,让人民群众有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获得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天,我们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就是要把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提高绿色发展的共识度,用对绿水青山的不懈追求,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和生态福祉。

      今天的塞罕坝林海绿原、水草丰茂,告别了“黄沙满天飞、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成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乐园”,无处不在展现着这片土地上生机勃发的绿色生态,这里的每一个塞罕坝人都是绿色发展的追求者,每一棵树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好见证。生态是资源,更是财富。我们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把绿色发展作为永续发展的不懈追求,植根于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生动实践,在燕赵大地立起以绿色发展造福苍生的时代丰碑。(刘凤敏)

  • 2017/07/21

    长城网

    “美丽的高岭”铸就“绿色中国梦”

      如今,塞罕坝总经营面积1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森林资源总价值约202亿元。不仅营造出了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也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塞罕坝再次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的高岭”。(7月17日长城网)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中国自古有之,但今天,生态文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一棵树好栽,而一片森林则不易培育。塞罕坝从“无垠荒漠”到“美丽高岭”的蜕变让我们看到了生态文明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总书记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比喻,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不仅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而且形象表达了当前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和坚定决心。我们必须要以极大的智慧,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共赢。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塞罕坝的今天让我们清醒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我们要抱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加大惩罚力度,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一直是环境治理领域广受诟病的现象。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增加了“按日计罚”的制度,对持续性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按日、连续罚款,违反时间越久,罚款越多。加大了环境执法力量的整合力度,强化了环境执法权威。做到严格执法、敢于碰硬,对于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

      用生态文明托起“绿色中国梦”,来自于人民的强烈期盼,是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李克强总理指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北京APEC会议期间,大家认识了什么是APEC蓝,蓝天白云、一尘不染、阳光投射、光辉明媚的天空。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应当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把“生态保护第一”体现到各项工作决策中,统筹好“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决不以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只要我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努力,碧水蓝天也就不会遥远。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新局面需要树立六大理念,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树立空间均衡;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只有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引起人们的反思与共鸣,做到人人环保,绿色生活。当人人以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为傲,全民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大大加强,绿色生活方式的全面普及时,我们有理由相信APEC蓝不再只出现在照片里,绿水青山将环绕身边,“绿色中国梦”定能实现。(魏诗菁)

  • 2017/07/19

    长城网

    用塞罕坝精神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7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我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宣传塞罕坝林场植树造林的重大成就和感人故事,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激励全国人民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7月17日《河北经济日报》)

      从茫茫荒漠到百万亩人工林海。55载,塞罕坝三代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坚持植树造林,由一棵松变成了百亩林,成功建造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创造了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为京津冀蓄水源、阻沙源,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也锤炼出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铸就起绿色精神长城。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忠于使命体现在塞罕坝人身上,就是胸怀全局、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只有荒凉的沙地,没有荒凉的人生。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光荣使命,矢志不渝,阻断沙源,修复生态,把这片土地作为自己人生的经纬坐标,把爱交给青山,今生今世无怨,把爱交给绿水,生生死死不变。站着是一道风景,倒下也护着这片家园,才取得了“人逼沙退,绿荫蓝天”的伟大成就。他们有的牺牲在荒原,有的落下终身残疾。第一批建设者去世时平均寿命只有52岁。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艰苦奋斗体现在塞罕坝人身上,就是一种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精神状态。塞罕坝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对于常人来说,仅适应这种极端环境就已非常困难,但塞罕坝人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荒原,无怨无悔地守在这里。他们在年均积雪7个月的塞北,啃窝头、喝冷水、住马架、睡窝棚,以坚韧不拔的斗志,以攻坚克险的坚守,在流沙中植树,在荒漠上建房,终于创造了“人逼沙退、绿荫蓝天”的伟大业绩。

      “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求实以终。”科学求实体现在塞罕坝人身上,是一种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严谨态度。尽管塞罕坝的建设是在物质和技术几乎一片空白的前提下开始的,但塞罕坝人始终坚持科学求实,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与跨越。开创了国内高寒地区机械栽植引进的樟子松;自主研发容器苗造林基质配方;创造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法、苗根蘸浆保水法、越冬造林苗覆土防寒防风法等技术;完成森林防火关键技术研究等6大世界林业尖端课题,部分成果填补世界同类研究空白……如今,为调整单一的树种结构,林场已经嫁接成功彰武松,正在研究引进水曲柳、美国红枫等景观树种。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绿色发展体现在塞罕坝人身上,是修复自然、保护生态的永恒追求。绿色发展,关乎发展的取向,关乎发展的质量,关乎发展的水平。塞罕坝人面对几十万亩的荒山秃岭,没有固守贫瘠,他们转变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终于让高原荒漠变林海。如今的塞罕坝已成为拥有112万亩人工林、森林覆盖率达80%的绿色明珠。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已经成为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每年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体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塞罕坝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一种伟大精神让人奋发向上。以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为重要内容的塞罕坝精神是时代的最强音。让我们在塞罕坝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而不懈奋斗!(边建军)

  • 2017/07/19

    长城网

    塞罕坝为生态文明建设代言

      7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宣传塞罕坝林场植树造林的重大成就和感人故事,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激励全国人民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7月17日《河北日报》)

