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社会民生

评论:复排传统戏为何叫好不叫座

http://www.hebei.com.cn 2013-10-07 15:36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纵观20世纪上半叶的舞台演出史,京剧作为国剧,其舞台演出剧目之丰、之盛,是频见于史料的。除了一部分当时艺术家创排的私房戏、连台戏等新编剧目,京剧舞台上演出的大多是经过几代演员传承下来的传统戏,这其中有不少剧目早在四大徽班时期就已创排上演,几乎是与京剧同生的。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特别是戏曲改革运动的“清洗”,京剧有一部分传统剧目遭到禁演或限演,还有一些剧目为了能继续在舞台上存活,不得不进行相当幅度的改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演员的断档与市场的萎缩,使得京剧传统剧目的流失变得更加严重。这种流失既表现为演出剧目的锐减,也体现在教学剧目的贫乏上。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文化大繁荣局面的出现,特别是传统文化的逐步复苏,京剧演出市场出现了一些回暖迹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以京剧、昆曲为代表的民族舞台表演艺术上来。一些80后、90后开始走进剧场,爱上京剧,为民族传统戏剧的生存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老观众群体见过京剧的繁华,自然是希望能有更多好戏上演。新观众群体中,很多人并没有经历过京剧的鼎盛时期,当他们对京剧艺术有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对京剧历史有细致详尽的认识之后,一种历史与现实的矛盾使得他们对京剧传统剧目的复排上演产生了更多诉求。常有许多京剧观众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对京剧舞台剧目匮乏的不满,许多人认为,国家级大院团平日只演《龙凤呈祥》《红鬃烈马》《四郎探母》《锁麟囊》等这些反复出演的剧目,而京剧有那么多传统剧目可以恢复排演。随着网络舆论的快速发展,这种意见变得更为普遍与频繁。界内的许多专家学者,也为恢复京剧传统剧目奔走呼吁。

  在这些呼声的鼓舞下,一些京剧演员开始复排不常上演的传统戏,甚至是一些经年不见于舞台的冷门戏,应该说这些述古之作在艺术上大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天津京剧院的青年余派老生演员凌珂,近年以原声京剧坊的形式使得一些濒临失传的谭余派经典老戏重现舞台,并且他力求原声,不带“小蜜蜂”。2013年元月23日24日,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个人专场。其中头一天的戏码是《别母乱箭》《法场换子》文武双出。演出消息一经传出,即在界内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熟悉京剧史的人都知道,《别母乱箭》是一出非常名贵的昆腔老生戏,是京剧老生大师谭鑫培、余叔岩的代表作,武生宗师杨小楼也以此剧享誉剧坛,并留下了珍贵的舞台实况私人录影。这出戏讲述的是明末李自成造反,宁武关总镇周遇吉奋勇抗敌,最终独木难支,举家殉难的故事。《别母乱箭》由于种种原因,甚少在京剧舞台露演,1976年后京剧界只有朱家溍先生做过几次内部演出。此剧文武并重,但既没有激烈的开打,也没有翻高的演唱,全凭着演员对唱念做舞劲头、尺寸的把握取胜,是含劲于内的靠把老生戏典型。当天演出,从出场双手擎枪的造型,到执杯介寿的做表,到策马扑火的身段,再到起箭自刎的表演,凌珂作为一名初演此剧的青年演员,都完成得颇具规模。尤为难得的是剧中【杏花天】【小桃红】等几只曲子,他作为京剧演员,都基本唱得音字合律,悦耳动听。诚然,凌珂的表演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特别是在劲头与尺寸的拿捏上需要更深层次的琢磨。但他能走师访友,勇于恢复这出数十年不见于京剧舞台的余派名剧,这种作为本身就是很值得赞许的。

  然而,这样一出罕见于京剧舞台数十年的经典传统剧目,演出当天的上座率又是怎样的呢?《别母乱箭》《法场换子》两出余派文武骨子老戏,外加一出火爆炽烈的《蜈蚣岭》,卖座仅仅只有五成。专场第二天的《四郎探母》,本就是经常上演的戏,凌珂本人也演过多次,但上座率能达到八成!虽然不乏演出当天的一些客观因素,但复排传统戏“叫好不叫座”的困境并不是个案,而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元声京剧坊是这样,各院团、各剧场的演出数据也都有据可查。且许多传统戏复排上演一次之后,就被束之高阁,不再继续演出。戏剧界有句谚语说“生书熟戏”,这似乎成了京剧传统戏复排一个挥之不去的魔咒。

