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社会民生

急救医生为何“累觉不爱”?

http://www.hebei.com.cn 2014-01-09 08:27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最近,上海市民诸先生突发急病,家人数次拨打120均被告知“没车”,而在急救车姗姗来迟后,诸先生经抢救无效去世。该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科副科长董钧接受采访时道出隐情:“当日接线员回应‘没车’,并非指没有救护车,而是人手不够。因为在本市人口最为密集的中心城区,仅有164名急救医生可供派遣承担急救任务,而去年一年就有近四分之一的急救医生离职。”

  深圳、北京、宁波等地都曾传出类似消息:急救医生留不住人,缺口大。对一个城市而言,急救资源不足是一种险情,意味着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间可能会因此被人为拉长。对某些危重病人而言,这是百分之百的坏消息,一旦延误了急救时间和入院时间,后果不堪设想。

  急救医生离职者如此之多,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工作强度极大、累、风险大伴随而来的心理压力大、上升空间小、薪酬待遇偏低。近两年来,一些问题正在得以纠正。比如,因为招聘难,急救医生的薪酬待遇在悄悄得到调整,工资在涨。但从事一份职业,金钱上的尊重可能只是一方面,而并非事情的全部。

  分配不公平比收入低更容易挫伤劳动积极性,让急救医生们感受不到尊重。在当前的医疗体制下,很多时候,医生收入不是看工作的医疗风险、劳动强度、技术难度,而是由销售药物、器械、检查的业务量来决定。越能够给医院创造利润的科室和医生越有地位,在收入及各种待遇上会得到最好的照顾倾斜。急救是一种亏损的医疗服务,急救医生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往往不被认可,常被误解为搬运工。

  在医患关系恶化、医患信任不佳的时刻,作为医疗风险最高和矛盾最容易激化的科室,急救医生当然成为最容易流失的群体。儿科医生也一样,近来多地都有报道称政府公开招录儿科新生儿医生,报名者寥寥无几,门前冷落。

  当然,还有外界“诱惑”的因素在。随着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壮大,在市场上,医生们获得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到外企工作的医生越来越多,医生下海的浪潮也出现了。去年,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女超人于莺辞职,自称不愿和现行职称评判体系玩了,想做全科医生,曾引起广泛关注。但这只是医生辞职大军中的一员而已。

  急救医生的大量辞职是一种抗议与博弈,会给卫生部门和医院管理者制造不小的压力。医生大量辞职会拉低服务质量,公众对急救医疗这种公共服务的不满意,将很快转变成对管理者的负面评价,迫使政府不得不做出调整改变,相信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识大局知方向有远见的政府管理者,应该清楚地知道急救医生这种资源的重要性,防止因其不足带来的破坏性,避免险情发生。以上海为例,当地政府为解决急救医生紧缺,已经建立院前急救医师定向培养制度。培养容易,但要留得住人,还要下更多的工夫。(吴帅)

关键词:急救医生,离职,公共服务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