      塞罕坝是造林史上的奇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刘奇葆同志到塞罕坝调研,并强调“要把塞罕坝林场作为站得住、推得开、叫得响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典型,广泛宣传学习,推动塞罕坝精神和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这是对塞罕坝人和塞罕坝精神的巨大褒奖,是对河北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高度肯定,是对全国有更多“塞罕坝”涌现的殷切期待。

      塞罕坝值得被广泛宣传学习,是因为这里书写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塞罕坝的过去是黄沙漫天、人迹罕至,塞罕坝的现在是绿树成海、美不胜收,短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塞罕坝就实现了旧貌换新颜的化蝶之变,这是举世震惊的伟大成就。今天,荒漠化的问题依然存在,防风固沙的任务依然严峻,植树造林的工作依然艰巨,塞罕坝50多年来的成功经验,无疑会为其他地方提供借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让绿色奇迹延展的基础。

      塞罕坝值得被广泛宣传学习,是因为这里凝聚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回望塞罕坝一路走来的历程,用筚路蓝缕、困难重重来形容,绝对是一点都不夸张。可是在50多年的艰苦岁月中,纵然是曾经伏冰卧雪,纵然是经历过无数失败,纵然是流血流汗甚至牺牲,三代塞罕坝人却从来都不曾退却,而是总结出了一个又一个经验,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突破,这其中孕育的就是伟大的塞罕坝精神。与塞罕坝的过往相比,眼下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更好,如果能够将塞罕坝精神发扬光大,建设美丽中国就将凝聚起磅礴力量。

      塞罕坝值得被广泛学习宣传,是因为这里树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样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塞罕坝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将黄沙荒漠造成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就是令人动容的塞罕坝奇迹。以塞罕坝为对标对象,对生态脆弱的地方实现生态再造,生态文明建设就会实现新突破,保护生态环境就会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将塞罕坝的故事和精神宣传开来,让塞罕坝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言人”,塞罕坝带给我们的就不只是震撼和感动,而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入脑入心,而是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高永维)

  • 2017/07/16

    长城网

    这个时代需要“塞罕坝精神”的引领

      穿林海、跨草原,一道“绿色长城”巍然矗立于山海之间,与蜿蜒于河北大地的古老长城交相辉映,展现着这片土地上新的绿色文明。55年,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前赴后继、艰苦卓绝,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成为首都和华北地区的水源卫士、风沙屏障,用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绿色传奇。塞罕坝,让人们记住的不仅仅是绿潮的涌动,更有精神的传承。(2017年7月10日《河北日报》)

      塞罕坝精神植根于140万亩的塞罕坝土地,源于几代成百上千名塞罕坝人的奉献奋斗,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契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上世纪50年代,沙尘暴频袭北京,而紧临塞罕坝、距离北京180公里的浑善达克沙漠,海拔高达1400米,较之海拔43米的北京,就如同站在屋顶向院里扬沙。为了扼住浑善达克风口,1962年2月国家决定建设塞罕坝机械林场,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三代塞罕坝人造出了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筑建了一道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也铸就了“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也彰显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这是一种坚守,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彰显正能量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河北改革发展的精神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呼唤着千千万万个塞罕坝人,时代更加需要塞罕坝精神的引领。

      塞罕坝精神是一种忠于使命的担当。从本质上说,忠于使命是一种无私的政治品格,也是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55年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以改善生态、造福京津为己任,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把责任举过头顶,视使命高于生命,表现出了塞罕坝人应有的责任担当,无论条件多么恶劣,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始终“忠于使命,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用心血、汗水乃至生命创造出了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沙漠变绿洲,荒漠变林海,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奇迹,是三代塞罕坝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见证。观操守在利害时,见忠诚于担当处。今天,我们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以忠于使命为价值取向,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坚持正气、维护真理、实事求是的政治自觉,在改革发展的大局面前要有找准位置、认清责任、担责履责的意识和能力,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要有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思想境界,在不正之风面前,要有坚守原则、保持本色、敢于斗争的品质操守,敢啃硬骨头,善拔硬钉子,恪尽职守,不辱使命。

      塞罕坝精神是一种艰苦创业的奋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塞罕坝开发建设,是一部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自强不息、战天斗地的创业史,也是一部老中青三代塞罕坝人艰苦卓绝、永不言弃的奋斗史。55年,三代人,369人建设大军,112万亩世界最大面积人工林……一串串数字有力见证了塞罕坝建设的历程。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三代塞罕坝人硬是在这片荒原上造出了一个绿色奇迹,如果把人工林按1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12圈,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惟其艰难,方显勇毅。今天,我们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以艰苦创业为动力,事不避难、攻坚克难,特别是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要不畏艰险、不怕吃苦,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以凤凰涅槃般的信心和勇气应对各种考验,决不懈怠、决不退缩,夙兴夜寐、激情工作。