  从整个中华文化复兴的角度看去,京剧传统戏复排所面临的困境,是传统文化重回现代社会遇到瓶颈的具体表现之一。传统文化的其他领域,如古文、诗词、书画等也都有这种现象。真正延续传统的作品往往不被人关注,反倒是一些托古改制、侜张为幻的赝品更能吸引大众的眼球,获得更好的收益。因而探讨京剧传统戏复排困境出现的原因,也许能对目前社会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继承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所启示。

  对原因的探究,首先要从对京剧传统戏自身的剖析开始。大部分京剧舞台上演的传统剧目,其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有时甚至没有非常明显的戏剧冲突,有些情节甚至显得拖沓与啰嗦,京剧界谓之“捯瓤子”。在舞台技巧的安排上,也没有后来新编剧目那么集中的唱段或是表演。这些传统戏当年之所以能引人入胜,全凭着演员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尤其是对舞台节奏的把握和控制,使得一些看似普通平凡的剧本在舞台上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像京剧传统剧目《借赵云》,舞台上只有刘备与赵云两个人,表演的形式也只是边走边唱,一问一答,但经过前辈老生名家李盛藻的精彩演绎,就能把每一句词念出不同的层级,获得极好的剧场效果。

  但今天的京剧演员,在这种舞台驾驭能力上所达到的水平与前辈相比差距甚大,所以他们复排出来的传统戏也显得乏善可陈。以至于一些传统戏复排时必须要加上重新谱写的大段唱腔,才能压得住台。这固然与剧本结构的缺陷有关,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在演员身上。一位有识前辈曾对中青年演员意味深长地说,“戏都被你们演没了”,这既在说剧目的流失,也在说技艺的流失。复排传统戏,当然去芜存精,对旧有剧本和表演的不合情理之处进行修改,更重要的还是提高演员自身的艺术修养与造诣。

  除了演员,传统戏复排另一个最重要的客体就是坐在台下的观众。

  历经几十年的文化变革与断层,今天能走进剧场听戏看戏的观众已经不多,对传统戏了解特别是知道一些长年不见舞台剧目的观众,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当一些传统戏重新上演时,剧场里常常能听到观众在询问故事梗概、人物关系,连剧目情节都不了解的观众,又怎能欣赏舞台表演,感受艺术魅力呢?同时近年来京剧舞台演出盛行“吼叫”之风,无论生旦净丑,都要飙高音、拖长腔、跺台板,才能要下好来。这与传统京剧崇尚中正平和的从容之美本来是南辕北辙的,但经过这些年的反复浸染,观众的耳朵早已经被喊坏了,品味也被降低了。当这种以韵味、劲头、意境取胜的传统戏重新上演,观众很难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反而可能觉得不过瘾、不解气。这种欣赏习惯与品味的变化,也使得真正的传统戏在今天的市场中难以立足,曾经的主流如今倒作了附庸。希望一些在舆论上奋力鼓吹宣扬复排老戏的观众,在老戏真正重新回到舞台时,能迈开腿,走进剧场,以实际行动支持传统戏的复排。

  这些年来,“创新”一直被作为最重要的导向之一,在整个社会各行各业宣传。国家文化主管部门的政策,对创新有很大的倾斜。京剧,也一直在创新之路上不断求索,各种新编剧目如雨后春笋,应该说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创新之余,能否两条腿走路,为京剧传统戏的继承与复排辟一席之地,在政策上对京剧传统戏的复排有所鼓励,在经济上能对复排传统戏给予一定补助,主流媒体能对传统戏继承做更多的宣传,引起界内外更多人的关注。其实恢复一出传统戏,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比创排一出新戏要少很多,但可能使一出濒临失传的剧目流传下来,这也是国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传统文化的回归之旅中,继承应该是最基础、也是最迫切、最重要的事。“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圣人尚且如此,我们今天的人更应该带着敬畏之心,认真整理学习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京剧是中华文化滔滔大河的一脉支流,京剧传统剧目复排面临的困境,也代表着传统文化继承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希望在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迎来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

关键词:传统戏,舞台,京剧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刘海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