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专题库>>专题新闻

世界出版大国陷阅读尴尬 图书消费20年未变

http://www.hebei.com.cn 2013-04-17 16:53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生产与消费是市场的“两翼”,只有二者平衡协调,产业才能飞得更高更远。中国每年出版图书30万种,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出版大国。但平均到每个人的身上,我们的购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如何进一步激发和扩大图书消费,不仅事关中国能否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转变,更关系到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人均图书消费量为何20年徘徊不前

  变化是当今中国唯一不变的现象。然而,在一切都迅猛变化的中国,有一项统计数字20年来却几乎没变,那就是人均图书消费量。1990年,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扣除教材、教辅,下同)为5.2册,2009年这一数字为5.6册。20年过去了,人均购书量只增加了不到1/2本。

  在最近10年来出书种类、销售码洋等指标相继翻番的背景下,这个20年徘徊不前的数字显得格外刺眼。

  “这几年图书馆和农家书屋采购量大幅上升,如果扣掉,那么个人购买图书的比重其实更低。”博库书城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冲在出版发行领域工作了近30年,他说,“人均图书消费上不去,中国出版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就薄弱了。”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衡量出版业的发展,用总印张数比用人均购书量更科学和客观,因为印张反映的是用纸量,而今天的书大都比10年前的厚,单纯比较人均购买的册数可能反映不出具体的变化。但根据统计,1999年我国图书的总印张是391.4亿印张,2009年为565.50亿印张,10年增长了约45%,仍然低于同期GDP和人均收入的增速。

  “人均购书量增长缓慢和我们长期在计划经济时代养成的图书消费习惯有关系。”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认为,当时极低的图书定价和大量的免费宣传性图书使人们养成了不愿为阅读付费的习惯。“我们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文化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增长不大。”

  从1999年到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由567.1元增长到1358.26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19%。“但这里面最大的一部分是用在了教育支出上,其他文化消费比重很小,用来买书的钱就更少了。”谢寿光说,“许多人吃一顿饭、买一包烟,眼睛都不眨一下,但买一本书却要反复掂量,还是观念有问题。”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也抢走了很大一部分传统纸质图书的读者,越来越多的人转向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汉王电纸书、ipad、Kindle等电子阅读器的热销正在强化这一趋势。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出版,图书,消费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李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