      塞罕坝精神是一种科学求实的探索。塞罕坝林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高寒沙地造林的科技进步史。这里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5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条件之恶劣世所罕见,但一代代塞罕坝人依靠科学求实的探索精神,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系列技术难关,闯出了林场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从55年前仅仅一项“大胡子、矮胖子”的选苗标准开始,到目前已完成育苗、造林、营林、有害生物防治等9类60余项科研课题,再到石质阳坡造林成活率达到98%以上,创造出一个个营林技术的新突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今天,我们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以科学求实为支撑,坚持科学创新、求真务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研究,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真正把会议上说的、文件上写的,变为实实在在的实际行动,苦干、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塞罕坝精神是一种绿色发展的追求。绿色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和途径,是保护生态环境与保持经济稳中向好的双赢之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茫茫荒原,到人工林海,从风沙漫卷,到天蓝地绿,从“六女上坝”到王尚海纪念林碑,从荒漠“一棵树”到百万亩人工林海,这就是塞罕坝绿色发展的传奇,曾经“黄沙满天飞、飞鸟无栖树”的茫茫荒漠,已经发展成为今天的林海绿原、水草丰茂,成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乐园。可以说,塞罕坝林场每棵树的年轮里都记载着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进程。“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是坚持绿色发展的本义所在。今天,我们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以绿色发展为底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用对绿水青山的不懈追求,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让人民群众在绿色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人活着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种精神只有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与人民群众需求紧密相连时,才能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时代变迁,但塞罕坝精神是永恒的,忠于使命的品质不会变,艰苦创业的作风不会变,科学求实的精神不会变,绿色发展的追求不会变,这是浸入塞罕坝人骨髓中的精神,这是激励着无数人前行的动力。如今,在塞罕坝精神的感召下,燕赵儿女践行新发展理念,牢记职责使命,坚持生态优先,勇于直面困难,矢志艰苦奋斗,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再造更多的“塞罕坝”,为京津阻沙源、为京津蓄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百姓聚财源,在燕赵大地上续写新的绿色传奇。(刘凤敏)

  • 2017/07/16

    长城网

    塞罕坝精神为扶贫攻坚注入“兴奋剂”

      塞罕坝,曾经的高寒荒漠之地,如今的富饶昌盛绿洲,巨大的改变中凝聚着无限力量。五十多年来年,三代塞罕坝人,扎根在此,奋斗繁衍。塞罕坝人,用行动践行了责任与担当,用热血谱写了奉献与忠诚。

      塞罕坝精神,是一种大无畏的奋斗精神。在荒漠上培植绿洲,从一棵棵小树苗,到一片片小树林,塞罕坝人的辛勤汗水浇灌了这片土地。不分白天黑夜,无惧酷暑寒冬,为了那靓丽的绿色,塞罕坝人与天斗、与地斗,用生命谱写出了一曲悲壮之歌。在这首写实的歌曲里,每一位共产党员都是一个音符,在当地党组织地带领下,演绎着不平凡的曲调。

      塞罕坝精神,是一种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把苗木种上去,成活率却不高,看着一棵棵枯萎的小苗,塞罕坝人并没有退缩,他们善于学习钻研,敢于进行创新性的科学探索。从造林到营林,从技术人员培养到科技研究投入,在失败中成长,在教训中提升,凭着心中那股激情,塞罕坝人愣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把困难狠狠踩在了脚下,为荒漠披上了绿装。

      塞罕坝精神,是一种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建设用材林基地,为改变京、津地区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经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55年的时间里,“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这一使命扎根在塞罕坝人的心里,流淌在血液里,无论条件多么恶劣,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这个使命都不曾丢掉,且在新职工、新党员中不断传承,成为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心中的信仰。

      弘扬塞罕坝精神,践行忠诚与担当,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有些党员干部,在权力的漩涡中迷失了方向,在金钱美色中丧失了信仰,忘记了忠诚与责任,走向了党和人民利益的对立方。弘扬塞罕坝精神,就是要用精神清流来扬正气、树新风,推动党员干部对照先进查自身,对照反面抓典型,努力当好合格党员。

      弘扬塞罕坝精神,敢闯敢拼、会闯会拼,为扶贫攻坚注入“兴奋剂”。今日塞罕坝成绩的取得,来源于青春与汗水的挥洒,更来自于苦心的钻研与经营。脱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塞罕坝精神就如同一针“兴奋剂”,为各级领导干部送来精神食粮,使他们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借鉴工作方法,在饱含激情中创新发展,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刘富恩)

  • 2017/07/16

    长城网

    “塞罕坝精神”奏响绿色崛起新乐章

      在高寒荒漠上,塞罕坝经过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卓绝奋斗,造出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筑建一道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塞罕坝精神,不仅是一份坚守,更是一种感动,还是一项举世震撼的伟大事业。

      塞罕坝,一个河北人熟悉的,像宝石一样耀眼的名字,如今经历了55年风雪洗礼,“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伟大塞罕坝精神依旧闪闪发光、鼓舞人心,令它在时代的进步中不仅不会褪色,反而更能发挥出洗涤心灵、激发干劲的作用。

      55年来,塞罕坝林场三代人以改善生态、造福京津为己任,始终秉持艰苦奋斗、劳动光荣的价值追求,以坚韧不拔、使命至上的顽强意志,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人生理念,以求真务实、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在高寒荒漠地区创造了世界上最大人工林海的人间奇迹,为京津冀及华北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事业所凝聚和体现着的精神力量,依然可以感召无数人。55年艰苦创业,112万亩的人工森林,创造了153亿元的资源价值。特别是每年为京津地区净化输送清洁淡水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还有塞罕坝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这一组组数据,是塞罕坝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斗天斗地的成果,很是让人震撼!

