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领域解读奢靡之风的成因
当前,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四风”之一的“奢靡之风”引起从上到下的强烈关注,牢记“两个务必”,坚决制止奢侈浪费等不良作风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治病必须对症下药,因此,根治奢靡之风先得从根源处探究,这里重点从思想领域进行剖析和解读。 奢靡之风来自于经济发展后价值观偏差。奢靡之风首先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30年,物质经济的极大发展恰为其提供了成长的土壤,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偏差所导致的无度挥霍而不能物尽其用,外在表现就是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正是这样的价值观导致黑白颠倒,美丑扭曲。奢侈浪费不仅没被批判,反而被很多人羡慕,丑类因此不丑,污物因此不臭。于是,拼爹游戏,炫富行为层出不穷,豪华楼堂,无度消费不断涌现。归根到底,来自于价值观偏差。因此,八荣八耻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纠正奢靡之风意义重大。 奢靡之风来自于传统文化中的重“面子”。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现象,人前要打肿脸充胖子,表现出一掷千金的样子,而回家后再慢慢心疼。原因无他,在这些人的眼里,“面子”重于一切,“场面人”一定要“场面”。殊不知这样的作为恰恰是不自信的表现。你看那狗,真正厉害的并不叫唤,上来就是一口,而那些力量不够的,则大声嚷嚷,装出一副凶狠厉害的样子。真正权、贵恐怕并不如此,比如高层的领导人们,比如李嘉诚、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他们并不会因为有权势,有金钱而享受、奢靡,他们追去的反而是一种恬淡,一份本色,一份平常心。因此,整治奢靡之风当着力规避“重面子”的恶俗,回归“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实事求是。 奢靡之风来自于忘却了“两个务必”的传统和警告。“两个务必”的提出对于我党顺利完成建国大业,保证政治社会稳定意义重大。从历史上看,越是盛世,越容易出现奢靡之风。不仅仅来自于足够的经济基础,更重要的是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忘却。那种视节俭为艰苦岁月要求的“过时论”,认为工作干得好,吃点喝点没啥的“小节论”,认为吃喝越上档次越能引来项目,越有利于拉动消费的“代价论”,都是忘却了“两个务必”的糊涂思想。因此,回归“浪费也是腐败,节约也是政绩”的主流思想时不我待,当然,这更需要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政府在全社会的引领,制度设计上的完善加强和纪检审计等部门的严格审核。 奢靡之风来自于“上下为难”的无奈。上级领导来了能不接待吗?接待能不吃喝吗?来下级视察基层热情能不理解吗?这是这样的“上下为难”导致迎来送外禁而难绝。场面大、规格高才算重视,接待好、吃喝饱才能在年终考核、干部选拔中为领导留下好印象。不少人错误的认为这是正常的礼尚往来,殊不知正是这样的不知不觉导致党风政风严重受损,与群众的关系也渐行渐远。因此,从制度设计上,还应该考核看实绩、评比凭实力、提拔重民意,对于形式主义的视察、评比,破坏风气的吃喝风坚决予以制止。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上下为难”的无奈,才能让基层干部认识到,投机取巧没出路,多谢“泥土味”,少一点“烟酒气”,才能为自己赢得加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作斗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奢靡之风的根源有方方面面,但最本质的还在于思想偏差,只有深刻认识到其偏差之处,并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规避,才能真正抵制住奢靡之风,引导作风建设走向深入。(石宁辉) |
关键词:奢靡之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