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捐款门”为何总关不上?
“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孩子们正高兴地准备迎接自己的节日;不过,台山市端芬镇某幼儿园孩子的家长们却正遇到一件烦心事:该幼儿园近日向家长发出通知,称幼儿园要举办“六一”活动,但是,没钱,所以恳请家长们慷慨解囊,捐款赞助活动经费。(5月15日《广州日报》) 无独有偶,六一“捐款”事件亦非个案;10年泉州市就曾闹出了一起幼儿园“捐款门”风波,经央视曝光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涉入下,3家幼儿园退还家长钱款达44.73万,数目之多令人咂舌。募捐本是你情我愿,然而,很多家长对此的反应是“被捐款”,幼儿园的“慈善榜”一贴出来,别人都捐你不捐,孩子都有攀比心,不捐、捐少了都怕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而且不捐,自己在面子上也过不去。也许正是家长们的这种相互比较心理、“从众心理”作祟,造就了“真正”意义上的“你情我愿”。这也是导致“捐款门”久开不得关的重要原因,也是主观原因。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园私自募捐行为的惩罚也过于温柔,“三令五声”欠缺威慑力。泉州“捐款门”事件被揭发后,教育部门只是勒令涉事幼儿园退还募捐款项,将它们加入评优评先黑名单,但也只是说对评选有一定影响;这种力度怎么够关上捐款之门,如果严格规定,在明知禁止幼教机构私下募捐的前提下依然要求家长捐款,不分捐款数目大小,一经发现,立即取缔其办园资格;相信在这种铁律和严格制度下,被捐款事件不会轻易发生。 而且,对幼儿园以“六一”节日之名募捐而来的钱款,谁也不能保证其是否确实用在了孩子身上,而不是偷偷塞进了自己腰包。如果借节日之名举敛财之实,便是触碰到了贪污敛财之弦,需要法律法规来“伺候”了。 因此,幼儿园“捐款门”事件的杜绝不仅要靠体制建设的投入,家长也要不怕丢面子,不要盲目从众,多多检举揭发;园方也要明白,你们是祖国稚嫩花朵的避风港,而不是赚钱堂,举行“六一”活动要量力而行,经济实力怎样就搞怎样的活动;不管募捐是真正为了孩子还是另有目的,都不提倡。只有如此,家长心中的“六一劫”才能真正成为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六一节”。 |
关键词:六一,捐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