      我们要以塞罕坝精神时刻鞭策自己,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鼓舞自己,为了青山碧水,砥砺前行,为了绿色健康的家园,实现“绿色崛起”。塞罕坝林场三代人用青春、汗水和血肉之躯谱就了一曲史无前例、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创业华章。他们用青春换来了茫茫高原上的“绿色长城”,为塞罕坝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守护着北京的绿色屏障。塞罕坝的今天让河北人看到了“绿色崛起”的希望。

      时代在变,但塞罕坝人不畏艰难、玉汝于成、创业干事的家国情怀始终没有变。“塞罕坝精神”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从当年的黄沙遮天、人迹罕至到今天碧波万顷的人间天堂,塞罕坝三代人义无反顾追逐绿色梦、生态梦、美丽富强之梦、生态中国梦,生动诠释了塞罕坝三代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追求和壮志豪情,对推进开放创新、绿色崛起,建设美丽河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赵洋)

  • 2017/07/14

    长城网

    用生命捍卫大自然的美丽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位于河北省最北端的一处大型国有林场。55年来,一代又一代林场党员干部和职工以改善生态、造福京津为己任,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造出了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展现了他们忠于使命的崇高品质、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科学求实的严谨态度、绿色发展的不懈追求。

      河北省最北端的塞罕坝气候恶劣,在过去真正是黄沙漫漫、一望无际,让广大百姓睁不开眼,而如今却是万里绿林、郁郁葱葱,让寒冷孤寂的那个地方,变得生机盎然,成为绿州,成为保护京津冀不让风沙侵袭的绿色长城,真正是壮哉!

      这一奇迹是如何打造的呢?如果不是相关新闻报道,外界百姓根本不会知道,创造这绿色世界,曾经有多少党员干部在那里与艰苦的自然环境拼搏,用自己的双手栽下绿树,斗风沙,斗寒冷,斗孤独,他们用坚韧的意志,战胜各种普通人不能想象的困难,乃至用生命绘出了最美的绿色。

      今天新闻中所讲述的故事,只是生活战斗在那里为改变那里面貌而做出牺牲的一小部分人的故事。为了建设大型国有林场,为了让塞北大漠生金生银,让不毛之地成为人间仙境,他们这些人用了55年时间。55年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讲,已经是人生的大半辈子了,就是用尽55年的心血。一代人,两代人,甚至是三代人都在这里扎根,用生命却书写绿色,创造奇迹。那一年,河北各地的年轻人来到这里。他们大多是十八九岁的年龄,花季年华,共同为改变这里的面貌来到这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塞罕坝冬季漫长,年均气温在零下1.3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7个月,年均无霜期仅64天,年均6级以上大风日数76天,这对于任何一个年轻人来讲都是严峻的考验。尤其是栽下树木,成活率仅仅有8%,如果没有一个必胜的信念,是任何人都不能坚持下去的。

      面对大自然的考验,年轻人没有退缩,而是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改变育树栽培方式,向大自然发起新的战役。经过不懈的努力,在那里植树终于获得了成功,绿海慢慢被打造出来了,入侵内地的风沙天数越来越少。人定胜天,在这里成为了现实。

      绿海打造出来了,可是却有很多的人长眠于此。老书记王尚海的骨灰洒在茫茫的林海里,还有19岁的孟继芝倒在大雪里,被截掉了双腿,再也没有站起来,还有曹国刚患了严重的肺心病,可是为了技术攻关,他依旧坚持,也让生命化为了茫茫林海。好多人的故事,好多的人付出,让人感动。他们的付出,赢得当代人的尊重。第三代年轻人来到这里,为林场的发展继续努力奋斗。塞罕坝,塞外明珠,让共产党人的实干精神,让年轻人的拼搏精神,绽放出最美丽的色彩!感谢这些开拓者,感谢这些创业者!当冬季听不到狂风呼号,看不到狂沙起舞景象时,请让我们想起那些奉献者用生命捍卫的大自然的美丽。(苗凤军)

  • 2017/07/14

    长城网

    走进王尚海,传承塞罕坝精神

      如今在塞罕坝,落叶松面积达68万亩,是第一大树种。在塞罕坝人心中,最早让落叶松在塞罕坝大面积扎根的“老书记”王尚海,就是一棵挺拔的青松。虽然他已经离世近28年了,但作为塞罕坝上一面不倒的旗帜,王尚海的精神已深深植根于这片美丽高岭。(6月28日《河北日报》)

      在塞罕坝,人人都知道“一棵松”的典故。可以说,没有“一棵松”就可能没有现在壮观的塞罕坝林海。老书记王尚海就是塞罕坝的“一棵松”。1962年,刚刚40岁的王尚海是承德地区农业局长,一家人住在承德市一栋舒适的小楼里。塞罕坝建林场,组织上动员他去任职。这个抗战时期的游击队长,后来曾担任围场第一任县委书记的汉子,像是要奔赴新的战场,交了房子,带着老婆孩子上了坝。于是,他成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

