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济“墙洞男孩”应优于封洞
就算织好全面覆盖的保障网没法一蹴而就,对已发现的流浪儿个体予以保障,不是难事。 近日有媒体报道,三名流浪孩子在沈阳火车北站的北墙排风口“安家”,在这里过夜、吃饭,用这里挡风遮雨。报道次日,洞口处被加上了金属护栏,孩子们也不知去向。对此涉事火车站工作人员表示,“不知道孩子去哪儿了”,并推测是“被安置了”,但“这不属于我们的权限范围”。 从图上看,这几名“穴居男孩”跟可怜的流浪猫一样,蜷缩在狭小的墙洞里,让观者无不动容。其遭遇被曝光后,也引起普遍同情,就在公众讨论“该怎么救助”时,火车站方面却立马封了墙洞,而孩子则难觅去向。 这不得不让人担心:沈阳火车站封锁排风洞,跟广州天桥底下布满水泥锥一样,俨然沿袭着同一种故事发展模式,那就是“悲怆蜗居(穴居)—媒体报道—迅速被封”。在有关方面处置序列中,这些当事人何去何从,被放在次要位置。 封洞,也即让“穴居男孩”失去暂时的家。有关方面这么做,不排除是“为了孩子们好”,毕竟让人长期住在墙洞里终非长久之计,弄不好还有生命危险——贵州毕节五名男童为取暖死在垃圾箱内,就是教训。 但就算封洞无可厚非,也应以安置好“穴居男孩”为前提,有些舆论就表示:如果这些孩子仍无可安身之地,那还不如不封,封了反而是逼他们无处可留。意即比封洞更该做的,是给这些孩子一个出处。可从眼下看,“穴居男孩”去哪了仍是谜。涉事火车站表示“不知道孩子们去哪儿了”;派出所民警则表示从未介入,且发出感叹:“能怎么办呢?这样的流浪儿太多了。” 是的,这样的流浪儿很多,但这不是可以不作为的理由。如果事情曝光后,当地除了封洞再不管事,那顶多是避免问题“在墙洞集结”,而非解决了问题,它非但不能遮羞,反而会更增污点。 拿“穴居男孩”事件而言,救济显然应优于封洞,而要救济,最根本的法子自然是补全救助制度的缺漏,织好织密面向弱者的保障网;如果说,对所有弱者保障难一蹴而就,至少对已发现的流浪儿个体予以保障,给他们一个庇身之所而非封完了事,不难。 |
关键词:封存,救济,男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