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社会民生

我们需要怎样的公共表达者

http://www.hebei.com.cn 2014-01-14 09:37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身处社会转型的路口,各种社会问题循环反复,各种议题的讨论也就自然风起云涌。公共精神的勃发,不仅仅提高了民众之于公共生活的参与感,也更容易凝聚共识、增强社会归属感。

  近日,两位专家的意见,激活了网络的一潭口水:一位是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在某节目中,他认为春运时民众买不到火车票是因为火车票价格低,因而呼吁火车票应该涨价,虽然不能增加供给,但能够抑制需求,最后达到疏散春运人流的效果,同时给穷人货币补贴;(1月13日《楚天都市报》)另一位,广东政协委员黄艳儒认为,现行的、小学到初中的12年学制太长,毕业太晚造成大量“剩男剩女”,应该缩短学制。(1月13日《广州日报》)

  从学术维度来说,两位专家如斯意见,并不值得惊讶。春运一票难求的问题长期存在,无法妥善解决,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建议利用价格杠杆来破解春运之难,也是情有可原;而黄艳儒委员在医院工作,切实感受到当下青壮年婚育压力之大,从而提出缩短学制,让年轻人有更加从容的人生,亦无可非议。只是,为什么网络上还会有如此之多的讽刺、抨击甚至谩骂呢?

  口水纷飞背后的民意,并不是不可以理解。太多的“砖家”摇唇鼓舌,已经伤透了民众的心,失去了公众的信任。此般“专家”的意见,自然是不应该被谅解的,因为他们并不是公共意见的诚挚表达者,而是为利益集团“背书”的工具。他们的立场,并不是为了让公共生活更美好,而是为了粉饰某个特定利益集团的不义行为。

  但这种无耻和荒诞,并不是我们拒绝专业意见、拒绝专家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理由。某种意义,我们的立场和动机,都是一样的,身份属性也是相同的、平等的——我们都是公民,都是公共参与者,都是公共意见的表达者。没有完美无缺的意见,只有各方思想的碰撞,才能形成共识。

  学术层面和专业领域的意见,放置于公共讨论之中,存在局限性是必然的。但并不能因为这种局限性,就成为攻击谩骂的对象。应该理性地看到,他们只是公共意见的表达者,是公共议题讨论的参与者,而不是决策者,更不是为利益群体背书、侵犯公共利益的那群人。他们的意见也许会有偏颇,但只要立场是中正的,就应该得到尊重。

  公共议题的讨论,也许会存在很多的分野,或少数派、或多数派、或理性派、或顺应民意派……无论哪种“派”,无论哪种观点,独立思考和中正立场,以及为公共改变的诚意,才是公共精神的要义所在。秉持这种公共精神的意见表达者,就是活跃公共参与、凝聚共识从而致力于社会改变的正向能量。(时言平)

关键词:公共意见,表达者,社会转型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