      传承塞罕坝精神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满怀信心去造林,然而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会有差距。前两年造林成活率只有8%,生活环境异常艰苦。1963年冬天,塞罕坝偏偏又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一些从城里来的大学生和职工被困在坝上无法回家过年。思乡之情加上造林失败的坏情绪,让有些人打起了退堂鼓,但是王尚海不服输,愣是带领这群塞罕坝人向荒原开战了。一战就是30多天,由于连着多天不洗脸,去时的年轻小伙,回来时都变成了胡子拉碴的“小老头”。但是,他们的坚持成功了,10月初,马蹄坑“大会战”所植落叶松平均成活率达到99%以上!这是国内首次用机械栽植针叶树获得成功,笼罩在塞罕坝上的愁云被驱散了。正是因为王尚海等人的坚忍不拔,才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这正是我们需要传承的塞罕坝精神。

      传承塞罕坝精神需要秉持科学求是的态度。建场之初,种苗供应是一大难题。到外地买苗,每年只能买到100多万株,完成300多亩造林任务。而且从外地买的苗有很多难以适应坝上的气候条件,王尚海等人决定自己育苗。他们大胆试验,经过2年多的摸索,创业者们改进了传统的遮荫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法成功,彻底解决了大规模造林的种苗供应问题。经过不断钻研和探索,他们还解决了机械损伤苗木等难题。近年来,塞罕坝林场有40多项科研成果在林业生产中得到应用,这正是塞罕坝科学求是精神转化的实际成果,因此,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传承塞罕坝精神。

      传承塞罕坝精神要有敢于艰苦奋斗的泥土气。建场之初,人心不稳,为了让人们都安心下来,王尚海把妻子和5个孩子带上了塞罕坝。搬家那天,只从家里带来了一个书柜、两个箱子、几件炊具,全家人在临时腾出的一间职工宿舍里安了家。在身边群众眼中,王尚海并不像一个“当官的”。他没有官架子,穿得总是很破旧,常年就在普通工人堆里,一眼看去都分不出来。正是因为这平易近人的泥土气,和身边群众共同艰苦奋斗,才留下这望不到天际的塞罕坝林场,才留下让无数人传颂的塞罕坝精神。

      随着我们走进王尚海,越发对他崇拜。他是塞罕坝“一棵松”。我们要做“一棵树”,扎根基层肥沃的土壤,用真心真情服务群众,将塞罕坝精神发扬光大。(于涛)

  • 2017/07/12

    长城网

    “塞罕坝”是“一群人”更是一种“精神”

      在高寒荒漠上,塞罕坝经过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卓绝奋斗,造出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筑建一道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塞罕坝精神,不仅是一份坚守,更是一种感动,还是一项举世震撼的伟大事业。

      从“一棵松”到世界最大人工林海,塞罕坝每棵树的年轮都记载着生态文明的进程。“塞罕坝”——一个几代人历经55载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建成的林场;一个平均海拔1500米,资源价值超过153亿元的人工林;一个在年均气温-1.4℃,最低气温超过-43℃的高寒区内筑起的绿色屏障。“塞罕坝”三代人用青春、汗水和血肉之躯谱就了一曲史无前例、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创业华章。

      王尚海、陈彦娴、刘海莹……几代塞罕坝人享受着历史的光荣,更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在年均积雪7个月的高寒塞北,在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极端艰苦的恶劣环境下,以苦为荣、甘于寂寞、执着坚守;他们“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乐在其中。”心里装着创业,惟独没有自己。正是他们用青春、梦想、甚至生命,才换来了茫茫高原上无言矗立的“千棵松”“万棵树”,他们就是当代的“李保国”。

      他们的创业无异于“愚公移山”。冬天的“塞罕坝”,白毛风一刮就是几个月。没膝深的雪窝子,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力气,白茬羊皮袄穿在身上经常被冻透。屋内,炕上铺的只有一层莜麦秸子,晚上睡觉要带上皮帽子。这是“塞罕坝”人的生活写照。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塞罕坝”人硬生生在零下40摄氏度的高寒找到了森林生存的痕迹。历经55载,用三代人的努力,如今的塞罕坝总经营面积140万亩,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森林资源总价值约202亿元。不仅营造出了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也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塞罕坝再次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的高岭”。

      “塞罕坝”是“一群人”更是一种“精神”。塞罕坝开发建设,也是一部老中青三代塞罕坝人艰苦卓绝、永不言弃的奋斗史。创业的三代人,坚定着一种信仰;追梦的三代人,迸发着一种精神。“塞罕坝”人凝聚着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传统美德,闪耀着使命至上、甘于奉献、善做善成的夺目光辉,彰显着科学求实、争创一流、敢破敢立的拼搏意识。他们早已不单单是“一群人”,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早已不只是一个“简单事件”,他们已然化身为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塞罕坝人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追梦不止。塞罕坝人“艰苦奋斗、善做善成、敢破敢立”的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今社会需要“塞罕坝”精神,深化改革更需要“塞罕坝”精神,从他们身上,不仅体现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展示了科学求实、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更彰显了使命至上、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新一代的共产党员要在“塞罕坝精神”的带领下拿起接力棒,在建设绿色河北、美丽河北的征途中,谱写新的绿色华章。(吴树玲)

