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菜一汤”走样 缘于没抓住公款吃喝要害
报载,随着“反对浪费”呼声渐高,作为当年公务接待的一条标准,“四菜一汤”屡屡被基层干部群众所提及。然而,记者走访多地了解到,由于缺乏刚性细则和可操作性,“四菜一汤”逐渐出现标准走样现象,并未对遏制公款大吃大喝起到应有效果。 从报道看,“四菜一汤”至少出现三种标准走样现象:一是数量不变而菜品出现“豪华升级版”;二是玩“大盘套小盘”的数字游戏;三是上菜时玩花招。这些现象,从形式上看没有超过“四菜一汤”范畴,实际却都大大超标。一些学者和纪委官员把原因归咎于没有具体执行细则,缺乏可操作性。 按照以上说法,似乎围绕“四菜一汤”制定具体细则,针对几种标准走样现象拿出对策就可以了。但在笔者看来,即使有了执行细则,堵住这方面漏洞,依然难以刹住公款吃喝,因为公款吃喝的本质问题,一是对公权力缺少约束;二是对公款缺少约束。因此,只有从这两方面着手,才有可能产生实际效果。 一些官员之所以屡被请吃请喝,主要原因在于其掌握某种权力,比如,项目审批权、年终检查权、官员考核权、人事调动权等。因为手握重权,且可随意使用,令有求者不得不“酒桌公关”。如果把这些权力统统关进笼子里,恐怕公款吃喝现象将大大减少。 比如,媒体披露北京“部委一条街”如今转型接待工薪族,原因就在于,有诸多审批权的部委官员不敢再堂而皇之在此大吃大喝了。如果按照国务院要求,真正把很多项目的审批权取消或者下放,今后“部委一条街”恐怕就会永久转型,而目前很可能是暂时转型。 另一方面,必须牢牢看住公款。如果各级政府详细编制财政预算,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认真把关、审批,如果像香港一样让公众充分监督、参与预决算把关,无疑,公款吃喝便没有多少空间了。当然,还要全面清理各单位“小金库”,把所有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 如果管住了权和钱,公务接待的空间就很小了。如果再强制取消一般性公务接待,对于特殊公务接待制定严格的接待标准和审批程序,包括在什么地方宴请、参加人数、每人餐费标准,以及谁来审批、谁来监督等。假如对有限的特殊接待做规范化、制度化设计,公务接待必将走向廉洁、节俭。 坦率说,今天重提“四菜一汤”实际意义似乎有限。一方面,“四菜一汤”当初是一种国宴标准,从全国范围来说,并没有制度化、标准化;另一方面,由于中国饮食很丰富,各地消费水平不一,关于“四菜一汤”的标准很难制定。即使制定了标准,也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而且,此次中央“八项规定”没有重提“四菜一汤”等标准,也有深意。在法治社会,应该抓住问题的本质,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才是上上策。只有围绕权和钱“做文章”,治理公款吃喝才有“戏”。 |
关键词:公款吃喝,审批权,可操作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