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地理

时光深处望正定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记者 韩莉 通讯员 翟鹏飞
2018-03-23 10:29:00 
分享:

  雄镇·军城

  随着开元寺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成德军统治时期的正定古城,就这样穿透1200多年的历史尘埃,出现在世人面前。

  正定古城西扼井陉口,南临滹沱河,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历史上,正定一直是府、州、郡、县治所,唐朝后期,作为成德军节度使的驻地,正定已是河北中部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令人惊喜的是,随着开元寺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成德军统治时期的正定古城,就这样穿透1200多年的历史尘埃,出现在世人面前。

  陈伟抬眼望向远方,用手指点着晚唐五代时期城墙防御系统,眼前恍惚,似有金戈铁马来。他向笔者介绍,此次发掘中发现的以夯土墙遗迹为主体的晚唐五代时期的城市防御体系建筑布局主要位于发掘区中南部。夯土城墙整体呈东西走向,遗址东部的墙体向南、向北侧外凸形成城台。夯土墙可分为两期,主体部分筑于唐代晚期,与正定城内阳和楼遗址发现的夯土城墙似为同一时期,推断二者应为一个整体,且夯土墙向南北两侧凸出部分与阳和楼遗址下发现的早期城台相对,因此该部分有可能是北墙的城门或城门附属设施。二期城墙系对一期城墙进行的修补,对城台部分进行包砖而成,城台部分的包砖应属后期加固或改作其他用途,年代为五代时期。据考古界专家初步判断该城墙为晚唐、五代时正定城内城。该城墙横亘于开元寺南侧,限制了开元寺向南的发展,是开元寺南界北缩的标志。陈伟说,该城墙使用时间短、不断修补且具有鲜明的军事防御色彩,这些特征均与正定在晚唐五代时期特殊的历史地位相契合。

  “中国咽喉通九省,神京锁钥控三关。地当河朔称雄镇,虎踞龙盘燕赵间。”事实上,正定古镇的军事地位自古便不可小觑,曾与保定、北京一起被誉为“北方三雄镇”。而在清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看来,正定政治军事地位颇高:府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西顾则太原动摇,北出则范阳震慑……其气势足矣。

  早在春秋时期,正定县新城铺就曾为鲜虞国的都城。战国时期,鲜虞部落建立了中山国,它虽不及“战国七雄”叱咤风云,但凭借着政治智慧和商贸实力,在群雄逐鹿的时代存续了350余年,并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中山文化。

  位于省会石家庄东古城附近的中山国名城大邑——东垣故城遗址,为世人揭开了秦代在此基础上设恒山郡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在石家庄丰收路北侧被人们称作“云盘山”的一座人造土丘里,出土了恒山王张耳金印,证明了恒山郡的历史演进。公元前196年,刘邦在这里平定了异姓王陈豨的叛乱,诏令东垣改名为“真定”,取“真正安定”之意。此后,“真定”一直延续到了清代,后为了避清世宗胤禛名讳,遂改名为“正定”,沿用至今。

  公元398年,北魏皇帝拓跋珪登上常山城头,北望滹沱河北岸的一处军事堡垒“安乐垒”,“嘉其美名”,又因其在河之阳可避开水患,便将郡城迁到此,从而开启了正定城的历史。

  “天下根本在河北,河北根本在真定,以其扼贼冲,为国门户也。”宋代学者宋祁发如此喟叹。常山保卫战,是真定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争。唐代安史之乱期间,常山太守颜杲卿率部反抗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失败后,史思明用宝剑按住颜杲卿次子颜季明脖子,威逼颜杲卿投降,并让他制止河北各郡县抵抗。结果颜季明大骂贼酋,史思明恼羞成怒当着颜杲卿和常山将士的面,将季明乱刀砍死,并将颜杲卿和其家属押至洛阳。安禄山劝颜杲卿投降,颜杲卿威武不屈,痛骂安禄山,结果被割下舌头挂在兵戈之上,并把其幼孙颜诞、侄子颜诩、幼子颜询等人,手足砍掉,割肉刮骨。颜杲卿最后被凌迟至死,时年65岁。颜氏一门宁死不屈,一家三十余口慷慨就义,洛阳百姓无不落泪,颜杲卿被百姓赞誉为“常山英魂”。在颜杲卿的精神感召下,“河北十余郡皆杀叛吏归唐”。五百多年后,民族英雄文天祥路过真定,怀念忠烈道:“常山义旗奋,范阳哽喉咽……人世谁不死,公死千万年。”历史上正定一带反抗契丹、抗金战争连绵不断,真定军民英勇无畏,形成了一条“边关防御线”。靖康元年,真定府知府李邈面对强敌以一当十,招募民众数千人抗击数万金兵,坚持战斗40余天,城破李邈被俘,绝食不降,最后“谈笑赴市,至死不改”,金兵将士也敬其“高节不可曲”。这种忠勇爱国、慷慨悲歌的精神,在正定世代相传。

关键词:正定,历史,文物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