  • 2017/07/11

    长城网

    塞罕坝,讲述高寒荒漠的传奇故事

      在河北的最北部,有一片浩瀚的人工林海,这就是为京津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在这里,三代人历经55年矢志不渝创造了中国北方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塞罕坝机械林场。

      曾经,这里是一片高寒荒漠,寒风凛冽,沙尘飞扬;如今,这里摇身变为一片绿洲林海,天蓝云白,树木葱郁。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在这片土地上勤耕耘、苦奋斗,他们许下誓言,要用热血和青春改变这片土地,要在荒漠上创造出一个绿色的奇迹。这是一部奋斗史,记录了塞罕坝人与天争、与地斗的坎坷经历;这是一曲壮士行,歌颂了塞罕坝人破釜沉舟、不屈不挠的英雄壮举。

      偏远闭塞,阻挡不了他们坚定的脚步。远离县城几十里,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周围荒无人烟,更别说是衣食补给。冬天雪后,大雪封山,出行就变成了一项大工程,连生病也只能硬挺着,不到万不得已,就不去医院。在这里,没有电,除了吃饭、睡觉、工作,人们也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然而这样的孤独和寂寞并没有使塞罕坝人的心理防线崩塌,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他们的脚步反而日益坚定。

      衣食短缺,动摇不了他们抱定的决心。在50多年前的塞罕坝荒漠上,根本没有可种植的粮食作物,事物完全依靠外界补给。然而,由于路途遥远,交通闭塞,货物运输极为不便,再加上气候恶劣,事物的保存时间有限,他们便吃野菜、咸菜,配着杂粮面,苦在其中,却也乐在其中。建场初期,没有房子,他们住过仓库、马棚,搭过窝棚,睡过稻草。为了生存,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开垦荒地种粮食,努力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深冬严寒,冷却不了他们如火的激情。零下40多度的气温,滴水成冰,风夹杂着雪花日日而至,屋内屋外,是一样的冰天雪地。一觉醒来,被子上都是一层霜,睡觉铺的毛毡都与炕冻到一起。水结成冰,他们只能喝雪水,用雪洗漱。天寒地冻中,他们的内心依旧似火热烈。正是这份激情,在广袤的荒地上燃烧,融化了冰雪,迎来了骄阳,迎来了塞罕坝这一片辉煌传奇。

      曾经,建造林场是党和国家赋予塞罕坝人的使命,后来,他们将这份使命视为了自己的生命,从使命到生命,塞罕坝人始终如一地坚守着。他们用爱国敬业、艰苦奋斗、科学求实、争创一流、使命至上、甘于奉献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终成传奇,为世人传诵。(张莹)

  • 2017/07/11

    长城网

    沙海铸魂林场人,绿洲圆梦塞罕坝

      在高寒荒漠上,塞罕坝经过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卓绝奋斗,造出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筑建一道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塞罕坝精神,不仅是一份坚守,更是一种感动,还是一项举世震撼的伟大事业。(6月30日长城网)

      塞罕坝林场有句老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从第一代塞罕坝人艰辛奋斗到现在的第三代塞罕坝人拼搏发展,辽阔美丽的塞罕坝上,记录下了每一代人对于林海的向往,对于绿色海洋的执着追求。现在的塞罕坝可以用“美、绿、香”来形容,它是几代塞罕坝人肩扛国家使命,忍受生理心理极限之后,给外人、给后世留下的万顷林海、宝贵的精神财富。

      立下拼搏志,沙海成绿洲。巴尔扎克曾说过:“在各种孤独中,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老一辈的塞罕坝人在没有电,没有娱乐设施,人们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外,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孤独和寂寞无时无刻不在挑战他们的心理极限。正是在精神匮乏的时候,也最是考验人的时候。听从党的召唤,迎难而上,矢志不渝,阻断沙源,修复生态……成了人们的精神信念,他们立下了拼在当下、搏在未来的誓言,科学运用各种研究成果,靠着塞罕坝人的独特精神将万亩沙源治理成了片片绿洲。这是塞罕坝精神的胜利,更是塞罕坝人战胜自己、完成党交给任务的胜利。

      沙海筑英魂,绿洲造英雄。五十五载,沧海桑田,老中青三代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智慧甚至血肉之躯,为京津构筑了一道阻沙源、涵水源的绿色屏障。曾经的沙海让“王尚海纪念林”成为了塞罕坝上一面不倒的精神旗帜;夫妻望火楼让熊熊大火不敢在塞罕坝上“肆虐”;19岁的孟继芝因大雪被困,双下肢被截掉,成为林场人面对危险的真实写照……艰苦危险的工作环境,让心志不坚者退却,给意志坚韧者以舞台。如果说三代塞罕坝人用英雄般拼搏牺牲的精神创造了沙漠奇迹的话,那么又何尝不能说是塞罕坝这片神奇的土地造就了塞罕坝人英雄般的壮举呢?塞罕坝与塞罕坝人已经融为一体,不可分开,英雄需要时势,时势造就英雄,塞罕坝的发展正是塞罕坝精神的根基。

