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地理

时光深处望正定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记者 韩莉 通讯员 翟鹏飞
2018-03-23 10:29:00 
分享:

包砖城台

龙形建筑构件

黑釉三器组合灯

白釉镂孔蟠龙座熏炉

  一眼千年,沧海桑田。

  有时,历史的封印会在人们不经意间打开,将一部鸿篇巨制毫不吝啬地铺陈在我们面前。这次盛大“启封”来得有些措手不及,一切都缘起于三年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位于正定县城燕赵南大街的开元寺南侧展开考古勘察,试图揭开开元寺正门(南门)所在和其他寺庙遗址之谜,这也是正定县城历史上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城市考古。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随着考古工作有序展开,开元寺南门、沟渠等遗迹不仅被陆续定位,考古人员还有了更加惊人的发现——此处竟然有一段在地下沉睡千年的唐代城墙。惊喜还远不止于此,7个历史时期的连续文化层叠压出现,时间跨越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电光火石,似乎叮咚一声,时光隧道的大锁开启,有关正定古城的历史波涛汹涌而来,一幅千余年前正定古城居民的市井生活图卷,次第展开。而正定,这座承载着军事、商贸、老百姓安居乐业梦想的“九省通衢”“北方雄镇”,也日渐清晰地露出真颜。

  大寺·开元

  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之称的正定声名远播,在其诸多佛寺中,有皇家背景的隆兴寺显然最为声名显赫,而论及久远,始建于东魏的开元寺才最有发言权。

  作为正定八大寺之一的开元寺,坐落在正定城中心偏南、燕赵南大街西侧,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时称净观寺,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更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玄宗诏令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以纪年为寺号,更名为开元寺。开元寺现存须弥塔、钟楼、三门楼、天王殿等建筑。2006年,开元寺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原始遗存已然不多。

  自2015年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开元寺南广场遗址开展考古勘察工作,勘察期间发现了夯土城墙、沟渠、房址等重要遗迹现象。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35平方米。

  “经过两年多的考古发掘,共出土了两千余件珍贵文物,明确了遗址内存在的三个遗存系统:开元寺寺庙建筑系统;晚唐五代时期城墙防御系统;北宋、金、元、明清时期民居、街道系统。丰富的文化遗存不仅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千余年来正定古城布局的演变史,也为我们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河北省文研所研究员、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队队长陈伟说。本次考古发掘,让这座拥有近1500年历史的寺庙以及正定这座神秘古城的前世今生渐渐清晰。

  “基本明确了金元时期开元寺南端边界范围”是此次考古中的重大收获,考古队此次发现了金元时期建筑基址一座,但仅存门前漫道。通过进一步发掘,在漫道东侧清理出了墙基遗迹,经推断,应为金元时期开元寺南墙,门前出现的一条宽10米东西向土路应是开元寺与外界联系的一处通道。在专家看来,这大有来历的漫道应该便是金元时期开元寺南门漫道,在明代被破坏后,开元寺南墙及南门消失。借此可推断明清时期开元寺建筑布局与现在基本相同。

  “放生池,唐世处处有之。”唐代佛教兴盛,放生之风盛行,各地多修建放生池,相当一部分附属于寺院而存在。

  唐肃宗乾元二年便曾诏令天下一次性设立放生池八十一所,此次在开元寺现址南侧发现的唐代池沼一处,叠压于现今开元寺寺内池塘及南部院墙之下,推测应为唐代开元寺寺内池沼。寺庙之中的池沼不仅起着美观的作用,还兼有排涝、储水、防火以及放生的功能。

  细细看来,唐代开元寺池沼范围在金元时期开元寺南墙之外,金元时期开元寺南墙在现今开元寺南墙之外(明清时期开元寺无南墙,范围与现在基本相同),可见开元寺的南界自唐至今经历了一个不断向北退缩的过程。而金元时期开元寺南门与现今的开元寺中轴线重合,这表明金代至今,开元寺的中轴线基本未发生变化。

  莲花纹瓦当、兽面纹瓦当、筒瓦、板瓦以及龙形建筑构件……在开元寺附近出土了大量唐宋时期的建筑构件,莲花纹瓦当与龙形建筑构件体量庞大,这些应当用于大型庙宇之上的建筑构件,无不精美大气,引人遐思,似见雄浑庙宇傲立,似闻檐角铜铃作响。那时的开元寺,当比今日今时气派许多吧。

  古城与佛教的缘分由来已久,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西晋时入正定。正定城内密集分布了隆兴寺、广惠寺、临济寺、开元寺、天宁寺、洪济寺、舍利寺、崇因寺等诸多庙宇,其中临济寺有临济宗祖庭地位,正定城内又出现了几十处佛教道场,因此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之名。历史上,这里高僧辈出,日本僧人西渡大海,到正定求法。正如作家余秋雨所说,正定有“一部千年文化史,千年佛教史在正定”。古城正定血液中的佛教文化基因来自何处,今人只能从其历史过往中探知一二。正定地处交通要冲,兵家必争,连年征战使人民苦不堪言,求神庇佑,渴望和平的思想普遍而强烈。隋唐时期,在统治阶层对佛教的积极倡导下正定佛教得到迅速发展,“八大寺”有3座建于唐代以前,4座建于唐代,1座建于明代。

  在唐武宗时期发起的灭佛运动中,中原地区的许多名寺被毁,正定却没有受到影响,属成德军割据范围的镇州还化身为僧人的避难所。赵匡胤统治时期开始积极倡导佛教文化,正定隆兴寺成为皇家寺院,此后历朝皇帝常常到此礼佛。正定从此成为整个河北的佛教中心。清代兴佛,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多次驻跸于正定隆兴寺,并在多座寺院进行礼佛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正定佛寺的昌盛。佛教血脉源源不断,造就了今天这里的佛教寺院无论从规模还是数量上都高于其他北方城镇的现象。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正定,历史,文物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