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促成走读干部 走读变住读须制度保障
工作在乡镇,居住在城里,工作长期迟到早退,一到夜晚乡镇政府便成空楼;县领导长期“滞留”在城里,工作遥控指挥,长期难觅踪迹。在基层,此类领导干部“走读”现象颇受质疑。近日,广西、四川和安徽等部分地区,采取措施整治“走读干部”,引发网民热议。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干部“走读”现象严重损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当前需谨防“干部走读”风气再抬头。 “难觅县长踪迹,只能抱着文件袋送至省城审批” 今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新举措,要求县乡两级领导干部每周在工作地至少住夜4天;此外,四川绵阳对部分乡镇“走读”干部通报批评;安徽省肥东县要求乡镇领导班子原则上一律“住乡”。 我国西部一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纪检干部告诉记者,当前领导干部“走读”现象在一些地方很普遍。网民戏称:“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 这名纪检干部说,当地全县共有13个乡镇,其中一个较偏远乡镇距离县城大约70多公里,开车1个多小时即可到达,由于家人在县城,该乡的领导住在县城,他们开着公车上下班。一到晚上,整个乡政府一片漆黑,群众很难找到乡领导。 一天晚上,乡党委书记和乡长都回到县城,森林发生大火,村民报警后来找乡领导,却找不到人,县领导想了解火灾情况,打电话才知道乡长在县城。尽管最终火灾被扑灭,但这一事件在当地造成很恶劣影响。 除乡镇干部外,县级领导干部“走读”现象同样存在。 一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县委书记讲述,他们县城距离省会城市市区只有90多公里,大约1个半小时车程,前任县长从省城调来,家住省城,于是很少在县城出现,最短时一周只有2天时间在县城,深入基层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这位县长以“跑项目”“争取资金”等各种借口留在省城,县里的工作人员只能提着文件袋送至省城给县长审批。 这位县委书记说,前任县长一次在省城开完会后,需要向其他干部传达会议精神,由于当时已星期四,不愿意离开省城的他,竟通知有关干部赶至省城开会,这在当地造成极不好的影响,一些副职县领导也频繁“走读”,甚至效仿通知县直部门领导赶赴省会城市开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法规室主任黄朝阳说,一些干部“走读”专车接送,增加财政负担,干部“走读”现象还拉大了干群距离,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背道而驰,是脱离群众、作风漂浮、官僚主义的具体体现。 |
关键词:走读干部,基层,群众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