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退的招待费去哪儿了
上市公司开始纷纷披露2013年的“招待费”数据。中央八项规定之后,2013年上市公司的“业务招待费”至少在财务报表中的下降趋势明显。但在其整体呈下降趋势的同时,依旧有不少企业干脆选择不再披露这一数据。如去年曝出8.37亿元招待费的中国铁建在2013年的财报中“业务招待费”这一项便已消失,而2012年分别以7.8亿和3.42亿元招待费夺得两市二、三位的中国交建和中国电建也同样未公布2013年的数据。(4月15日《羊城晚报》) 树欲静而风不止。当中国铁建在财报中悄悄隐去“业务招待费”的项目,激起的只能是更大的舆论反应。一家业务招待费用曾经高居上市公司首位的央企,2013年的财报中该项目骤然消失,这不免令人莫名惊诧。事实上,莫名惊诧之处犹不止于此,因为网友同时还发现,央企等上市公司的招待费出现趋势性下降的同时,管理费用明细中的“其他”科目却出现明显上升。如中国铁建的“其他”一项从22.4亿元增加至32.26亿元,一年暴增了9.86亿元,增长44%。 悄悄消失的招待费项目,意外增加的“其他”费用,两者的并列就像一种不惮于围观的公告。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中国铁建等央企不再公布的招待费,很有可能归入到了“其他”费用项下模糊处理。这其实是不难推出的结论,因为无论如何,上市公司的业务招待费用都不会凭空消失。与凭空消失一同出现的,只能是某种难以为外人道的算计。中央八项规定在持续的推进,高昂且暧昧的业务招待费用已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那么将其纳入财报中的“其他”项目,看起来就显得顺理成章。只是,这依旧无法掩盖央企的招待费用本身成为一个话题。 央企的招待费用为什么从未从舆论场里消失?一方面,如公众所见,这项费用往往巨大到令人瞠目结舌,其甚至高到令上市公司自身都不好意思。譬如在回应2012年财报中8.37亿的招待费用时,中国铁建有关负责人都表示,相较于营业收入,公司“业务招待费”低于相关规定,但绝对数额“确实偏高”,“确实”一词有太多的意味。另一方面,舆论之所以对央企的招待费格外关注,更多是出于纳税人的敏感。纳税人并不天然地反对招待费用,他们反对与疑惑的只是天价招待费是否形成了对等的经营效果,其中又是否存在腐败与看不见的利益交换。 所以这不免是令人备感失落的事实:即便民众围观着央企的业务招待费用,但中国铁建等央企的招待费用一面世,总能招致沸沸扬扬的议论。作为央企对外公开的重要内容,其业务招待费用理应及时明晰地告知公众,以便接受监督。然而,不管是2012年中国铁建等央企的业务招待费高得离谱,还是2013年财报中该项目意外消失,它们都在表示,所谓的应该认真告知的义务,仍然是一件太过随意性的事情,明文写在规章制度中的纳税人监督,亦在央企的虚与委蛇中变得空心化。 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业务招待费用实在算不上敏感的事情。正因为如此,我格外关心中国铁建对于招待费用项目消失的态度。如果记忆力不差,我们应该都还能记得去年中国铁建如此回答2012年的天价招待费用,“我们建筑企业实际上是很难的。将向国务院国资委及证监会提出申请。若获得同意,中国铁建将公开招待费的具体构成。”中国铁建还表示,力争2013年业务招待费比上年下降10%以上。一年之后,不仅具体的费用构成不见出现,甚至连基本的项目列出都已经消失于无形。试问这是怎样的荒唐,荒唐背后又有着多少监督的被遗忘?(王聃) |
关键词:上市公司,招待费,其他科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