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越挨骂,越卖钱”
中国的电影市场,近来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越是在网上、报上和观众席上“骂声一片”的电影,就越有意想不到的高票房,成为中国电影营销之怪现状。(1月2日《北京日报》) 据报道,去年上映的《富春山居图》,在网络上获得海量差评,称其刷新了华语片最烂底线。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该片上映首日,票房就突破5000万元,上映三天超过1.5亿元,在全国各个城市影院排片中均居首位。无独有偶,最近上映的《私人订制》遭遇略同,先是影评人群起而骂,接着导演站起来破口回骂,再接着网民、导演一片“混骂”。但电影票房,却“在骂声中疯长”。截至2014年1月1日晚8时,该片上映两周后票房已经突破6亿元,据说有望达到10亿。 我们必须承认,电影市场已经到了供大于求的时代。对于广大观众来说,不是没有电影可看,而是可以看的电影太多。但哪一部电影是好看的,哪一部电影不好看,多数人心里并不清楚。很多的时候,都是兴致勃勃而去,灰心丧气而归。 在这种形势下,无论拍电影的和看电影的,都进入了一个心理浮躁期和焦虑期。拍电影的怕没人看,所以在放映之前大肆炒作,希望通过广告效应,吸引更多的关注。但炒作之中,经常会有意无意加入一些溢美之词。谁都夸自己的角色棒,谁都说自己的片子好。但观众亲眼一看,往往名不副实,大失所望。 当下电影观众的观影心理也极其不成熟,大约被四种心理左右:其一是“从热”心理,即“炒热了,我就看”。尤其是那些大导演和大明星出来一炒,一些人就坐不住了,跟风而动。其二是“从众”心理,即“你看了,我就看”。这也是很多中国人的习惯心理,你有的东西,我也想有;你看过的电影,我也要看。其三是“猎奇”心理,即“越说坏,越去看”。于是,有些电影竟然开始引进“烂片”和“骂捧”的推介方式,引起观众要去看个究竟的好奇心。其四是争夺“话语权”心理,即“你要说,我也要说”。观众之于电影犹如食客之于菜肴,花了钱就都有评判的权利。 于是每一部新电影出来,多是七嘴八舌。虽然有一些片子,在一片骂声中赚了大钱,但这绝不是电影市场的正常现象。一方面是影片的制作者,千万不要以为有了高票房,就可以沾沾自喜;另一方面是观影者和评影者,千万不要以为几句喝骂,就可以提高电影的水准。 其实,一部好的电影,不在于笑声,不在于骂声,更不在于票房,而在于与时代的共鸣和历史的考验。如果一部电影说出了人民群众最想说的话,拨动了推动社会进步最敏感的神经,它就会成为一部精品,成为社会发展变革进程中永不磨灭的艺术烙印。希望中国电影不要再出现“越挨骂,越卖钱”的怪象,尽快成熟起来。(汪金友) |
关键词:电影,票房,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