      牢记初心不忘党,传承梦想为明天。按照惯例,林场新入党的党员都要到“尚海纪念林”举行集体入党宣誓,这是不忘初心、对党的承诺。在这片祖辈、父辈用生命和汗水植就的浩瀚林海里,每年都有本科生、研究生志愿来到这里,奋斗在第一线,这是勇立改革潮头、传承绿色梦想。观现今,我们为塞罕坝所创造的绿色奇迹所震撼;为那些逝去的、健在的英雄塞罕坝人所感动;为塞罕坝的创业精神所折服。梦未来,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传承“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当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排头兵,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陈云)

  • 2017/07/08

    长城网

    梦想和坚守铸就绿色奇迹

      在高寒荒漠上,塞罕坝经过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卓绝奋斗,造出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筑建一道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塞罕坝精神,不仅是一份坚守,更是一种感动,还是一项举世震撼的伟大事业。(6月28日长城网)

      “风吹过,辽阔美丽的塞北坝上,那里有松涛奔涌,绿色海洋。”盛夏的塞罕坝是一个清凉的绿色世界,落叶松、云杉树、钻天杨,宛如一排排整齐威武的绿色卫士。树木郁郁,草叶葱葱,是人们休闲避暑的好去处。可谁能想到,50多年前的这里还是一片漫漫黄沙。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曾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如果不加以防治,漠北风沙南侵势必威胁京津。1962年,林业部决定建设塞罕坝机械试验林场,自此拉开了与高寒荒漠作斗争的序幕。

      没有不需要付出的成功。气象资料显示,塞罕坝最低气温-43.3℃,年均气温-1.3℃,年均积雪7个月,年均大风日数53天,最晚降雪纪录是6月10日。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是多变的自然灾害,林场曾遭遇严重的“雨凇”和百年难遇的大旱,使林地树木几乎全部摧毁。然而,灾难面前,塞罕坝人没有被击垮,他们用智慧和意志,始终坚守着“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使命。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三代塞罕坝人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创造了绿色奇迹,也创造了“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伟大塞罕坝精神。林场建设初期,房屋不够住,人们只能在仓库、马棚、窝棚、干打垒和泥草房里将就;没有食堂,只能靠麸黑莜面和野菜度日。特别是到了冬天,大雪封山,屋里似冰窟,屋外白毛风,人们的心理极限受到挑战。艰苦的生存环境并没有使塞罕坝人低下头。他们始终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一代又一代的塞罕坝人,就这样孤独而又耐心地坚守在岗位上,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成为美丽中国忠实的建设者和守护者。这无垠的林海、广袤的草原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和最高的赞誉。

      奉献的人生最美丽,奉献的生命最精彩。当现在很多年轻人还在享受都市的繁华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时,塞罕坝年轻的建设者却秉承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林业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前辈一样,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塞罕坝新的建设事业中。如今,一座景观型、林荫型、休闲型塞罕坝已初具规模,在创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在为社会提供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相信未来的塞罕坝人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步伐,阻断沙源,修复生态,用梦想与坚守铸就绿色奇迹,让山更青、林更绿、景更美、人更富。(李虹瑶)

  • 2017/07/08

    长城网

    美丽高岭塞罕坝演绎绿色发展新传奇

      55年前,塞罕坝是北京沙尘暴的风沙源之一,目前,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着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泽被着京津,造福着地方,被誉为“华北的绿宝石”。塞罕坝,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生动地演绎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7月4日长城网)

      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山水交融,诗情画意,万千风姿的塞罕坝尽情展现在世人面前,绿色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青山绿水就是美丽,蓝天白云也是幸福。无论是网上的旅游攻略,还是现实中的游客口口相传,塞罕坝作为旅游景点,几乎一致被给予了很高评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响亮的口号在塞罕坝成为了现实。

      绿色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992年,塞罕坝因势利导,把沉睡的资源唤醒,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抓手,此外,近年来,塞罕坝还重点打造了绿化苗木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塞罕坝以实践证明,走绿色崛起之路,就是要转变观念,把“风景”变成“产业”,将“美丽”变成“生产力”,才能谋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所谓绿色发展,就是生态优先,就是发展方向。而推动绿色发展,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增强行动自觉。在绿色转型这场漫长的马拉松中,塞罕坝人的脚步没有停留。从55年前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开始,塞罕坝人以“功成不必在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自家栽树,邻居乘凉”的境界,把绿色发展推向了新高度,谱写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乐章。

      绿色发展贵在知行合一。在目前正在执行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经营方案”中,塞罕坝依然将生态效益放在首要位置,明确提出“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全面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种效能,保障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可见,绿色发展理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只有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使中华大地呈现出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的美丽景象。

      不忘初心诚可贵,知行合一更难得。从风沙源到每年120亿元生态服务,绿色早已成为塞罕坝“调色版”中最重要的底色。塞罕坝的绿色发展之路,正在绽放出无与伦比的生机与活力。绿色发展没有止境,让我们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全力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奋力谱写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新篇章。

