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难就业季” 职位去哪儿了?
数据显示,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共727万,相比2013年增长28万,增幅约4%,而面向高校毕业生的职位发布量增幅超过10%,应届生岗位竞争指数降至近四年最低。按道理,今年的就业形势比堪称“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宽松不少,但毕业生和家长却丝毫感觉不到轻松。相反,2014年还被扣上了“更难就业季”的帽子。那么,毕业生的“饭碗”究竟去哪儿了? 地域:明星城市遭“围剿” 智联招聘提供的数据显示,毕业生对一线城市的“围剿”,正在被不断升温的二线明星城市所打破,其中不乏逃离北上广的大军。2014年,应届毕业生岗位竞争指数居前五位的分别为苏州、广州、深圳、西安和南京,而北京和上海分别只排在第六和第八位。同时,无锡、合肥、重庆、青岛等二线城市近几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纷纷跻身就业明星城市。 “围城”效应造成北上广与二线明星城市双双“就业难”。反观其他二三线城市,就业环境则宽松得多,就业缺口也依然存在。 心态:中低端职位被屏蔽 虽然2014年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的职位多了一成,但蓝领技工、第三产业入不了学生和家长的“法眼”,绝大多数毕业生的简历仍瞄准了政府部门、国企、外企等中端职位。 智联招聘应届生招聘数据库的数据显示,应届毕业生仍然扎堆财务、人力、贸易、高级管理等看上去轻松且“高大上”的职位,而需求不断增加的服务类、销售类岗位则被忽视。同时,国企、外企、上市公司、明星企业的竞争力居高不下,而市场需求量大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则鲜有人问津。 行业:传统行业受冷落 朝阳产业竞争力暴涨,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行业备受冷落。数据显示,应届毕业生的简历扎堆在IT、环保、能源、信息产业等朝阳产业,而传统医药、制造、加工行业则遇冷。从百度指数毕业生搜索最热门公司来看,TOP20大多集中在互联网、金融两大行业。其中,腾讯、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成为校园招聘最受关注的公司。(记者徐虹) |
关键词:更难就业季,高校,毕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