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学生非常优秀,从做研究生开始就参与‘墨子号’的工作,当时想都没想就留在了国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王建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忍不住提到了自己团队培养的一名学生。可这样一位团队主力,至今仍是一名副研究员,能够获得的支持与奖励也寥寥可数。而反观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才引进回国后所能得到的待遇,则是另一番景象。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于没有留洋背景、博士学位、院士头衔,她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评价人才时,比较看重海外名校学历。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增大,以及出国留学也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阶段,对于学术人才的评价,需要打破海外名校学历崇拜了,这种海外名校学历崇拜,不但影响人才个体的发展,而且也对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以及人才队伍建设,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
从总体人才培养质量看,海外名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比我国内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要高,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数据显示,我国有留学经历人员在“两院”院士中占80.49%,在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中占77.61%,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学研究基地主任中占71.65%,在长江学者中占94%,在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占72%。
这些海归人才在教育界和学术界,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但也有人认为,这其中也存在按学历评价人才的问题,由于高校、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使用、晋升中,给海归人才更多的机会,所以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功。而当很多重要的教育管理、学术管理岗位由海归人才担任时,他们会在人才评价中也重视海外学历,造成高校和科研机构内的海外名校学历情结和崇拜。
这一问题已经对我国的博士教育,产生很大的冲击。有一位博导曾经告诉我,他所带的学生基本上在读博过程中都申请出国了,留下来的都是今后不想从事学术研究,想当公务员或进企业的。因为包括这位博导所在的大学在内的内地名校,在招聘新进教师时,基本都要求要有海外名校博士学历,读完本土博士,要在国内的“双一流”大学中找到一份不错的教职,是比较困难的。即便能找到,学校的重视程度、自己的发展起点也不同。
这位博导感慨这种人才战略,不是自己看不起自己的博士教育吗?逼着优秀人才选择出国留学,影响博士生源,以及博士教育质量。由于想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都选择到国外名校读博士,留下来的学生,没有成为学术人才的追求,却被要求做学术研究、撰写博士学位论文,这使我国的博士教育变得颇为尴尬,有的导师和学生之间产生矛盾也与此有关。
我国正在建设“双一流”的大学,都十分重视博士教育,要进一步提高博士教育质量,就要从认可本土培养的博士开始。也许高校要招有海外名校学历的人才,是出于对自身培养质量的深入了解,但如果不直面问题提高培养质量,而是自身实行的人才评价标准,都缺乏对博士教育的认同度,这是难以提高质量的。
我国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融入国际教育与学术竞争,既不骄傲自满,也不妄自菲薄。其实,随着出国留学人数大幅增加,近年来回国就业的出国留学人才越来越多,包括高端科技人才回国就业也在增多,对人才的评价,应该淡化学历和身份。中共中央2016年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海外名校学历人才高人一等,实质还是唯学历论,这会引导人才追求学历身份,而非提高能力。(艾萍娇)