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百姓问政”成了“烂尾工程”
资料图。 在武汉市日前的一场“电视问政”中,群众对个别干部现场答复的满意率仅为29%。一家门户网站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认为“百姓问政”沦为“真人秀”。 百姓问政,本身是在传播媒介发展,社交软件不断创新的新形势下一件利国利民的新型举措,群众可以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微博、广播电台等各式各样的沟通平台自由的、及时的、有效地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本意是为了冲破一些地方官员欺上瞒下的处事方式,改变一些“报喜不报忧”的错误做法,让百姓声音能够直接的、顺利的传到主管部门相关领导的耳朵里,然后通过开放平台的舆论监督和民众督促,能够让反应的问题得到快速、公正、合理的解决。 然而现在,“百姓问政”却越来越变味儿了,有些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的回复全部“僵尸化”,比如河南省沈丘县网站曾将“您好,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的”作为群众难题的统一答复,但这些“尽快处理”几乎从来没有下文。有些承诺了“一个月整改”或者“限期督办”的案件,只是成为了问政之时的漂亮话,事后没有一点行动。说到底,这还是党员干部的思想出了问题,还是没有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心里,还是没有真正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落实在行动上。 如何让百姓问政不再出现台上道歉、马上就办,台下一扔、啥也不管的尴尬局面?关键是在要有一套可行性强并且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同时限期整改官员作风、落实监督和追责政策。所谓制度保障,也就是每件事情从提出到解决都应该有完整的记录,一件事情被提出来就给它建立追踪档案,每个环节的经办人、解决措施都应该记录在案同时由专人负责定时清理档案,同时分批分期的向社会各界通报解决情况。其次,政之所要为人,所以说进一步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尤为重要,应大力弘扬我党执政为民的优良传统,延续一直以来的群众路线,保持为民办实事的群众情怀,真正锻造一支心怀群众、代表群众、为了群众的坚强队伍。再次是要落实监督和追责制度,事情一旦提出,党员干部一旦在“问政”上做出了承诺,就必须切实负责,而且要负责到底,坚决避免“台上台下两张皮”的现象出现。对于那些没有兑现承诺,或者是办事不力的单位和人员会及时的给予通报和相应的处分。 政者,不在于问在于行,事情提出来不去解决不仅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失去百姓的信任;不在于虚而在于实,台上承诺的再美好再干脆也不能让群众记在心里,只有真抓实干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才能真正顺民意、得民心。百姓问政,必须既问且答,群众反应问题,政府解决问题,只有在这一来一去的沟通和互动中,才能真正让政府成为人民的好公仆,才能让政府成为群众满意的好政府!(王刚) |
关键词:电视问政,满意率,舆论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