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长城时评

谁给了他“扔大便”的底气?

http://www.hebei.com.cn 2013-09-11 08:09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9月6日下午2时许,宜宾市城区仁和街一对年轻父母因让孩子在街边随地大便,环卫工人曾武旭要求其父母处理并扔进垃圾箱遭到拒绝后,小孩父亲两次将大便扔向环卫工人身上。7日下午3点,扔大便的男子林波已向曾武旭道歉,因公然侮辱他人,警方对其进行治安拘留10日的处罚。(9月9日中国新闻网)

  年轻父母让孩子随地大小便已经违反社会公德,环卫工人劝其处理并扔进垃圾箱属于正当要求,却遭到被两次扔大便的粗暴对待,这一卑劣行径一经报道,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小孩子之间互相吐口水表示不满还有“年幼无知”这一挡箭牌,而这位父亲,既不是懵懂孩童,也不是丧失精神分析能力的人,却能于公共场合做出这样不合时宜的事,笔者除了愤慨,还想问问:是谁给了这位父亲“扔大便”的底气?

  从小孩子们就被灌输“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样的理想主义言论,但是物质收入和职位高低自然地将平等人格的人分为三六九等,人们习惯于尊重或者惧怕“当权者”、“有钱人”,漠视甚至轻视如环卫工人这样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怕硬”不会遭到指责,毕竟不能要求人人都是“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但“欺软”从来都是为文明社会所不耻的。

  事实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社会上对弱势者不尊重的氛围是长期并且由大多数人推波助澜形成的。人们可以站在舆论和道德的高点尽情地指责这个向环卫工人“扔大便”的社会“异类”,但反躬自省,大多数人又何尝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呢?不将果皮纸屑扔在垃圾桶内、公共场所吸烟、不遵守交通规则……,人们往往在不自觉中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享受着牺牲他人权益带来的便利。在曾大姐所在的街道上,孩子随地大小便的现象应该不是第一起,如果不是这个“小孩父亲”行为过激,人们也是见怪不怪了。正是这种“见怪不怪”的社会风气孕育出了市民向环卫工人“扔大便”的极端行为,为“小孩父亲”们提供了“公然侮辱他人”的底气。

  钱钟书在《围城》中写道:“只要没有危险,人人都愿意规外行事。”即使这样的“规外”会影响他人,但由于“损人利己”的“小恶”往往“犯规者众”,人们“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皆因“与之化矣”。“小恶”虽小,但是积小成多,最终会影响社会风气,出现向环卫工人扔大便这样的可耻行为。

  人的品质决定了城市和国家的品质,现代化的都市和国家是以人们互相尊重为前提的,市民“扔大便”臭的是自己,也给所有的人提了个醒: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如果不能互相尊重,就没有人能够得到尊重,而城市和国家的一切的发展都只能成为没有内涵的数字堆砌。但愿“扔大便”的事件能够不再重演,人们能够在扬“小善”,除“小恶”的过程中还社会一个风清气正。(郑洁)

关键词:扔大便,环卫工人,曾武旭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