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所有垃圾都记在素质账单上
10月6日,黄金周第六天,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累计游客人数达35.66万人,产生垃圾共计109吨。“天啊,怎么这么多垃圾”、“这得多重啊”……一路上,景区清洁工耳边不时传来游客的惊诧之语。(10月7日《新京报》) 每年的黄金周过去,盘点国人旅游素养似乎成了“例牌”大戏。没钱“不拘小节”、有钱“瞎得瑟”———这似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语。风景名胜处,有人大声喧哗,有人随便插队,有人乱涂乱画,有人打架斗殴……找起例证也不困难。最典型的是乱扔垃圾,比如11万人在天安门广场冒雨观看升国旗仪式,人群散去,150名保洁员人手一把扫帚,用两辆清扫车和两辆垃圾收集车,以“拉网式”的排兵布阵,花30分钟才将垃圾全部清除。初步估计,清扫的垃圾多达5吨左右。这事儿进一步佐证了论者嘴里的“劣根性”。 垃圾太多、素质太低,似乎是天然有理的一对结论。但就像微博上揭秘的,骂在广场扔垃圾的人,有多少了解到以下事实呢:为了安全,广场几无垃圾箱;为了保持秩序,参观者必须彻夜排队、不得随意走动,因此有垃圾必须就地摆放。11万人严格遵守排队秩序,雨夜开始,苦等升旗仪式,脚下的垃圾,什么样的“素质”能自己消化? 今天,面对长城上的垃圾,依然是人人都骂得义愤填膺,但骂之前搞清楚了这些垃圾安放在何处了吗?6天产生的100多吨垃圾,不等于“6天乱扔了100多吨垃圾”,这是两个性质迥然的事实判断;而沿着不同的事实,又必然得出天壤之别的价值判断。2013年的黄金周是堵、是乱,但还是请不要把所有垃圾都记在素质的账单上。 一者,内地游客的文明素养尽管有待提升,却始终在进步。港媒在黄金周调查发现,铜锣湾、尖沙咀等旅游旺区到处都能见到内地游客的身影,但秩序井然。在世界舞台上,黄金周期间中国游客闹出的笑话虽然仍不少,这是事实,但未必是全部的事实。在有待转身的休假制度与超载的服务业态面前,高贵的素质恐怕也敌不过陋习的“破窗效应”,这是群体极化的自然反应。要反思的,不仅是个体素质,还有“人山人海”的出行潮。 二者,公共服务不到位的责任,不能一股脑记在游客头上。垃圾遍地,很多时候是因为垃圾桶不够。黄金周里的基础设施本就超负荷运转,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境遇之下,再有素质的游客恐怕也会选择没素质的生活方式应急。文明的前提是秩序,如果秩序溃坏,文明就不可能成为民众的普遍选择。假设主角换位出演———把数以亿计的中国游客换位成外国游客,在挤成如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的人潮人海中,他们也能坚持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小便? 更重要的是,文明素养不是骂出来的。历史上看,谁都经历过旅游文明的粗放阶段,这也不能算很丢人的事情。上世纪早期,英国人对美国人也有一种“暴发户”的印象。工业化中后期的日本游客等,也被人家皱过眉头、翻过白眼。正如台湾民众对大陆游客不良行为的评论所言,“就像20年前的我们一样”。假以时日,制度完备、引导得当,中国游客也可以摆脱“最不讨喜”的帽子。但是,养成一个暴发户和培养一个真正的贵族,所需的时间显然大不相同。 乱扔垃圾是不对的,素质低也是不好的,但十一黄金周里的垃圾量,恐怕不能都折算成素质不堪的佐证。毕竟,如实的反思比想象的批判更有力,更有意义。(邓海建) |
关键词:旅游,垃圾,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