  • 2017/07/08

    长城网

    绿,生命之颜

      在高寒荒漠上,塞罕坝经过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卓绝奋斗,造出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筑建一道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塞罕坝精神,不仅是一份坚守,更是一份感动,还是一项举世震撼的伟大事业。(6月28日长城网)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一张巨大的绿色被子,盖上了蔓延的黄沙,为高地铺上了生命之颜。上世纪五十年代,沙尘暴频繁袭击北京,专家断言如不治理,不出五十年,漠北风沙将兵临城下。最大威胁的是还把1400米、距北京直线距离仅仅180公里的浑善达克沙地。今天,高大茂密的落叶松已结为林海,林场的铺盖,把黄沙变绿被,很难想象这曾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恐怖的预言被改写,三代塞罕坝人民用行动书写了林海传奇的新篇章。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一片绿色的生命之区,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家园,给大地带来了活力与灵动。如果说房子是人类的家园,那么森林就是动物的天堂。有水有木,有清新空气,有栖息地,简直就是动物的天堂。2011年出版了《塞罕坝动物志》,详细记录了这个生命之区的动物情况。2017年6月30日上午召开的河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座谈会上,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一代精神的旗帜,激励后人们“牢记使命、绿色发展、科学求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三代塞罕坝人用汗水甚至生命铸就出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工。在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的恶劣自然环境下,为塞罕坝奉献的人们,从一棵树,到一百棵树,再到一万棵十万棵甚至更多,是经过无数次失败的教训,一点一滴的积累,日复一日的奋斗得来的。

      塞罕坝林场屹立在高寒地区,用生命之颜激励着人们,塞罕坝精神深深扎根于每棵树下,同时更应该扎根于人们心中。不管是何种职业,何种身份,无在乎性别亦或是年龄,我们都应坚持塞罕坝精神,宣扬塞罕坝精神,让塞罕坝精神一直随着绿色传承下去。(张湘君)

  • 2017/07/07

    长城网

    “塞罕坝精神”礼赞

      ●储瑞耕

      河北省最北端——最高气温33.4℃,最低气温-43.3℃,年均气温-1.3℃,年均积雪达7个月,年均无霜期64天——三代人——55年——创造了中国北方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人称京津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 ——这就是“塞罕坝机械林场”。

      礼赞:列宁曾经用勃朗峰(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的形成比喻“杰出”由“艰险”来衬托。他说:在草原地带是不会有勃朗峰的,只有在阿尔卑斯高山群中才存在勃朗峰。(《列宁全集11卷410页》)我们之所以要以十二分虔诚之心来观察,来分析塞罕坝机械林场,就是因为她超乎了平淡无奇,而有别于芸芸众生;就是因为她是从几十年艰难困苦、奋斗成功中脱颖而出的,她体现出来的精神是高于许许多多人、许许多多地方、许许多多行当的。

      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塞罕坝机械林场1962、1963年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造林事业处在了生死存亡边缘。关键时刻,王尚海、刘文仕、张启恩、王福明四位场领导不约而同地把家从北京、承德、围场搬到了塞罕坝以稳定军心。

      礼赞:什么叫“领导带了头,群众有劲头”?这里有了最生动最真实最准确的答案。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死存亡的边缘”,领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稳定军心。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那么一部分的领导干部总在那里要求群众干,看着群众干,自己则是充当“号召者”与“剪彩者”角色,所以他们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群众基础,没有领导权威。

      当年贴在塞罕坝地窝子门框上的一副对联:“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乐在其中”,充分表达了塞罕坝人战天斗地的壮志豪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塞罕坝人没有被困难吓到,硬是在高寒沙漠上,用颗颗火热的心,撑起了一片创业的蓝天。

      礼赞:“苦乐观”是一个人面对实际艰苦的现实条件而采取的一种态度、一种姿态、一种气概。塞罕坝人献给今人与后人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就是这正气浩荡的生活态度。

      经过代代努力,塞罕坝机械林场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增长了近5倍;林木总蓄积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增长了30倍,累计为国家提供中小径级木材192万方。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为202亿元;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

      礼赞:这些实实在在的令人感叹的数字里边,饱含着多少汗水与心血!什么叫贡献?这里是最实际最正确最科学的答案。改革开放也好,经济建设也好,社会发展也好,党政公务也罢,地方工作也罢,个人业务也罢,等等等等,空洞的大话不顶用,抽象的计划不顶用,衡量贡献之大小,事情之是非,工作之优劣,品德之高下,最根本的标准是实践,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货真价实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以永不言败的担当,铸就了“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林场以突出的成就,先后获得了时代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国营林场、全国科技兴林示范林场、中国沙产业十大先进单位、全国森林经营示范国有林场、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礼赞:这里给人们两点启示,其一,荣誉是理所当然的;其二,荣誉是来之不易的。国家重视人才和贡献,是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措施之一。从另外一个视角看问题,那就是不要忘记这“荣誉”中的心血含量。我们值得记住作家冰心的话:“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 2017/07/07

    长城网

    开栏的话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位于河北省最北端的一处大型国有林场。55年来,一代又一代林场党员干部和职工以改善生态、造福京津为己任,始终秉持艰苦奋斗、劳动光荣的价值追求,以坚韧不拔、使命至上的顽强意志,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人生理念,以求真务实、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在高寒荒漠地区创造了世界上最大人工林海的人间奇迹,为京津冀及华北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模范人物和感人事迹,锤炼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科学求实、爱岗敬业、使命至上”为核心的“塞罕坝精神”。为进一步宣传弘扬塞罕坝精神,凝聚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强大精神动力,即日起,长城网渤海潮评论频道推出《塞罕坝精神大家谈》评论专题,敬请广大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