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河北纸媒

问责者成“无名氏”也是一种烂尾

http://www.hebei.com.cn 2013-01-11 10:53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1月8日,记者从广元市纪委获悉:近日,广元市对上班时间违规打牌的2名县级干部、12名科级干部分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或免职等处理。据广元市纪委、市监察局、市效能办通报称:2012年11月27日-28日上班时间,广元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姜某、市体育局副局长陈某、市国税局稽查局副局长曾某等14名领导干部在市区城区茶楼、酒店打麻将、玩纸牌,被暗访组发现。(1月9日《成都商报》)

  身为公职人员,上班时间居然去茶楼、打麻将、玩纸牌,足见这14名领导干部目无制度规章,工作太过随意,更别奢谈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倘若不是被握着尚方宝剑的暗访组发现,真不知这些干部工作娱乐化的恶习何时才会得到严肃处理。应该说,严肃处理乃制度必然之义,不过,令人倍觉费解的是,人都被处理了,媒体却犹抱琵琶半遮面,信手端出这么一堆“无名氏”,侮辱读者智商,怎么看都像是一种“烂尾”问责。

  表面上看,有关部门也按照相关制度问过责了,但由于媒体端出这样一堆无法给读者准确信息的“无名氏”名单,很难避免读者不会产生猜疑,至而延伸至问责的严肃性。如此一来,原本严肃依规的问责举措非但没有给公权的公信力加分,反倒被蒙上一层莫名的雾水。

  问责从来都应是一条完整的链条,即发现问题或现象、分析并研究处理措施、按法律或规章制度严肃问责。特别要指出的是,问责并不是体制内的自说自话,而是公权体系的自我修正,一方面公权不断借此实现对自身的自我改造,另一方面还是还公众以信息公开(除了极少数敏感岗位,一般都应公开),借此重塑公权力公信力之机,挽回负面影响造成的失分。

  认真通读《公务员法》、《纪律处分条例》等现有问责制度不难发现,这些问责制度里根本找不到需对被问责者保密的条款或字句。从政治逻辑上看,既然公仆是由纳税人聘请的公职人员,其举动包括被问责(除少数敏感岗位),理应处于纳税人视野所及范围,否则纳税人无法对公职人员的言行作出正确判断,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谣传或者捕风捉影。

  其实,现实生活中问责“无名氏”现象的反证接二连三。一些曾被问责的领导干部并没有真正严格落实问责政策规定,反而频频曝出带病上岗、曲线上岗或者保持变相上岗。由于公开力度不够,或者像文头这样的半公开,除了个别小圈子知道内情外,绝大多数公众都被蒙在鼓里。虽然许多现象依然是媒体经过锲而不舍地努力才得以大白于天下,但这样的定点曝光,其震慑力极其有限,徒增调查成本的同时,必定损耗公权公信力。

  在法律条件下,将每一个监督样本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既是媒体履行社会监督职责所系,也是新闻职业的本来内涵,更是对类似现象的公开倒逼。总而言之,以“无名氏”方式对被问责者的无原则“保护”,其实就是对上下一再强调要加大的社会监督多设了一道路障。(禾刀)

关键词:上班时间,违规打牌,广元市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